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铁血浪子 > 第364章 阴差阳错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穷寇莫追!”大将军江敏樵拦下了坚持出城追击的钻山豹山地旅旅长,对着举着望远镜观察敌情的苏乞儿说道:“老苏,东线就交给你了,老子可是不放心西面和北面,别让这些家伙给突破了,咱哥几个可就遭殃了!”

    “去吧,没事,就这些个乌合之众,咱们一个山地旅就能打他个落花流水。也不知道小恩公咋想的,为啥不让我们早下杀手!”苏乞儿如今也是中将身份,算是高级将领了,但是邋遢习惯了,总也觉得军装,尤其是将军服别扭,日常最多也是穿着作训服,如同一个大头兵一般。但是熟知他的将士却没人敢小瞧他,尤其那些自以为是的特战兵,可是没少受他捉弄和教训。只是,训练了不少特战队官兵,最近半年又被江敏樵拉来训练山地师,但是对于大兵团作战却也不太在行,主要还是懒得动脑筋,故而自己部下却也受了传染一般,打打杀杀毫不在乎,血腥子上来那可是让敌人惊骇的,比如他最赏识的,从特战兵当中带来的钻山豹,就是一个猛打猛冲的主。

    “告诉你,大帅可是有用意的,你小子可别放任这些小子们大打出手,造成大的杀戮,明白吗?”正要走下城头,江大将军突然停下脚步,回身说道。

    一直跑到了自己老根据地,金田与东乡之间的大山里,天兄带领的,乱纷纷的主力将近万余人这才漫山遍野,村内村外坐着躺着一大片。尤其是受到重创的北路萧将军所部,东路的杨将军剩余部队,一下子把失败情绪带到了主力当中,顿时乱了军心。当然也有一部分将士是另一番精神面貌,自然就是冯将军等指挥的西路军三千多,加上一支直接受命天兄中军节制的亲卫精锐千余名骑兵。

    “主上,冯将军请您迅速移驾西面的东乡镇,那里的条件更好一些,也利于进一步军事行动,减少敌军东路威胁!”曾军师奉命留守金田附近,安置好天兄的第二天,面对自己部下之外,其他几路兵马的颓废模样,小心建议说。

    “等等,韦将军、石将军还没回来呢!”天兄倒也手足情深,竟然对外面军情很是了解:“唉,还是冯师弟更加有军事谋略,要不是他坚持守住退路,天国可就危险了!”似乎清楚了两路惨白的情况,再加上亲信汇报外面多支部队混乱无序的境况,天兄顿时有些烦躁。转了一会圈子,马上传来了后再外面的两个中军军师。

    冯将军派出的警骑带来了不好的消息,武宣城内清军已经增兵到了两万人;北面也发现了大批清军正在南下,估计最多三天就能赶到。面对严峻形势,冯将军再次派人去了后方,第二次督促天兄马上转进到更加便于进退的东乡一带。也因为东路敌军逼近过来,此时的天兄也害怕了,当天就率领主力向西赶去,夜里急匆匆到了东乡,这才得以好好安歇了大半宿。

    “奉上帝谕旨,我天国天兄即日起以天王号令天下。”面对混乱的建制,低迷的士气,冯将军等人马上上书天兄,开始了初步的军政建设。首先是政权的初始化:天兄为天王封号,其余冯、萧、韦、杨、石等五人分别为南北东西翼五路王将军。接下来又封秦日刚、胡以晃、曾与真等人为军事丞相衔。而原本历史上,这冯将军可是屈居杨萧二人之下的人物。时过境迁之后,因为既有文韬武略,有的确为太平军找到了暂时地出路。最让众人佩服的,这一阶段的军事政令策略和纪律,典章制度,几乎都是出自这位温文尔雅的能人之手,比如太平军军事建制:五人为一伍,两伍为一卒,后来改为两伍一什,设伍长什长。然后五什为一排,设排长二人;以上五排为连,五连为一营,五营为一旅,三旅为师为军,各设正副长官,并监军,或者领兵将军通带指挥。

