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飞机的爬升,牛缺草又看到了夕阳,红红的,圆圆的。
随着飞机的持续爬升,牛缺草看到一轮冉冉“下落”的夕阳。
飞机途中经过广州机场,就像公交车中途停靠站台一样,上下旅客,然后又继续飞向桂林……
来桂林后的第三天早上,牛缺草一行乘车前往阳朔,准备乘船游览漓江水路,这是“桂林山水甲天下”最具代表性的景区了。
黄皇的手机响了,黄皇在接电话过程中很高兴,挂了电话后,说——
“是我们运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运河日报》总编辑许刚打来的,他叫我告诉大家,经过请示市委,市委同意了,对县报上划市报的人员,可以‘双向流动’……
“也就是说,原来县报人员可以来到市里,原来市报人员可以去县里;在当地县委宣传部兼职的原来的县报‘一把手’——
“也就是你们四位伟大的阁下,可以‘三项流动’——可以留在本县记者站,可以来市报总部,可以回县委宣传部……”
被黄皇称作“伟大的阁下”四位总编一致叫好!
彭书旺、肖玉玉、石正凯都是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情绪激动,表示坚决回县委宣传部,再谋广电、文化、教育等局的正职。
牛缺草不想回县委宣传部,感到那是“重温”噩梦;
不想留在沂北记者站任“站长”,感到“吃力不讨好”“有干事的责任、没有当家的权利”;
道路只有一条,去市报总部上班,想到几年头在荣获省1997年度“首届新闻奖”时,许刚就想他去市报记者部做主任,想到市长包正的信任,牛缺草的精神也像阿q一样“胜利”了……
心情好了,景物也好看了。
漓江碧波荡漾,青山披着翡翠,绿树翠竹,绵延不绝,郁郁葱葱。
漓江犹如一条修长的青罗带,蜿蜒于碧山与奇峰中间;
奇峰倒影,风光旖旎,山泉飞瀑,碧水萦回,绚丽多彩……
牛缺草顿觉来到人间仙境,顿有古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意感觉。
尽管游船豪华舒适,但是舱中没有人坐了,大家都陆陆续续登上游船顶端的甲板,扶栏观景,抢拍照片,啧啧称赞声、咔嚓拍照声,不绝于耳。
到九马画山时,桅杆上的喇叭响了——
“各位旅客注意啦,九马画山景区就要到了,请你们,充分发挥自己无穷的想象力,看一看,你们能找出几匹马来。如果找出七匹的,你就是状元,找出九匹的,你就是宰相。
“想当年啊,周总理、陈副总理游到此处时,陈副总理找出了八匹,周总理找出了十八匹。陈副总理疑惑地问——‘一共九匹,哪来十八匹啊?’周总理机智地答——‘还有倒影呢,不是十八匹嘛!’……
“请大家注意的是,游船速度比较快,最佳的找马时间和拍照时间仅有三、四分钟,大家要把握好时间。”
转眼之间,群情沸腾,找马的,指指点点;拍照的,来来往往。
牛缺草找了半天,也只找到了六匹,其他人最多只找到了五匹。
但是,身边甲板上却一个人也没有了。
牛缺草急忙下去,看大家正围着桌子坐下来,原来吃中饭时间到了。
六人一桌,六菜一汤,牛缺草顾不得了,扒拉了几口,第一个走上甲板。
下午,牛缺草一行来到月亮山前,只见此山顶峰有一个大圆洞,透到山那边,从山下边看,亮晶晶的,像十五的月亮。
女导游介绍说:“想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游到这里的时候,他怀疑,以为是我们中国是用导弹穿透的人造的景点。随行领导人请他上去仔细看,结果,令他大为感慨,说真是世界天然景观。”
导游介绍说,“靠山吃山”,依托月亮山,月亮山边的月亮村发展起来了。该村全是明清建筑,也许是山清水秀,地灵人杰吧,从古至今出了不少官员和文化名人。
需要特别推介的是,现如今市场经济大潮中,又出了个月亮妈妈。
改革开放后,外国人蜂拥而至,她发现语言不通,和外国人做买卖很吃力,不顾自己年已四十、仅仅小学文化,硬是靠自学,粗通六国语言。
上了中央电视台专访栏目以后,她的名气更大了。女导游说:“她现在经营的饭店叫漓江风味饭店,中外游客,慕名而来,生意特别好。欢迎大家前去品尝!”
给牛缺草留下最深影响还是游览七星公园的骆驼山。
因为骆驼山的形状和骆驼非常相似,所以人们称之为叫骆驼山。
又因骆驼山的形状又和一把古式酒壶类似,所以人们又称之为酒壶山。
牛缺草仔细端详,导游一一指点,哪是壶身,哪是壶嘴。
壶嘴下有块石头,导游介绍说那是酒杯。
咋一看,不像;经介绍,再看,还真像呢!
在山南侧,壶嘴上刻着“壶山”两个大字,旁边有“雷酒人之墓”。
导游介绍说,雷酒人,真实的名字叫雷鸣春,号亮工,是明朝末年的江南儒士。
有很高的医道,行狭仗义,乐于助人,善于诗歌,嗜酒如命,经常醉酒,被人称为“雷酒人”。
雷鸣春结庐山下,喜欢栽植桃李。
春暖花开时节,远远望去,这里犹如绯红的彩霞,一片一片的。
人们以“壶山赤霞”喻之,被称为桂林续八景之一。
因为酒壶山和伏地骆驼相似,现在游人见了,都称之为骆驼,所以,“壶山赤霞”又被称之为“骆驼赤霞”。
牛缺草看到,山南侧是偌大的盆景苑,各类盆景,神韵独具,意趣天成。
1987年7月,在这盆景艺苑内的草坪上,美国总统克林顿手里摇一把桂林的折扇,进行环保演说。
众人围着一块大石头拍照,导游说:“那块大石头就是克林顿当年的‘演讲桌’。”
难怪啊,每个留影者都是双手摁着石头作演讲状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