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铁血浪子 > 第278章 神光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起这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当是鸦片战争前后,比如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时候,就已经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做出了师夷长技的一系列举措,主要还是从接受西方先进器物这一层面去学习,去借鉴。魏源的海国图志开始系统介绍西方,也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重要参与者。就全面了解和学习洋事务,尤其是从政治层面深刻认识西方,徐继畲当为其中魁首。

    说白了,尽管在鸦片战争年代里,几乎所有人,尤其是官僚士大夫阶层都开始重视看待西方,但是因为自己所处位置不同,出身不同,观念不同,尤其是学识有别,立场和观点却也差异比较大。甚至在某些事件处理上也表现出很大不同态度。

    道光三十年,两名英国人到了福建。这两位精明的洋人用《江宁条约》相关条款为借口,收买了当时的侯官县令,被批准在此地租房并居住。两人就在神光寺租了几间房屋并以此为据点,开始了传教和诊病。

    此事件很快引起人们注意,尤其是士绅和县学生们的强烈不满,感到这是有辱国格的事情。正巧林则徐大人因病回到了福州老家,当地士绅自然找上了这位民族大英雄,并通过他写信给福建巡抚徐继?,强烈要求把那两个英国人赶出福州。徐继?不敢怠慢,一边答应他们的要求,同时把惹事的知县兴廉找来一顿训斥。又派人向两个英国人说明情况,要求他们搬到城外去。

    两个英国人也不是简单角色,他们拿出《江宁条约》,指着第二款说道:“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尤其是人家还说了:我们是领事馆的人员,负责领事馆人员的医疗和祷告等事宜,有充足理由住在该城的。

    最后被逼的恼火了,两位英国人立刻强硬起来,说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驻香港总督的批准才可以决定去留,这下子徐大人也不敢继续催促了,急忙把矛盾上交,把事情来龙去脉汇报给了闽浙总督刘歆珂。刘韵珂也有些感到棘手,急忙上述朝廷,结果一来二去,拖延了很久才得到了皇帝诏书:“不可致生夷衅,亦不可稍拂民情。总期民夷两安,方为不负疆寄。”

    皇帝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竟然来了如此模棱两可的谕旨,顿时把两位主管给蒙了。正在束手无策,当地士绅和学生不敢了,组织起来包围了神光寺,声言要采取极端措施把洋鬼子赶出去。无奈之下,两位大人只好派了兵丁包围了寺庙,并且托词保护两位洋人,而对外则声称是派兵驱除洋人出境。但是时间长了,当地人不干了:你这是驱除洋人吗?简直是做了洋鬼子走狗吗

    林大人也是生气了:你们竟然糊弄老夫,两个小鬼子都解决不了,想当年咱可是面对洋鬼子坚船利炮都没含糊过,最后可是打得洋鬼子不敢在珠江口闹事,为此一面给徐巡抚写信,建议其马上采取果断措施处置此事,并且做好第二手准备,那就是应对敌人进攻,因为这可是洋鬼子惯用的手段:以武力胁迫达到政治目的。同时老大人不顾年老多病,自告奋勇率领兵丁巡视沿海,督修防御工事,建造坚船利炮,以应对危险。另一手那就是写信给朝廷有影响的福建籍官员,让他们找皇帝告状,敦促此事马上解决。

    继任不久的咸丰皇帝,马上密谕两广总督徐广缙:“逐加访查,果否实有其事,并督抚现在能否设法抚驭之处,据实具奏,毋稍瞻顾”。经过徐总督派人暗中察访,很快搞清了出错在侯官县令,总督巡抚并没有什么处置不当,加上刘韵珂知道此事体大,也写了奏章为自己辩解:“该绅士等忠愤所激,洵足令人钦重,然以目前之小事,不顾日后之隐忧,究属失计”。总督刘韵珂也没闲着,同样上书朝廷解说:“臣与徐巡抚不肯调兵演炮募勇,有违数绅之意,即远近传布。而言事者,但只情关桑梓,不顾安危之大局。”

    尽管了解了事情经过,但是总是出了大事,所以皇帝还是为了平息朝廷加上地方的议论,将总督和巡抚调离了闽浙,放到了京师去任职闲差拉倒。

    而说起来有些可笑,一场大雨,也许是多场大雨过后,两位英国人借住的寺院屋漏,找人修理却没有人敢给他们修理,因为据说当地工匠接到了督抚衙门严令,不准给他们修屋并其他生活接济,两个英国人实在是没法呆下去,这才自己乖乖离开了福州城内,也算是天意使然,这场风波并没有带来大的国际冲突。

    所谓外交无小事,这个事件看起来不大,其影响也算不小。期间对于事件的态度,就能反映出但是的士大夫不同的心态和处置问题的手段,尤其是大家熟知的两位较早开眼看世界的伟人林大人、徐大人在此事件中竟然成了冤家对头,不可不引人深思。

    如果细细追究起来,也许与两人的经历不同、所处位置不同、环境影响不同所导致的吧。

    有人说林大人出生福建,却多在内地为官,对海外贸易和外交事务很不了解。尽管曾经师夷长技主张,但是却没怎么与外国人士进行正面交流即使在广州收集外国资料,也只是派手下人去办,很难看到他本人与外国人直接接触。并且有资料记载,他得了疝气,有人推荐美国医生伯驾为他治疗,而他却拒绝亲自面见洋鬼子医生,只是派人前去述说病情而已。

    与之相反,徐继?出生在山西,却多年在沿海做官,尤其出任厦门汀漳龙道台和福建巡抚,多与外国人打交道,比如曾经会晤过英国领事,美国传教士,以及其他外国人士,据说还与美国医生甘明、传教士雅裨理、英国驻华领事李太郭、阿礼国等人关系不错。这在当时很容易被看做是汉奸行为,其实说白了是因为徐大人深知,这些人多数并非为了侵略中国,而是做买卖来的,在这点上确实比其他人更加有远见卓识,并不想当时多数人一味的,盲目的排外,具有先进的开放头脑。

    据说回京之后,徐大人极力劝谏咸丰皇帝“勿大兴土木,勿耽于女色,勿偏听偏信。”咸丰深以为是:“意深辞婉,‘置诸座右,时时省览,可当箴铭。”但是神光寺事件却也影响了他的晚期发展,最后主要从事的是文教工作,也算是开了中国先河的“同仁馆”这一新式学堂,也是北京大学前身的近代化产物的创办者,为近代化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历史不可磨灭。

    言归正传,经过对抓捕的强抢民女的罪犯审讯,结果很快出来了,竟然是西郊大土豪穆家所为,从外地花钱买了不少女子圈禁起来,为什么大师练功作为炉鼎之用。

    “可恶、可恨!如此大事竟然就在诸位眼皮子底下发生了,你们难道没有任何觉察?”定王很恼火,训斥了当地官员之后,马上下达了抓捕穆家所有人犯的命令。让他意外的是,派出的官兵和差役竟然空手而回不说,不少人还受到了伤害,据说失踪的官兵差役就有十多个。

    “怎么回事?”定王更加恼怒,隐约感到事态很严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