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这个时局不明朗的年代,大多数的生意人,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其他的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做生意的人,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生意,还得对国内的政局有所了解。万一哪一日发生了战事,手里的产业都会化为泡影。
真到了那个时候,别说赚钱了,自身的安全都可能很难得到保障。
衣服也好、药材美食也罢,这些都不是什么稀奇的玩意儿,无论是云夏国还是邻国,都不缺乏这些东西。
唯一让那些权贵之人爱不释手的,就是古代的瓷器。古代的瓷器生产技艺有限,只是掌握在一些极少数的人手里。即便是那些皇亲国戚,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见过世间最好的瓷器。
阮小冉有做瓷器的技术,至于那些白瓷青瓷的,都只是后话,这些都能在后期很好的得到保障。杜云若身边有松果这么优秀的小伙伴儿,她就不信不能做出精品之作。
杜云若先让阮小冉去休息,自个儿就着手于邱婉婷的嫁衣设计,顺手赶制了之后的服饰样图,一早就差人将样图送去蓉城。
适合做窑坊的地儿是找着了,不过要想做出满意的瓷器,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杜云若想到常贵做事心思细,就将他叫了过来:“我最近有一些要紧事儿要办,怕是要有些时日回不来,家里的事情就有劳你多多费心。会宾酒楼那儿的生意,你也留意一下,后期天气转凉的时候,冰粉的生意就会淡下来,到时候就不用继续做冰粉。”
不做冰粉了,就可以腾出手做其他的生意。杜云若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又继续说道:“到时候,咱们可以去村子里收一些绿豆、黄豆。绿豆可以用来做绿豆芽,可以炒着吃或者凉拌,黄豆不仅可以做黄豆芽煮汤,还可以磨豆浆、做豆花、点豆腐、做豆干豆皮。
到时候就让那两个丫头去三元镇的铺子帮忙,到时候我会将具体的做法写下来,让信得过的婶子带着大伙儿做,再将咱们做的成品拿出去销售。”
听着这些差事儿,常贵有些不自在,生怕自己应补不了,到时候办砸了,岂不是辜负了东家对自己的信任。
像他这种被牙行买回去的人,在其他地方最多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奴仆,从未对未来抱有任何的幻想。
现在不仅遇到这么好的东家,还将家里的要事都交由自己处理,那些富贵之家的管家,也莫过如此了吧?
杜云若看到他紧张的神色,笑着道:“这些也没什么难的,你只管安排好每个人的手里的活计,去村里收绿豆黄豆的事情,有你弟弟常喜他们张罗,你只要做到心里有数,监督好底下的人就成。”
后山的药材还有红薯,等忙完的时候,差不多就到了丰收的季节,那时候正好可以回来瞧瞧这一年的收成如何。
要想做瓷器,就得开采后山的土坯,即便是在现代,也是要去相关的部门领取资格后,才能开采,更别说在古代了。
古代社会,矿产都是属于皇家所有,若是没有相关的手续,被人告发的话,轻则家产充公,重则就会有牢狱之灾。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只有买下那座山的使用权,这样就算日后有什么,也好有应对之策。
这件事情,只有先找胡敏德商量,让他帮忙拿下那座山的使用权。
胡敏德得知杜云若要买下一整座山,惊得目瞪口呆:“世人都热衷于买田地置房产,还没听说花钱去买一整座山的,买下来能做什么呢?你若想种些什么,不妨放手去做便是,实在是没有必要花钱。”
在世人眼里,那些山根本就没什么用处,最多是上山采摘一些野菜,猎户上去打猎什么的。就算是要开垦荒地,尽管拿去便是,根本不会有人在意。
毕竟在这个时代,田地才是值钱的东西。
杜云若只是说想买下后面的那片山,没有明确说用来做什么,想让胡敏德帮忙周旋一下,拿到官府的契书。
胡敏德摇了摇头道:“这事儿怕是不好办,就那荒凉的后山,谁愿意去接这等差事儿。那些衙役都是过惯了好日子的主,他们可不会跑来受罪。”
山路本来就崎岖难走,又有蚊虫鼠蛇的,别说那些衙役了,就算是村里的人也不愿跑去山里头。
杜云若转头一想,没有好处又受罪的事儿,那些人是不会情愿出马,不过他们却不会跟银子过不去。
“我知道这事儿有些不好办,这些银子劳烦里正爷爷帮忙去打点一二,或许进展能快些。”
胡敏德差点没坐稳,桌子上赫然摆着三十两银子。
看在银子的份儿上,那些衙役恐怕比谁都积极。
胡敏德小心翼翼的将银子揣在兜里,立马就去给杜云若奔走。
到底还要耽搁一些时间,杜云飞和杜云烟两个在三元镇,总归有些不放心。他们在那里除了阮大明,其他人又都不认得,住处又离铺子有些距离,不坐马车的情况下,至少要花半个多时辰呢。
这里反正有小孩子,不如让他们过去做个伴儿,大家相互有个照应。
杜云若将年纪小的孩子叫了过来,其中一个孩子是跟着父母一起逃难来的蓉城,另一个孩子的父母在宣州的时候,让趁火打劫的邻国乱军杀死了,如今跟哥哥相依为命。
这个小孩儿的哥哥,就是那个十九岁左右的年轻人。
他们两家人被杜云若叫到跟前,心里有些七上八下,生怕是自己做事的时候出了纰漏,惹得东家不高兴。
他们若是被打发走了,也没什么,主要是有自己的亲人在身边,让他们跟着颠沛流离,有些于心不忍。再说,如果他们再次被发卖出去的话,不见得有这么好的运气,能跟家人待在一起。
杜云若扫过他们不安的神色,对他们说道:“你们别紧张,我让你们过来,只是有件事情要找你们两家商量,同意与否还是看你们的选择。
我有一个十岁的弟弟,在三元镇念书,还有一个十三岁的妹妹在那儿。他们两个在那里又不认识其他人,所以我就想着让你们两家的孩子,到三元镇去给他们做个伴儿。
没事儿的时候,他们可以在一起玩耍,得闲的时候,或许还能学些字,将来也能有个出路,不知你们两家可否愿意?”
听完杜云若的话,那对夫妻神色有些紧张,就跟什么生离死别似的,若是孩子被送去外面,他们不知多久才能见到自己的孩子。
他们旁边的那位十九岁的年轻人,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幼弟,在心里还拿不定主意。
杜云若也不强人所难,一脸平静道:“若是你们不愿,那就算了,我也只是过来问问你们,并不是给你们做主的。”
那两口子见东家没有发火,还给他们有了选择的权利,拉着孩子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头,就转身离去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