    又根据天王建议,设文武官员级别为东南西北翼王为天王之下最高爵位。其下为军师、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等复杂明目。日常领军军官依旧按照冯将军南王所划分的军帅、师帅、旅帅等为主管,特殊时期,或者军事行动,根据兵力和其他因素,配置军师、监军等代表天王的总指挥。

    又颁布历法,以南王起草的《天历》为蓝本,制定了几乎等同于农历,并增加了四季和节气的符合农事,并流传至今的历法。

    规定了“圣库制度”,军队纪律,并颁布谕令,割除剃发、缠足等陋习,提倡男女平等。开展教育活动,均分土地财富等等进步措施,一时之间得到了民众拥护。

    经过短期的军政整顿,太平军很快焕发了精神,初期失败情绪得到了克制,附近大量百姓蜂拥加入,人数一下子增加到了将近五万人。

    但是,依旧因为南下还是北上的问题,几位主将又是一番唇枪舌剑。这回天王依然采取了模棱两可,和稀泥做法:一力坚持北上的东王、西王、北王三路大军,总人数两万多人与正月十七日出师北征;南王、翼王、文武二刚:天官丞相秦日刚,海盗出身的猛将罗大刚,丞相曾与真、军帅卢六等两万多兵马南下西进,为天国开辟大后方。天王居中指挥,实际是等待军事形势进一步发展再作打算,这也是有高手为他谋划的策略。

    话说这北征军两位主帅东西北三王尽管地位显赫,军事上也有些素质,但是却是大老粗,对于秀才出身的南王,经过天王颁布的军事编制可是不怎么感冒,依旧按照旧的秩序,挥军北上,结果很快与出征的当天傍晚就在荆山西北的双戟山遭到清军迎头打击,损失了部分兵马辎重之后,迅速向西北转进,一鼓作气打下了金寨要隘,先锋直逼桂林城下,让江大将军一阵心惊肉跳。

    “这个老冯,他妈的竟然出尔反尔,不按计划出牌!”有些恼火的江敏樵马上喊来了部将,一面安排严密防守,一面向东西两翼清军发出严令,死守防线,绝对不允许乱军前进一步,否则杀无赦。

    看着满山遍野杀来的义军,有一段时间也让守城将士有些头皮发麻:人数够多,足有四五万人了,这桂林城内可是只有不足两万守军,而且防区东西十多里,战线够长的。面对严峻局面,江将军只好咬牙发布了狠厉命令:找准敌人指挥部,狠狠给他们一顿炮火轰炸。

    命令既出,将士们顿时精神起来,炮兵迅速瞄准,一排炮弹打了出去,顿时让离着城池还有四五里地的义军乱了阵型,四外逃跑起来。说来也巧,一个观察哨举着望远镜瞄了一会,突然见一顶大娇子从山路上转了下来,停在了一个土坡上,马上兴奋地喊道:“兄弟们,西南面三里之外有大家伙,快些给他一炮!”

    “轰隆!”一声巨响,刚落脚不到五分钟的北王,以及亲卫队三十多人,加上围过来的几个主要文武官员顿时被淹没在了浓烟之中。硝烟散尽,等西王带人赶上来,哪里还有北王兄弟的影子,心中一阵伤痛加上后怕,急忙命令部下找掩体躲避炮火不提。

    原本历史上,桂林城下的确损失了太平军一员名将,也是创建天朝的首功之臣南王殿下。如今情势之下,阴差阳错之下,北王竟然做了替死鬼,只让人叹息不已。

    还有一个故事说,太平军本来是计划突袭桂林省城的,而且出谋划策,并亲自实践的竟是海盗出身,有一定军事素养和计谋的后期名将罗大刚。罗将军当时将俘虏的一队清军剥光衣服,穿到自己和一部精锐身上,趁着傍晚昏沉的天气,冒充清军大将向荣的部下,打算骗开城门,实行突袭。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向荣大人刚刚带着兵马退守桂林城内。听说自己部下前来传令,明知道有诈,马上警觉并亲自下令展开了打击,罗将军只好拼命突围而逃了。也因此,偷袭变成了强攻,太平军围着桂林一打就是大半月,直到精疲力竭,夺城无望,这才绕城而过,向北进军而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