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风华太子妃 > 第361章 考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傅闻卿缓步走到少年身前,思索着该从何教起。

    这和他想象的情况不太一样。

    一个眼盲之人,直接推翻了傅闻卿之前设想的所有教导方法。而且他现在也摸不准南淮的水平,更不能确定能教他什么。

    傅闻卿精通四书六艺,诗词歌赋,兵法谋略,信手拈来。姬墨只让傅闻卿教南淮,却没说具体要教哪一样,想来是让傅闻卿自己决断。

    因为南淮一定能让傅闻卿做出应有的决断。

    傅闻卿打量少年绝美的脸庞时,坐在轮椅上眉眼沉静的少年突然开口:“先生是来授课的么?”

    傅闻卿挑眉:“你知道我要来?”

    南淮听到是个年轻公子的声音,略有意外。在他的印象里,那些传道受业的夫子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头子,很少有这么年轻的。

    但越是年轻,就越是不简单。

    南淮轻轻摇头:“我并不知来者系谁。只是昨日娘娘才给了我一个恩典,请夫子给我授课,今日便有人来,南淮便斗胆做了猜测。”他说到这停顿了一下,“难道先生不是授课的夫子么?”

    倒是有理有据。

    心思缜密,头脑聪明。傅闻卿给南淮下了初步定论。

    同样,少年的一番话里透露了很多信息。比如,他叫南淮,是太子妃请人给他授课,而授课的人选便落到了傅闻卿头上。于是,便有了今早太子登门拜访的那一幕。

    傅闻卿把事情串联起来,也是迷之沉默。太子殿下和太子妃还真是人尽其用啊……

    不过南淮的确是一个惊喜。

    本来只是把此事当任务的傅闻卿在看到南淮表现出来的聪慧后,就多了几许认真的心思。爱才之心人皆有之,傅闻卿也不例外。

    “你说的没错。”傅闻卿淡笑,“我叫傅闻卿,今后,便是负责教你的先生。”

    南淮一怔:“……您是公子卿?”

    傅闻卿微讶:“你竟识得我?”

    公子卿之名仅仅是在秦国境内流传甚广罢了,毕竟他唯一的一次现身就是救秦国百姓于水火,此外,各国的上层也都耳闻过他的名讳,因他傅家后人的身份多了几分留意。

    但傅闻卿销声匿迹多年,便是各国掌权者都快要忘了这个人,普通百姓更是闻所未闻。

    眼前少年曾听过他的姓名,傅闻卿表示有点意外。他知道太子和太子妃绝没有事先告诉南淮他的身份,否则南淮也不会露出这种有些惊讶的表情。

    “南淮儿时喜读列国传记,曾在秦国篇中读到先生的事迹。”南淮流畅地背出一段,“……秦元鼎三十八年秋,蜀郡大旱,颗粒无收。但见饿殍遍野,土地皲裂,未见雨降。帝问百官对策,群臣束手,帝怒,继而张贴皇榜以告天下,凡是出谋划策有效者,赏百金,浑水摸鱼者,斩立决。榜张贴十日,无人敢揭。某日城下忽现一少年,时年十六岁,皇榜揭之,挖渠引之……帝大喜,问其名讳,少年答,傅氏,傅闻卿。

    帝叹曰,朕泱泱大秦,竟无一人可比公子卿。”

    他背得头头是道,一字不漏。

    末了,他说:“先生,幸会。”

    傅闻卿听到南淮熟练地背出那一大段话时,眉眼微扬:“看样子,你对我印象深刻,竟时隔多年,还记得这样清楚。”

    “非也。”南淮却是瞬间打脸,“南淮自记事起便过目不忘,但凡所见者皆铭记于心,与先生无关。”

    意思就是他能够记住这个片段,不是因为他有多崇拜傅闻卿,纯粹是因为他记忆力好。

    傅闻卿:“……”你好歹给点面子。

    他看得出这个名叫南淮的少年很聪明,只是难免年轻气盛,过目不忘这种事,便是傅闻卿也不敢夸口。

    傅闻卿并不知晓南淮曾受过的苦难,当他得知后,就一定会收回这个想法。

    什么年轻气盛?南淮简直是少年老成的极点。

    可惜,现在的傅闻卿不知道。

    “过目不忘?那我可要考考你了。”傅闻卿有心考校南淮的水准来摸摸底,同时也想给这看起来极为自信的少年当头一棒。

    聪明过人是好事,可也要戒骄戒躁,方能有所成就。

    “就从最基本的四书与诗三百开始考起好了。”傅闻卿道,“你可曾读过?”

    南淮颔首:“先生请问。”

    傅闻卿也不磨蹭,直接问道:“《论语》为政篇,第十四章。”

    南淮不假思索:“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傅闻卿又道:“《诗经》,小雅,节南山。”

    南淮道:“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傅闻卿:“《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一节。”

    南淮:“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K然,则过人远矣。”

    傅闻卿又问了几个问题,南淮都是对答如流,连一丝一毫的迟疑都没有。

    一番考验下来,傅闻卿已经确信南淮的过目不忘不是夸口,他是确实有这个资本。

    而且从中看来,南淮从前的阅读量非常大,是个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的孩子。

    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很难想象,这两个词会和“孩子”一词牵扯上。

    在二十四岁的傅闻卿看来,十五岁的南淮的的确确只是一个孩子。

    到现在为止,傅闻卿当然已经明白南淮的眼盲不是天生的。那曾经是个阅尽群书的孩子,现在却看不见,不知是因为什么缘故。但这并不妨碍傅闻卿对此感到遗憾。

    越是发觉到南淮的好,在面对南淮的残缺时便越加叹息。

    但傅闻卿很好地把这份淡淡的喟叹藏在心里,没有表露出来。他知道这个少年虽然看不见,对人情绪的感知却很敏锐。那个身处逆境依然骄傲的少年,想来是不需要别人的怜悯的。

    “好了。”傅闻卿没有再问下去,他已经能够判断南淮的水准了,“你很聪明,比我当年还要聪明那么一点。”

    南淮笑了笑:“得知您来做我先生时,南淮是欢喜的。”

    他原本答应苏槿樨让几个夫子来教他,就是不想那么虚度光阴,至少要学点什么。

    没想到苏槿樨直接请动了公子卿。

    公子卿的分量有多重,这不言而喻。

    “行了,也不用客套了。我虽答应了殿下要教你,可在见你之前就决定了,若你实在愚钝,我也只能是要辜负殿下的托付的。”傅闻卿讲话就直白多了。

    南淮抬首:“那现在,您觉得我如何?”

    傅闻卿一笑。

    “不能够更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