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言传身教,这是一个做父母最该做的事,赵宇龙虽说自认做不到事事如此,但有些不能让还小的儿女去接触的事,他还是会去注意的。孟母三迁,也就是为了防止周遭环境影响了自己的孩子。
说书人在九流之中排在中九流,世人常言这三教九流中的九流分“上、中、下”三等,其中上九流分为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八举九解元;而中九流则是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四流皮,五流弹唱六流卜,七僧八道九棋琴;至于下九流,则是一流高台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
当然,作为下九流的四流推,在大清亡了以后基本上也就开始没落了。所谓的“推”,就是指剃头的。剃头的人向来很少有生意,也就孩童时候的第一回理发,多会请些剃头的师傅,再者就是需要修剪时候的。古人所谓“理发”,更多是梳理头发,而非剪除头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更多是为了能够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尊敬,而非真正意义上不去处理。只是当他们需要剪去一些比较长的头发时候,才会请的剃头师傅。按照规矩,修剪掉下来的头发,还要寻个地方,郑重地把它们埋起来,以表尊敬。
至于所谓的“一流佛祖二流天”,则是要看各个时候国教为何了。像是大汉时候,信奉道教,自然就不会把天给排在二流,甚至不见得有佛祖排在上九流,后来到了大唐时候见着来了佛教,兴盛起来,自然也就要转为“一流佛祖”了。坊间常言一流佛祖,也更多是大器没去管,而念着又顺口而已。
话说回来,赵家属于上九流,自然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过早接触中九流与下九流的世界,这是一种封建阶级下的等级制度,是一种深入骨子里的等级区分,该尊重人的时候,赵宇龙会去尊重,但一些深入骨子里的,并不是说改就改,未免太过另类。
“小二,近来可有什么新人?”一进了茶楼,赵宇龙便是吆喝来了茶楼小二,让其备了些茶水与配茶的糕点,便也是顺口打听了起来。
小二自然是经常见着这位爷了,每次来茶楼,总会多留一些银两,说是一半的打赏先生,两成的小二犒劳,三成的掌柜加收,所以每每遇上,别说是茶楼里的小二,就是店里的掌柜,也都对赵宇龙是恭敬有加,上的都是好茶,给的糕点,自然也都是上等的手工货色。
不过这位爷有个奇特的地方,就是喜欢听新书,新人讲新书,这位爷才喜欢听。每个说书人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那么些个故事,虽然传颂时候的神情功底不一样,可故事的内容大体相似,听着久了,未免也让人感觉几分发腻。赵宇龙养刁了耳朵,自然是喜欢多听听些其他的。
要说起这个听书,也是赵宇龙在江南养成的习惯,北尚武,南崇文,江南多文士,自然小说家与说书人也就多了起来,自从上次听了女说书人鸾淑讲的故事,赵宇龙就得评书的起了兴趣,这回了京城以后,他闲暇时日便会来听上一回,算是忙里偷闲,至于家中的孩子,现在更多是玩乐,只是下午时分要跟着先生学习看书,四书五经,必须会认,到了回那内境之前,必须会背。
世人常常羡慕大家子弟衣食无忧,可世家的子弟如何不去羡慕乡下的孩子不用这么早就接触了教书的先生?人家学的只是一些皮毛,懂得几个字,会写写自己的姓名表字就成了,哪像自己,四书五经是必备的,再往上还有其他,缺一不可。
“爵爷这是人逢喜事,好事俱来!”茶楼里的小二什么牛鬼蛇神没见过,这遇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还不是强得很,再加上市井里的人得到消息快,传诵也快,这才短短几日时间,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那赵家少年白发的少将军,如今可是大器鼎鼎有名的宜禄县公,虽说封地不变,可怎么说也是从侯爷变成了爵爷,地位自然又是水涨船高了。
“你这张嘴倒是会说话,每每来了你这里,总得听着几分你的奉承之言,不过我赵家的儿郎向来不去听了这些话,家规里说了,奉承之言,害人之物,不得接触,你对着谁说我不管,就是对我赵家的人说,虽说没什么用,但我们也得守着规矩不是?”讲了几句道理,赵宇龙才是问道,“你说我这人逢喜事好事俱来,怎么,你们这茶楼里,新来了个说书的?还带来了新故事?”
“那可不是!”说起这个,原本赔笑着的店小二一下就来了兴趣,眉飞色舞地回着赵宇龙的话,“爵爷这是有所不知,前几日,爵爷这才受了封,就有个人来了我们茶楼,说是要应聘说书的。掌柜的本想着茶楼里说书的先生已经够多了,再收这么一位不太好。可掌柜的他又细细一想,爵爷您最喜欢的就是新奇的故事,这来的是个女评书,掌柜的想想也就来了兴趣,听了几句,反倒是觉得她的故事新奇。爵爷若是想听,掌柜的说了,这场故事告一段落就给爵爷安排,让爵爷听个舒舒服服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