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每遇这类发问,我就酸酸楚楚的告诉朋友:“常里就是大营街南边,可以泡温泉的地方。”
“哦!那里啊,温泉很不错哦!”
不错的只是温泉吗?只是温泉吗?
那里的人民,那里的山川,那里的历史······
曾深深地打动我,并烙印在我的脑海,心底!
常里,很平常的名字;但在玉溪,也是独一无二。
有历史常识的人,一听名字,就知道,那是古代军队屯垦茂边的编制。从曾有的几十棵古榕树判断,这里的先民在此生活,不是上千年,也是几百年。
千年古树也不见了踪影,正如六七十年代这儿的天然风光,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曾经的风貌,仅印藏在——将欲老迈的人们的心中,仅烙记在,我泥巴深深的脑海里,生命里。
过去的岁月,常里并不平常,依南的山坡,依西的山脊,不是层层梯田里,烟叶茂盛;就是果园里,硕果累累。
更有那一望无际,碧绿荡漾的大好良田,流水潺潺的河流,稼苗茁壮,孕育丰产。
这片丰彩的沃土,是碧玉玉溪西南的一偶,这里人民的勤劳和善慧,更是玉溪人辛劳智慧的缩影。
这里,还曾涌现出一些平凡而高大,普通而不凡的光辉形象。
我泥巴曾见识过秘书成群,身后一片随从的领导,豪车,闪光,记者,保剽,气派风光。我泥巴也曾见识南下干部的正直无私。我泥巴更是见过乡干部手提大哥大,后有女主任。泥巴屡见了乡官们豪宅,豪车,豪气……
但深埋我心里,使我常常感动,使我羞悔而崇敬的,是我泥巴少年时代,常里大队的大队长——景存俊,常里一队的小队长——蔡金寿。
这两位村官,在常里为官许多年,许多年,他们的形象,也许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玉溪人。
在我泥巴记忆中,童年时曾见大队长:头带旧草帽,身披棕制雨衣,肩抗锄头,巡巡在稻谷飘扬的,常里的田间小路上。
他的朴素,正直,无私,乡亲们处处传颂,几十年后,还有人娓娓道来。
他一生无私,一心为公,从没为子女谋一丝利益,更没为他的后人,留下一点财富。
这就是常里最大的村官——景存俊。
小队长蔡金寿,我泥巴叫他大爹,他平和亲切的脸上,总少不了慈祥,我从孩童到中学,他一直是常里一队的队长。
最难忘是学大寨时期,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挖的挖,挑的挑,炸的炸,刨的刨,谁都很积极,谁都很快乐,不分老幼,没有尊卑,大伙都出力,都流汗,村民们一起吃起香喷喷的大锅饭,没有大鱼大肉,苦菜辣子,吃的又饱又好。
那造出的山田里,烟叶金灿,麦?飘香。
更有那果园,甜了梨,蜜了桃。公房里堆积补品丹参,分给社员,交给国家。
那曾起伏不平,弯弯曲曲的祖传农田,被整治成平坦,大块的良田,为农业机械化,创造着条件……
金秋时节,田野金灿,丰收喜人!
我曾亲眼目睹,他五个儿女,挤在不大而破旧的农房。他的儿女们,没一人特殊外出工作。机会总给?e人,幸福有他相助。
说到这儿,常里,还只是大营街的一落寂之角?还只是泡温泉享受的所在?
我建议,大家去认识常里,她有如玉溪许多地方一样的悠久历史,她有如玉溪一样特质的优秀儿女。
我心忏悔,泥巴无能,只能缅怀英姿。
愿似我的玉溪儿女,不要只有悔意,而是展现你们的勇气和豪情,让滇绿玉溪更辉煌,更灿烂,更碧绿天蓝。
我的梦中,又回荡着,施从荣从广播里发出的,温和明晰的玉溪方言。李自荣老师,抑扬激情的讲课。乡村医生张保周,尽心尽力救治病人。李朝林,壮志凌?欲改变家乡面貌···
一张张,玉溪人特有的笑脸;一幅幅,生动活泼的乡村画面。
常里,我仍爱您,您是美好的家乡!
【作者题外话】:对比时下一些村官,让我不由地想念老一辈的生产队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