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超级护卫 > 第6章 无用武之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次日,阿军一行三人搭乘出租车前往岭南宾王客车站,坐快客大巴到了兴昌。长途旅行总算告一段落,在大表哥童正尧家,嫂子已经准备了一桌子饭菜,阿军他们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我们这里属于兴昌的城中村,家家户户都开厂,岭南小商品有很多就是在这里加工的,我上班那里主要生产五金,像一些机械的零部件等,前两天很多人都回家过年去了。我们老板订单又多,人手不够,正发愁招不到人呢”。酒足饭饱之余,童正尧介绍了他上班的相关情况。

    冯大斌问:“那明天就带我们去见你们老板吧”。

    “好啊,”童正尧停顿了一下,“不过,你们做过车工吗?”

    “没有”,冯大斌说着把视线转向何为,何为又转向阿军,最后他们都看着童正尧,摇了摇头。

    “唉……”童正尧长叹一声,“没做过车工,那就只能从学徒做起,老板只发生活费的。你们做不做,要是做的话,我明天就去同老板说。”

    “算了,我拖家带口的,只发生活费的话,一家人怎么活啊。”何为比较直截了当。

    冯大斌没有直接表态,“我先考虑考虑。”

    “要不,明天我们先去看看再说吧。”阿军说。

    “也好,明天你哥请假,叫他陪你们先到处转转”。嫂子刚把话说完,童正尧便连连点头。

    第二天,吃过早餐,童正尧带着大家先去了他上班的工厂,实际上就是个家庭小作坊,五六十平米的车间里,三五人正在聚精会神地忙碌着,除了冲床与模具在摩擦时所发出的断断续续的剌耳的尖锐声,满屋子堆着零部件毛胚以及半成品,还有冲床下到处散落的铁屑……像这样的家庭小作坊,他们接着看了十来个,不仅工作环境没有差别,就连工资待遇也大同小异。

    童正尧见大家有些疲倦,便说:“大家都累了,我看还是先回去休息吧,找工作的事情,不要着急,慢慢来。”于是,大家跟着童正尧往回走去。

    “军哥——”。忽然,从阿军身后传来呼喊声,他便扭转头去,有个人正从一家作坊里走出来,吃惊地说:“真的是你啊,军哥,你不是当兵去了吗?”

    “你是?”阿军开始并未认出他是谁,于是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了一下,此人一头乌黑的长发,英俊的脸庞,身上的衣服还很新,可又到处是破洞,脚上的军用皮鞋好像大了一些,就像是拖着走路的样子。

    “想不起来啦?你当兵时我还去送过你的。”

    “黄浪”!此时,阿军已通过那双熟悉的眼睛和比较亲切的语言,猜到了。他就是阿军的邻居老弟——黄浪,阿军当兵那年,黄浪还很小,比较内向,才几年不见,却长成大人了,性格变得开朗多了。

    “是我,你是什么时候到的。”

    “昨晚刚到。”阿军问道,“你在这儿工作得怎么样?”

    “哥,你已经看到了,”黄浪从上往下比划着,“天天同冲床在一起,快两年了,衣服和鞋都不知道被铁屑挂破了多少,挂破了就换新的……身上这衣服,就是前几天刚买的,这不,又烂了。”

    “兄弟,真辛苦。”阿军,注意到黄浪的那双手,也被铁屑划了几道口子。

    “这点伤,算不了什么”。

    阿军看了看手表,对黄浪说:“兄弟,你还在上班呢,先忙去吧,下次再聊”。

    “嗯”,看到黄浪走进小作坊的背影,阿军很感慨,小小年纪,就承受起沉重的生活的压力,出门在外,日子过得真艰难了。他再联想到自己现在尚无之地的尴尬处境,更加欣赏黄浪的自食其力,乐观向上。

    阿军他们接下来,连续在兴昌转了好几天,处处碰壁,每天都是毫无所获,身上的盘缠却快花快了。

    “英雄无用武之地啊”,冯大斌同何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着。

    这句话真是如雷贯耳,让阿军茅塞顿开。

    他分析了一下,找了这几天的工作,为什么没有收获呢,原因有三点,一是没有自我定位,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二是没有明确的目标,整天就像是无头苍蝇,四处瞎闯;三是没有掌握当地的用人需求。冒冒失失地找工作,能找到才怪呢。

    他把自己的想法同冯大斌、何为交流后,得到了认可,似乎都恍然大悟。

    冯大斌说:“兴昌真不是我呆的地方,我打算去江苏无锡,那边有适合我的工作”。

    “我暂时还不知道,等打电话问一下我曾经上班的单位,估计现在正缺人手。”何为既不确定,又充满了希望。

    阿军虽然没有真正在社会上工作的经历,但是也不甘示弱,灵机一动,随口便说:“天无绝人之路,我决定要去东州找工作,那里肯定有发展机会和空间”。

    其实,他想起了一个在东州工作的高中同学龙共云飞。毕业后,阿军选择了当兵,龙共云飞则走南闯北,去过中国很多地方。

    说走就走,阿军背起军用旅行包,向童正尧及家人致谢和道别后,坐上了去东州的客运汽车。去东州的路上,同阿军邻座的旅客自称姓温,大约五十岁,很爱拉家常,甚至是刨根问底。

    “小伙子,去东州啊?”

    废话,这汽车本来就是开往东州的嘛,明知故问。阿军出于礼貌,还是回应了一下,“嗯”。

    “去东州做什么?”

    “找工作!”

    “你说什么?”老温特意提高嗓门,好像让车上所有旅客都能听到他说的话,“都快过年了,怎么还出来找工作呢?”。

    顿时,车上不少旅客哄笑起来,阿军羞得满脸通红,恨不得能马上下车,摆脱一双双诡诧异的眼睛。

    “谁规定过年就不能找工作的?瞧您老人家说这话,打击面很广啊!”有个三十多岁的旅客坐在阿军的前两排,转身望着老温说道。

    “春节前是人找工作排长队候着,还不一定轮到你;而春节前呢,是工作找人,选择机会大得多。这是充分利用两者供求关系在时间上的变化,才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是一种智慧。”他的反驳既在替阿军解围,又同时把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用工需求通俗地概括了出来。

    “老人家,您说对吗?”老温被说得哑口无言。直到汽车到达东州,再也没有吭声。

    阿军下车后,背起军用旅行包正要离开时,肩膀被人轻轻拍了拍,转身一看,原来是刚才在车上替他解围之人。“刚才——太感谢您的帮忙……”阿军不好意思地说。

    “不用客气,同是天涯沦落人,本来就必须互相照应照应嘛。”

    “你也是来东州找工作的吗?”

    “是的。”

    “我叫阿军,请问尊姓大名是?”

    “免贵姓王,名靖凯,”他朝车站外人群挥了挥手,“朋友,接我的人来了,我先走了。祝你好运,早点找到工作”。

    阿军连忙说:“谢谢,再见”。

    楚天齐双手握拳,对阿军说:“有缘自会再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