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梦回春秋 > 第103章 秦氏之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颜母去探望颜父,这才得知儿子跟随季一公子离去。

    颜母心里有些不放心,就去看望饿自己的老姐妹曾毅的母亲曾齐氏,这才得知一个了不得的信息,曾毅也是被季一公子的人给请去了。

    曾母没有把那天雨夜,季二闯入曾宅的事情说出来。

    不是她不想让颜母知晓,而是多一个人知晓,就多一分危险,还不如不知道,否则颜母怕更担心了。

    她也没有料到,知这季一公子早就把两家的冠词关系摸排通透。

    颜繁是颜家的嫡长子,是要支撑起颜家未来家业的顶梁柱,而他们曾家最为宝贝的便是曾毅。

    他把两家的嫡长子用起来,他们能不跟着儿子们一起努力么?

    但是儿子已经懂事了,夫子都没有反对,她也知道,这巨大的危险之中,给两家也带来了机遇。

    这不最近的生意已经开始在都城立足,他们以前想象都不敢,那可是王公贵族的地界,他们在这县城里面还可以生活无忧,也没有什么仇家跟颜家或者曾家过不去。

    可是偌大的曲阜城像他们不敢奢望可以立足,只求孩子们不要遇到灾祸。

    颜母跟曾母一谈论,才发觉,最近的运气竟然是因为他们的儿子带来的。

    这世间怎么可能有凭空得来的好运,一切都是有所付出的代价换来的。最公平的生意是等价交换,可是两个家族主母明白,此后,他们休想置身在漩涡之外。

    这路是孩子们自己选择的,他们只得支持。

    其实他们又何曾有拒绝的机会呢?

    颜母让三儿子颜昌给颜欢写了一封信,就写在布帛上,为了防止路途遥远,被雨水浸湿,颜母特意把那特殊的料子又包裹在外,这才交给去往秦地的商队。

    …

    颜欢写了一些字,觉得身体有些吃力,她又喝饿了一些消暑的汤羹,才缓过来。

    “孔玉,派人给哥哥们送去,如果不是我这身子,怕是哥哥们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了。没有关系,来日方长。我先歇歇。”

    孔玉把东西交给了秦母身边的管事嬷嬷,如今专门来服侍颜欢,连秦家的宗族之长痘都需要顾及嬷嬷所代表的秦老爷秦老夫人,所以爷也是秦老夫妇对于颜欢的一种保护,但凡在秦家,没有人而可以把颜欢欺负去了。

    白露那天发生的事情,秦老夫人要嬷嬷提前杜绝。

    她的外孙女就这么一个,原先的那些女儿也都没有女儿,来个外孙女,她要当成孙女来宠,秦家也是一窝的小子,根本难有一个女儿,颜欢倒是在哪里都自然而然的物以稀为贵了。

    下午颜欢歇息好的时候,孔玉说表小少爷们否已经在前厅等候颜欢了,据说少爷们听闻侄女的事情,从药田以及药铺回来,也跟着去凑热闹了。

    颜欢的眼睛没有丝毫教焦距,脸色还得是有些苍白,不过次笑起来,莫名让人心安。

    秦芦看到自家侄女在门口的笑容,不由得感慨,人是个妙的,可是就是命太了。

    昏迷几年还不算,这说盲就盲了,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给妹妹妹夫交代,倒是侄女自己懂事理,这眼睛是她自己的不争气,让秦家不要担心。

    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还忙着安慰他们,连白露那样几乎是冰块的人,都对颜欢有所改变,更何况一直宠着妹妹的秦家兄弟们呢?这外甥女更是要宠着!

    玉制毛笔算什么,若不是怕违背礼治,他们要倾尽所能,给欢欢用上公主可以用的一切物什,可是他们知道不能僭越,那样会害了他们的外甥女!

    因为白狄问药的事情,让秦家无论嫡庶都更加牢固地抱成一团。

    颜欢觉得,这样饿也不是坏事。

    秦家嫡庶的恩怨跟整个家族的生死存亡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

    颜欢跟表哥们继续讲课,对于礼仪方面,她虽然懂得还不透彻,但是好歹可以教授给表哥们,大不了她写信询问夫子。

    颜欢不知道,她一个人牵扯了多少人的心打探到颜欢在秦地的楚商,跟打了鸡血似的,向着离楚国最近的秦地靠拢。

    颜如和颜意忙着最近不断扩张的生意,倒是没有顾及突然就消失的那批楚商。

    而颜繁与曾毅在鲁地的春之朝礼的事情上,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大意他们包括季公子在内,如同被放置在砧板上的鱼肉,公侯的势力,一直对于他们虎视眈眈,但凡有所借口,一定不会放过他们。

    他们忙碌完之后,天气已暗,再等一夜,各地朝拜完毕的诸侯,就要离去,各国所来的商队,会稍后离去,趁此机会,鲁国的国都附近的货物交换市场繁华起来。

    颜繁与曾毅不再跟那天一样在宫殿外等候,曾禾成为了季公子他们的车夫。三人在距离宫殿很远的地方等候季公子,就这样熬到了深夜。

    季公子来到的时候,依然仪表堂堂,根本没有被鲁公奴役之后的狼狈。

    这一点就让各国诸侯都服气了。

    季一公子在这些小诸侯国之间的声望,却兴旺起来。

    他们早在鲁战战兢兢,颜欢在秦地也是兢兢业业,眼盲,根本没有阻挡她要扶持秦家的决心。

    秦家的舅舅们听颜欢讲课之后,便再也不敢错过儿子们的每一课,他们也跟着颜欢学习到了很多本领。

    颜欢虽然对于农事水利不甚擅长,可谁让她聪明又记忆力好呢?脑海里是一套又一套的理论,对于舅舅表哥们在农事上稍微点播启示一下,秦氏的药田就会迎来对于药材种植有利的变革。

    颜欢还是想着在君子六艺上感染哥哥们,包括舅舅,颜家曾家跟官家打交道的次数越来越多,就得意于颜家与曾家的子嗣,接受了曾经只属于王公贵族才可以接受的教育。

    人得入乡随俗,秦家不应该只是把眼界锁定在药田那一亩三分地上,这可是救命的事情,王公贵族都不会躲避的,虽然有医官,但是秦家也可以在这混舌?]之中谋求更多的机遇。

    秦氏之行兴在于育人。

    人才是最宝贵的东西,放之各朝代而皆准的存在。

    颜欢只需要稍微那么一拨动,只要不是自甘堕落的秦氏人,就可以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总比他们原来那样发展的快二而且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