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帝国血火 > 第609章 0610 大势已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维看着被炮火洗礼了一遍又一遍的阵地,现在的他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了,黄埔的攻势实在是太猛了。三个小时之前,他手里还有一个协的兵力,虽然不是主力协,但至少也是人手一支步枪。这样的装备,在北大营的部队里面,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精锐了。

    好吧,这样的自称是精锐,如果只是在大清的部队里面,的确是如此。但是与对面的四师比起来,自己的这个协,却是连杂兵都算不上。对自己发起进攻的,是黄埔陆军四师的一个营,总人数只有自己的三分之一还差一些。但就装备而言,对面却是比自己好了很多个档次。不仅仅做到了手手一支五连发步枪,而且每个班还有一支可当轻机枪使用的自动步枪。

    在这样的火力之下,自己的这个协,被对面的火力给压得抬不起头。协里仅有的一门手摇格林快炮,在之前开火的第一时间,就被对面的狙击手给打成了碎片,而那些操作格林快炮的士兵,更是连尸体都找不到一个完整的。

    在这样的敌人面前,李维的这个协,就只能靠着之前修建的陆地,做无用的防守。还好对面的黄埔这进攻的心思并不强,在大部队越过自己的阵地之后,对面的那个营只是做了压制性的进攻,要不然的话,自己哪里还有阵地的存在。

    虽然现在是守住了阵地,但在如今这种一直被压制的状态下,自己这个协是肯定逃不掉的。北营被看做是阻挡黄埔进攻的最强大的要塞,据说可以坚守一年以上,而且粮草更是十分的充足,就算是守个一两年都不成问题。但北大营似乎没有考虑到重炮的威胁,在第一轮的炮击之中,北大营的营房就被全数击毁。在北大营的十万兵力,在黄埔第一轮的下马威之下,就损失了近万人。

    而北大营负责的长江北岸防线,号称可以挡住黄埔一个月的江防,最后也不过只支撑了半个小时而已。而这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在,原来北大营应该派去支援的部队,也只是集结了一个协而已。而这个协,正是现在被包围的李维的协。

    李维的运气不错,在第一轮的炮击之中,自己的部队虽然也受到了一些损失,但至少编制还在。不像其他的些部队,大部分人都被打乱了编制,军官更是伤亡巨大。虽然李维的协也受到了损失,军官的损失也不小,但至少现在还能保持着作战的建制。

    可是现在这个情况,李维真想给自己一个巴掌,自己的确没的丢了建制,也到达了一块可以防守的阵地,但自己也同样没有了退路。自己面前有一个营的敌人,而身后更是有着数不清的黄埔军,现在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坚守。守到有人来支援自己,可是以这三个小时的情况来看,自己根本就等到不支援。如果真的有支援的话,那么为什么身后已经听不到枪声的呢。

    “老大,我们怎么办?”跟着李维混的几个人,看着面色如土的李难,终于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只要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现在清军的处境。现在有两条路可以选,要么一直打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死,或者跟对面的人谈条件,放自己一条生路。

    “怎么办?”李维陷入两难之间。现在他手上的情报非常之上,他不知道北大营是不是能守得住阵地,这长江北岸的防线还守不守。如果自己现在投降了,能被黄埔编入部队,那也算是一件好事,毕竟自己怎么也有相当一个团的兵力。但如果投降之后,像当初太平军一样,自己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死路一条。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两边都可能死的路,自己要不要堵一把。

    李维抬头看天,似乎想要从天边,看到自己应该怎么走。可是看了好久之后,他仍然没有结果,因为他看不清以后的路要怎么说。“大势已去,让兄弟们降了吧,我去谈条件,希望他们能放我们一条生路。”

    李维带着惆怅的心态说着,当初在太平天国的时候,部队因为没有粮食,对于投降过来的太平军,清军最后的选择是没得选择。将粮食给了太平降军,那么自己还要不要活。所以现在的李维,他只能堵一把,希望黄埔不是当初的清军,不会为了粮食而杀俘。

    “东子,你确定这条跟没有错!”孙再荣拿着刚到手没有多久的地图,指着上面的一个目标,问着旁边东子。而李华却是在一边认真的核对着之前的资料,希望将部队从哪里走错了路的原因给找出来。如果现在没有找到正确的路,那么他们打淮安的计划,就被有所延迟。在这种没有导航的时代,具体走哪一条路,除了有明确的地图外,那就只能靠向导了。

    而在孙再荣的部队里面,唯一去过淮安的人,就是从南京之战反正的东子了。但去过淮安的东子,也只是在参军之前,跟着掌柜的去了两次淮安,而且其中一次还是主要在晚上赶路。这样一来,东子难免会有记错的时候,而这样的记错,是一个严重的失误。

    作为陆军的前锋,孙再荣的任务非常的重要,而淮安侧是这次统一之战的第一关键性的节点。作为京杭大运河的中间点,淮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次黄埔投入了20个师,共计三十万人的总攻,安排在东线的部队,差不多有十五万人。而这下五万人的后勤补给,都要依靠这条大运河。虽然海运占了大部分的动力,但海运却无法深入内陆,现在东线的十五万人,就依靠着这条运河。

    如果孙再荣没有在指定的时间里,打下淮安这个重要的据点,那么被堵在南京的运输船,就无法将物资快速的向北运输。这样一个所受到的影响,那已经不是说某个人的责任了,而是对于整个计划的影响了。能不能快速的下北方,能不能在沙俄反应过来之前,将兵力与物资准备充分,这都看孙再荣能在什么时候可以拿下淮安。

