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女将军穿成了农家小可怜 > 第一百六十八章 红薯的魅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打开库房的那一瞬间,里面堆满了一屋子的红薯,就像是小山堆一样。

    衙役揉了揉眼睛,露出惊讶的神色,连忙向常贵打听红薯的情况,常贵想着有杜云若给的信物,倒也没有对他隐瞒,如实告知了红薯的真实情况。

    为了能得到更真实的数据,衙役还看了过称时记下的账本,虽说上面的字迹有些潦草,对方还是耐着性子看完了账本。

    上面的数据,跟杜云若说的完全吻合。

    衙役将账本递给常贵,没有再说其他的,出门就骑上了马。

    杜云升见他要离开甜井村,急忙说道:“你先别急着走呀,要走咱们一块儿走。”

    衙役看了他一眼,一脸平静道;“卑职还要给邱大人回话,小哥儿若是想回城,只能另想他法了,在下先告辞。”

    话一落下,那人就挥着马鞭,消失在众人的面前。

    杜云升傻愣在原地,他是被衙役拘着回来的,这么快就翻脸无情,将自己丢在一边儿?

    送货的马车还在城里呢,身边的小伙伴儿又不知发生了什么情况,他走的时候又没有交代他们。

    这下要如何是好,插着翅膀飞回去?

    在杜云升急的焦头烂额的时候,常贵突然提醒道:“你别着急,过了今晚,东家和表少爷还没回来的话,你就驾着后院的马车去城里,到时候我会派一个人跟着送你进城。”

    杜云升听到这话,长舒了一口气:“暂时也只能这样了,倒也不用派人送我进城,我一个人就能驾马车过去。”

    他年纪不大,不过最近来回往返了很多次,那些路线就算闭着眼睛,也走不丢的。

    衙役忙着赶路,片刻不曾耽搁,一下马就去了邱县令府上。

    邱县令正陪着杜云若说话,说的也只是一些家常。

    在谈及其他的事情,比如对局势的微观把控,就连邱县令都不得不佩服杜云若。

    这个小女子还真不是一般人,随便一件小事儿都能说出独到的见解。

    她若是男子,朝堂之上一定有她的一席之地。

    他们这会儿正说着天灾,衙役此时一路狂奔而至,喘着大气:“回......回大人,属下已经去甜井村看过了。”

    邱县令一脸欣喜:“不知情况如何?”

    衙役如实说道:“与杜姑娘说的数量丝毫不差,有四千五百斤的红薯。”

    邱县令听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情绪不能自已,韩氏和邱婉婷差点也没坐住。

    杜云若思量了半晌,起身向他们建议道:“在下有一事要如实禀告大人,我说的亩产量,只是我一个人的数据,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红薯虽是高产的作物,不过因为培育的方法不同、地域不同,也会有所差异。

    我对红薯的特性特别了解,在种植起来的时候,也很得心应手,所以才会有这样可喜的收成。

    若是换了其他人,亩产量或许会在我的基础上有所减少,这也是说不准的事情。因此,我建议大人在上报朝廷的时候,缩减五百斤的亩产量,日后也好有一个转环的余地。”

    杜云若说的这话,也不无道理。

    但凡有什么需要推广的作物,朝廷都会派人在试验地试行,得到满意的结果之后,才会向全国各地推广。

    若是按照现在的亩产上报给朝廷,万一到时候有个偏差,那可是要被上头问罪的。

    世人都喜欢超出预期的好事儿,先将亩产数据说少些,到时候超出标准的时候,那些身居要职的人才会有成就感。

    少说五百斤,亩产也有四千斤了,放眼全国也是一件了不起的壮举。

    杜云若提出如此要求,除了想求稳,还有一个私心,就是想留下一部分红薯。

    忙活了大半年,总不能将所有的红薯,都悉数上交给朝廷吧?她又不是大善人,只讲究付出,不谋求回报。

    韩氏最先觉出味儿来,她知道杜云若这么做,不管是对自家老爷,还是对杜云若本人,都是有好处的。

    这个年头,要想做出什么政绩,可不是那么容易。就凭自家老爷老实巴交的模样,若不是有自己帮衬,想做官都是一件难事。

    如今人家将这么颇大的功劳双手奉上,对邱家来说,可是天上掉馅饼儿的大好事,就凭这么一个天大的人情,邱府上下都得对人家感恩戴德。

    韩氏看着眼前的杜云若,对她的喜欢又增添了几分。

    邱县令琢磨了半晌,让衙役先退下,然后坐在位置上向杜云若问道:“我朝从未有过种植红薯的先例,敢问杜姑娘,这一亩地需要种多少红薯?”

    杜云若想了想,给出答复:“一亩地只需要一百斤红薯,等红薯长出藤来,再将藤苗扦插到地里,所以不需要太多的红薯留种。”

    当初找到那些红薯藤的时候,是杜云若利用混沌之元,让红薯藤迅速疯长,才会有今天的收成。

    听到这个数据的时候,邱县令先是有些惊喜,后来又一脸忧愁。

    这么好的东西,恐怕会有无数双眼睛盯着,那周太尉若是知道了红薯的事情,一定会全部拿走的,到时候沛霖县又该如何是好,他这个地方父母官,又怎么给当地的老百姓一个交代呢?

    杜云若瞧出了邱县令的顾虑,给他建议道:“邱大人无需发愁,您不妨带上一千斤红薯去绥州,朝廷若要向全国推广种植红薯,断然不会仅听你我之言,等他们得到了结果,自然就不会说什么了。”

    一千斤红薯种下去,再经过扦插种植,来年的收成,可是不可估量的。

    如此经过几番种植,得到的红薯,就不只是几千斤了,几万几十万几百万......

    红薯本来就容易养活,而且那些藤蔓就够种好些地了,只要熬过一年,朝廷也不会四处向大伙儿征收红薯做种,就算真的要收红薯做种,每家每户只需要拿出几十斤红薯即可。

    像这种亩产量如此高的作物,每家每户拿出几十斤,也不会心疼。经过几番扦插培育,云夏国的红薯只增不减,到时候就无需四处征收了。

    邱县令听了杜云若的一番解释,瞬间茅塞顿开。

    自己只顾着向上头邀功,却没想到这么一层,先拿出一千斤红薯去绥州,来年就会有好几万斤的收成。剩下的红薯,他全完可以让沛霖县的百姓种下去。

    来年长出藤蔓的时候,又能扦插很多的红薯,到时候的保守收成,可达十几万斤,到时候再如此扦插种植,百姓们完全可以不用饿肚子了。

    如此倍增的收成,想想就激动万分,没想到小小的一根红薯,竟然暗藏着这么大的魅力。

    邱县令丝毫藏不住自己的喜悦之情,哈哈大笑起来,韩氏和邱婉婷也为此事感到高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