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超级教师混都市 > 第65章 邰国奋拂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冯杈插话说:“牛科长就是这样讲,也有新信息,例如他刚才提到的中宣部编写的学习纲要……

    “我们还是欢迎牛科长继续休息前的风格,好不好?”

    大家众口一词:“好!”

    接着就是“哗哗哗”的掌声……

    令人失望的是,主席台上的邰国奋站起来了,离开座位,拂袖而去……

    望着“科长理论权威”的背影,牛缺草说,刚才,我们在始信峰休息了一会儿。

    从始信峰下来,又回到黑虎松边,遇到岔道口,我毫不犹豫地放弃向左山道,顺利到达散花坞、观景台,观赏了梦笔生花、笔架山、姜太公钓鱼、仙人赶骆驼、飞来石等景观。

    幻灯一一展示上述景观,最后“定格”在“梦笔生花”景观。

    导游告诉大家: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这里饮酒赏景,灵感顿生,真的梦见笔头生花……从此才思泉涌,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往事越千年”,黄山来了一位“矮个子的巨人”。

    1979年7月12日清晨,黄山景区,碧空如洗,清风送爽。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小平同志,不顾七十五岁高龄,穿着圆口布鞋,手拄登山拐杖,向着陡峭崎岖的山路,一步一步向上攀登。

    当时正是黄山旅游旺季,来黄山游览的人特别多。

    中午时分,到达半山亭,吃着随行人员带来的干粮,稍事休息以后,小平同志登上了玉屏楼,来到迎客松前,观看前海风光。

    当晚下榻玉屏楼客房。

    13日清晨,经过一夜休息,恢复了精力和体力,小平同志向光明顶方向前进。

    快到险峻的鳌鱼峰时候,复旦大学新闻系陶维佳、刘晓红等四名女大学生遇到了小平同志一行。

    在交谈中,她们激动地说着——

    是您恢复了高考制度,我们才上了大学。

    我们是“文化大革命”以后第一批从中学毕业直接上大学的……所以我们非常感谢您,都很想见您。

    看到您这么大年龄了还能登山,知道您身体很好,我们都很高兴……

    小平同志给她们一一签名,又与她们一起合影。

    14日上午,小平同志一行游览了云海苍茫、险峻壮观的西海。

    在排云亭前,小平同志一边观赏着西海风光,一边点头称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正在黄山拍摄电影《白发魔女》外景的香港长城电影公司外景队的演职人员在始信峰遇到小平同志,便热情地请求与他合影留念。

    小平同志愉快地答应了,并应团长的要求,单独与他合影。

    当晚,那位团长激动地将这一喜讯立刻电告了香港长城电影公司——

    “特大喜讯:我们在黄山巧遇邓小平。”

    第二天,香港各大报纸都发出了这一消息……

    就在这“梦笔生花”景观前,小平同志一边品着黄山毛峰茶,一边与大家亲切交谈。

    他说:“你们这里物产很丰富,祁红茶,世界有名啊,你们这个地方将是全国最富裕的地方,黄山就是你们发财的地方……”

    “你们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

    同志们,就这样,小平同志在这里留下了“把黄山牌子打出去”的名言。

    这,也许是这位“矮个子的巨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小景观吧?

    接着,我们西游了排云亭,欣赏了团结松、仙人脱靴、武松打虎、仙女绣花诸景观。

    晚宿西海饭庄。

    由于人很多,一张双人床睡四个人。

    次早缘石阶南行,牢记“千万不要向左走”的告诫,经过一阵对光明顶的憧憬,对体力的较量,终于登上了我近几天来朝思暮想的黄山主峰之一的光明顶。

    这里,仙风吹拂,云海飘动。

    左望是黄山最负盛名的天都峰,当时,我涌起的感觉是庄严雄伟。

    云雾或聚或散,凸凹不平的奇峰秀峦或隐或现,显得迷幻神奇,神秘莫测,惹人留恋。

    从天都峰向右看,是黄山的又一主峰——莲花峰。

    它给我的感觉是俏丽多姿。

    这是天下最大的一朵莲花吧?

    一缕缕悠闲的轻轻飘过的白色云雾,绵延不绝,恰似奔涌不息的雪浪花。

    我的目光随着雪浪花移动,又感到雪浪花景观是静止不动的,而这朵硕大的莲花在涌动着……

    由莲花峰再向右,看到的是变幻莫测的云海,我的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了。

    它不似山中水库的水,碧澄澄的,犹如翡翠;而似汹涌澎湃的波涛,犹如千军万马——

    奔腾在令人心悸的峰壑,

    拍打着令人注目的怪石,

    摇动着令人神往的亭阁……

    近处,云涛“淹没”了伸自我们脚下的登道;

    远处,鳌鱼驮着金龟在“海面”上慢慢游动;

    天上,漂浮着一道道黑油油的云彩和一道道白亮亮的云彩……

    回望来路,一座座苍润山峰——

    各不相同,各呈奇状,

    远近相连,景色迷离,

    让你产生“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的感觉……

    我欣赏着,我沉吟着,“登上光明顶,见到黄山景”,三大主峰,还有两个……

    我突发奇想,想到“特色理论”中的小平同志的“三步走”,也即新时期党和政府及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总目标——

    第一步,到本世纪八十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我们已经走了第一步,我们登上光明顶,不就好似实现了第一步走?!

    莲花峰、天都峰不就是我们的第二步走和第三步走?!

    联想到昨天以来登山的所见、所闻、所感,

    我感到登山的过程与上几天研讨“特色理论”的过程完全融合起来了。

    有人说在黄山办理论研讨班,研讨是假,登山是真;

    有人说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现在,我是真假融合,把研讨内容和登山情况统一起来了……

    幻灯“定格”迎客松的黄山景观。

    牛缺草的结束语是——

    “目标是明确的:我们登山的目标是莲花峰和天都峰,我们国家下一步的目标是实现第二步走和第三步走;

    “道路是曲折的:不论登山的路,还是国家实现新时期总目标的路,都很曲折……

    “那天,我们吃了千辛万苦,相继登上了莲花峰、天都峰,领略了无限风光;

    “我相信,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万众一心,排除万难,一定能如期如实实现第二步走、第三步走,迎来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比黄山美景还要美的无限风光!”

    最后,牛缺草的一个起立鞠躬和“谢谢大家”四个字再次点燃了烟花爆竹般的掌声和照相机闪烁的镁光……

    此后几天,牛缺草自己也在思索——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牛缺草是站在黄山的最高峰,用形象思维阐释理论思维,符不符合大家的思维呢?

    此后二十多天——

    在邰科长的强烈反对声中,

    在同事们的冷嘲热讽声中,

    在冯部长的真诚鼓励声中,

    在十多个乡镇或机关单位听众的热烈掌声中,

    牛缺草作了一场场“黄山美景+小平理论”的特色演讲……

    牛缺草呢,一根筋——

    越讲,越会讲,

    越讲,越想讲,

    越讲,掌声越热烈,

    越讲,鼓励声越激烈,

    越讲,讥笑声越浓烈,

    越讲,反对声越惨烈……

    邰国奋气愤地对牛缺草说: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听我的话,人家把我骂啊……

    “我是你的科长啊,没有管好你啊……

    “你这样出风头,让我这张老脸朝哪里搁啊?

    “你将我们宣传部引向何处啊……

    “你听冯部长话啊,过几年,邓小平的什么理论如果再次被人推翻了,到那时候冯部长也退休了,看你怎么办……”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