    当然了,淮安的重发性并不是唯一的,在京杭大运河上,每一个重要的港口,物资集结点,都非常的重要。但淮安除了京杭大运河的运输节点外,还是清军重要的后勤物资集结点。只要拿下这个地方,那么整个淮河以南的清军,将会失去后勤补给。而且有可能缴获这里的物资的话,也可以尽可能减轮后勤部队的压力,所以尽快拿下淮安,绝对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想起来,在这里,有一条小路,可能沿着运河前走!”东子可思考了良久之后,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如果我们的位置不错,往这里走一公里多,我们就可以找到运河,然后不管是从陆路,还是走运河,我们都不会迷失方向。”

    在东子想起来之时,李华也同样找到了新的路线,恰好与东子所说的路线差不多。“我已经感觉这里水气很充足,相信走不了多远,我们就一定能看到运河,沿着运河前线,淮安是肯定跑不了的。”

    孙再荣认真的对比了地图与时间之后,认可了这个方案,现在已经走错了路,那么最好的办法却不是往回走,面是找一个更加快的路走。再者说,如果真找到了运河区,那么不管是从运河,还是继续走路,都可以想机选择。

    “出发!”在部队休息了一会之后,孙再荣的部队再一次前行着。在走过一公里之后,孙再荣终于看到了运河区,也同时确定了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在宝应庄。这是一个靠着运河生活的庄子,里面的人虽然不多,但地于孙再荣的到来,却是充满了戒心。

    孙再荣非常的理解,自己这一路走来,不过是哪里遇到的平民,都是一副充满戒心的表现。谁让那句话这么说来着,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清军的纪律根本就是没有,一向像匪多过像兵,这些人见到当兵的,能不充满戒心才怪呢。

    不过孙再荣也没有多在意,自己又不是占领这里的警备师,自己的任务是攻击淮安并占领。在这里路过宝应庄,除了确认自己的位置外,也就是谈口水喝。不过如果这里的人实在不好说话的话,那这个水也没必要,反正旁边就是运河,也不缺这一口水。

    “老乡,跟你们打听个事!”孙再荣并没有冒然的进村,而是安排好部队前的事情后,就带着东子还有李华,跟当地人进行一定的接触。也许是看着部队没有进庄,只是在确定方向后,就开始赶路,庄子里的人也不像刚刚那要充满了戒备。

    不过庄子里面的人还是没有放松,这么多支枪要是转过来,自己真不好应对。所以在孙再荣说话的时候,庄子里面的人突然就骚乱了一下,还以为孙再荣是要钱粮的。不过听到是打听事情这个问题后,庄子里面的族老,那是将心提了起来。

    说起来了对,这样一支这突然出现的部队,而且还不是一向认识里面的清军,只要是个人都会感觉到有问题。庄子里面的人有戒心,也是应该的,如果没有戒备的话,孙再荣还会怀疑这庄子里面是不是有清军呢。

    庄子里面的人相互看了几眼之后,其实一个最老的人走前了两步,向孙再荣做辑道:“这位这爷,不知您想问什么,我是本庄的庄主,方圆十里的事情,我如果知道的,一定如情相告。”

    孙再荣侧身,让过这位老人的一辑,虽然自己的身份能受得住这个一礼,但对方毕竟是长辈,这个礼还是不要受的为好。“是这样的,我想问问庄上的粮食还有几多,能不能坚持到夏粮的收获?”不知道要问什么的孙再荣,就随便的想到了一个问题。

    “这个……”那位老人有些迟疑,他有些怀疑孙再荣是不是想打自己的主意。“军爷,如果挖些野花,还是能撑到夏粮收获的。”

    “这样呀!”孙再荣有些心不在焉的应着。其实他问这个问题,就是自己根本不知道问什么。问军事情报呢,一个庄子估计就知道这些天过去了多少人,问其他的嘛,方圆十里情况,估计也就是日常生活而已。以这里的地势与环境来看,最近这些日子,也不像是有大部队经过的模样,所以孙再荣只能拿这个问题来缓解尴尬。

    可是孙再荣这一心不在焉的应着,却是让听着两人对话的庄子里的人心里的给提了起来,这明显是在想其他的问题嘛。至于是什么问题,几个月前过去的那队清军,就是在问了这个问题之后,就将庄子上的粮食给抢走了许多。虽然有留下一些,但留下的这些,也仅仅够饿着肚子撑到夏粮而已。如果这位军爷又要征粮,那么庄上的人又要卖儿卖女,要么就只能饿死了。

    “这样吧,过两天,这里会有一支挂着跟我的军旗一样的船队到来,你拿着这个东西,你们先领够到夏收的粮食。”孙再荣送出一张粮证。上面并没有写多少数量,但后勤运输的人会知道怎么处理,反正不是你说要领多少,就能领多少的。

    “这位军爷,请问这是……”接过粮证的老人,很不明白,为什么这一个粮证,就可以领到粮食。

    “大爷,你放心,我们不是清军,也不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兵匪,我们是来清军黄埔军。”孙再荣有些无奈的解释着。这个时代呀,消息的传播实在是太慢了。其实还是黄埔的速度太快,消息都还没有传过来,孙再荣就已经打了过来。

    “你们是黄埔军!”在庄主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后,他身后的年轻人就已经叫了起来。黄埔军他们可是听过的,但他们却是没有见过,现在终于见到了真人了。要知道那些从南边回来带走亲人的人,可是一个劲的夸南边的黄埔有多好,军队有多么的强大。

    “军爷,我也要参军,我要打清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