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场前所未有的兼并战,即将上演在冶州城!
这可能就是蒋某人所常说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冶州版本了吧!
对于这个命令,107师的原来上司韩山泗不支持,但是也没有公开表示反对。然而,107师的现任上司钟山望,那是强烈反对!
他提出的观点有三:第一,107师是227军隶属的一个师,作为军长的钟山望,不想让自己的101师和112师兄弟相残同室操戈去围歼107师!这不但严重削弱了227军的实力,而且还在全国人民面前,让钟山望成为一个民族败类,遭受大家的唾弃!
第二,眼下的冶州形势非常严峻,华北日寇经过最近几个月的调兵遣将,已经将兵力集结在了昌州,而且目前昌州渐趋平静,说明日寇的集结已经完毕,随时有大举进攻冶州的可能!而107师已经移师于冶州东北的关县山口,可以有效地对日寇的南下构成阻击。如果现在搞内讧,正好让日寇有了可乘之机!
第三,白满仓虽然是刚愎自用,不听自己的话,的确让重庆方面和军部非常震怒。但是,究其原因,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些被枪毙的人,都是杀害他爱妻的直接参与者!作为任何一个有血性的男人,为亲人报仇,都是无可厚非的!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这些人嚣张跋扈,没有得到重庆方面的授权,而贸然擅自行动,造成的危害,理应由他们自己去承受!
更何况,人家白满仓不是将参与捕杀冶州进步人士的所有特务一律杀头!这就说明,他并没有赤化和通共!他是一个有正义感有血性的男人,仅此而已!如果非要给他戴上一顶赤化分子的帽子,那就有些逼良为娼了!
钟山望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接到蒋介石要他立刻向冶州城发兵的命令后,按兵不动,随向蒋介石陈述了自己的意见。
蒋介石也不是傻子!当然知道孰重孰轻!只是他不想轻易咽下这口气,让属下的人看到自己软弱的一面。毕竟让227军守卫重庆,这才是国之根本!绝对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
他征求107师的老上司韩山泗的意见,就是想到韩山泗很可能会站在情感角度,替白满仓和107师求求请,自己也好找到一个台阶下,不失颜面!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韩山泗为了自保,对自己的老下属的死活,置之不理,保持中立,甚至还想让蒋介石借此机会修理一下白满仓,挫挫他身上的锐气!
钟山望这个直性子,考虑问题没有那么复杂!随站在民族大义和个人情感的高度,直谏蒋介石,让他收回成命,给白满仓一个改过自新报效祖国的机会!
蒋介石正愁没有台阶下,随以大局为重,暂且原谅白满仓的鲁莽举动。我们不动手,就让昌州的日寇替我们来铲除这个逆龙鳞的家伙吧!只是再三叮咛钟山望和正安县一战区的溃军们,必须对白满仓的107严守死防。他抗日便罢了,一旦看到任何通共倾向和嫌疑,立刻予以围剿,绝不养虎为患!
对于这一切,冶州城内的白满仓,是根本不知道上峰已经为了他的事情,明争暗斗,吵翻了天!就在白满仓处置了郭旺财和那两个特务的当天晚上,他就受到了关县方面刘铁的紧急情报。说是日寇已经有了动静,极有可能在这个初春即发动对冶州的进攻!
白满仓一听,很惊讶!与黎超群商议后,觉得,日寇南下进攻关县山口的可能性很大!
毕竟,初春时节,冶州北山一带和东山一带,都是典型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山上的林木已经只剩下树干和枝条,嫩绿鹅黄的树叶尚未吐露出来,镇守关县山口的国军,虽然有险可守,但是,无处遁形!想要伏击日寇难上加难!所以,关县山口地区的官军如何排兵布阵,有多少兵力把守,那就如同秃子头上的虱子,明白摆着的!
加上,日寇是大炮和坦克以及机动运兵车,不适于山区丘陵行军作战,通过卧虎山和肖芬山之间的关县山口,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我方是这么猜想的,日寇也的确是这么思考的!
于是乎,一场党同伐异的内讧避免了,一场你死我活的中日大战即将在冶州大地展开!这场大战,从中日双方的准备程度,就可以预见!
江北省的一战区战场,是日寇实施一号工程的第一场战役!
当时的索国武和韩山泗两个人,一直将相不和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一直想着日寇穷途末路了,准备着去跟共*抢夺胜利果实,整个备战工作,几乎没有准备好!遇到日寇突然袭击,与华北日寇接近的韩山泗军队,差一点儿被围歼。随后,日寇又从北东西三个方向对索国武的生州国军进行了围攻,使得整个一战区数个集团军均被日寇击溃,一溃千里,二十万大军尽失,狼狈不堪地逃回了卧虎山冶州地!
有了前车之鉴,五战区对华北方向和华中方向的日寇动向,加紧了侦察力度,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更别说,华北日寇长达两个月之久的大规模调兵昌州了!
仅仅在关县山口,白满仓就布下了刘铁的第一道防线,还有白满仓自己亲自督战的第二道防线,兵力更是达到了一万五千人!相当于一个半师!冶州城还驻守着黎超群的半个师的冶西军!
除了白满仓和黎超群的主要抵抗力量外,还有正安县山口的一战区溃军一万八千人,随时准备增援;冶南的甘县和望县的227军的101师和112师一共两万余人的兵力!
如果把冶州地区的所有兵力加在一起,我方共有五六万的军队。这与昌州的日寇兵力基本上相当,还略胜一筹!毕竟日寇名义上有两个师团一个旅团一共五万兵力!
由此可见,冶州的这场大战,在敌我双方的人数上,旗鼓相当,我方略微占优势!
那么,在武器装备上,中日双方怎么样哩?且听我详细分析给大家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