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海归之梦 > 第170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过了一个来月时间,何历发和方亮找了曾主任好几次了,得到的答复都说上面还没有批。

    养牛场的老板催了何历发两次,就没有再给他打电话了。明白,他们现在是没有钱。

    而曾主任明白,何历发他们单独办,那么多贷款,他是不会办的。把这工作上报到县信用联社,只要县信用社同意批,他会办,出了问题,是上面的事情。县信用联社听了他说,李放不参与,他而已不敢轻易放款,就谨慎了,也不敢乱放款。明白不是谁想搞养殖,就能赚钱。他们也不是谁搞养殖,要贷款,就会放款。得审核。

    李放的头脑多精明,都不参与,就让他们不放心。

    而这时,大碗村的村民听了于林生说的,李放包他们办养猪场赚钱,想了一阵子,就都答应了。就听李放的,先办一个养猪场。按照李放的计划,与山角村对接。山角村却不同意,觉得养母猪比较稳定,不像生猪那样会遇到生意不好的时候。

    李放把利润值跟他们算了,也给他们打包票,出栏的猪,他会销售好的,他们就是按照计划分成,这才让山角村答应了,也明白李放确实是在考虑怎么帮他们创收的问题。也想到了,这办土猪繁殖场,一两个人办,是能赚不少钱。这人多了,看到那么两百万,一个村两百零几户人家,分到大家手里,就没有多少钱了。

    李放说,结合办土猪养猪场,自产自销,把每一分钱都自己赚回来,把一条龙中的各块的利润都赚回来,积少成多,那大家的收入就提高了。而山角村因为山多地少,没法大面积种植养猪料,就只能办母猪繁殖场,不能办生猪养殖场。这就使他们的收入没法提升上去,便想出和大碗村、光洋村联合。

    大碗村和光洋村一样地比较多,好种植猪料。李放就准备在大碗村建两个一起年出栏八千头土猪的养猪场。让大碗村占70%的股份;樟树脚村15%的股份;山角村占15%的股份。在光洋村,李放也这么调整。光洋村的支书和村长,听了李放的解释,樟树脚村让出5%的股份给山角村,也都同意了,让出15%的股份给山角村。山角村就是提供猪仔时,只收回40%的钱,拿60%的猪仔钱做投资。

    然后,李放在光洋村西南角,建一个屠宰场,,再扩建一个存栏三千头猪场,把待出栏的猪,存放一千五百头放在这里来按照批次屠宰,便于及时的运送到省城和市里的连锁店。这里靠近国道,也离高速公路入口只有二十多公里,比在村里的要节约半个来小时。

    再在这里养殖一千五百头土猪,暂时不打算办肉食加工厂了。按照目前的计划,出栏的土猪,基本上可以通过连锁店销售完。

    信用社忙给大碗村把贷款办好,让他们赶快建养猪场。

    这时,铁铺乡所辖的十个村,已经有光洋村、山角村、大碗村,跟着樟树脚村办起了养猪场。小山村和樟树脚村办起了养牛场,在两个山谷里,建了养牛场,用那树干和铁丝,把两个山谷都围了起来,搭建的养牛场。那九百头牛仔都买来,放在了山谷里,那满山的柴草任那牛仔吃,再把那稻草和干红薯藤让牛仔加料。把牛老板赠送的草籽,种在另一个山谷里,把那里的田都用来种喂牛的草。那里的田,一年种不出多少谷子,用来种草喂牛,就大大的提高了收益。

    枫树村和上街村的村民,是忙着做豆制品和湖之酒,还有烧酒。

    就是大塘村由唐家发在办养猪场,河塘村、河湾村还是在想单独办养牛场,却没有办好贷款。何历发和方亮,都急得上火,嘴巴都冒泡,可就是不想去办养猪场。有部分村民提议办养猪场算了,他们就吼道,哪个想办养猪场,就到樟树脚村去和他们办,村里不办养猪场。

    临近了小年,樟树脚村是热热闹闹的,王山葵和李春和等村干部、公司董事会的成员,忙着办小年的活动。

    王莹和许清馨跟着李放忙着给村民计算分红的事情,把村小学的老师叫来帮忙。当初招聘的老师,都合格的留下了。后来还来了两个大学生,被留下了,组成了强大的小学教师队伍。县教育局也破例配备了编制。李全和贺熙、柳?,忙着公司的销售。

    年底了,消费者卖肉都是大块大块的买。李放不担心土猪肉供应不上了,也不考虑以后会不会段链,不搞限购。把省城十个连锁店、山南五个连锁店、一个肉摊、一个总店的肉,供应得满满的。每天是一百头土猪;五千斤大豆做的豆制品;两万多斤活鱼;一万五千多斤湖之酒、一万二千多斤米烧酒;还有土鸡土鸡蛋,都销售的光溜溜的。连锁店都排起长队,李放叫各村都选派了人手,去连锁店搞临时促销。派专人,给排队的消费者倒热茶水。

    为了便于销售,豆制品都是按照计量包装好的,肉也都分割好的,不需要临时的切,就是称重量。快过年了,大家都不计较多少,买到就是好的。只有卖鱼的,大部分要破开,清理好。少部分的买活鱼回去自己弄,连锁店就安排了十多个人破鱼。

    连锁店从清早,忙到天黑,收银的收钱收的累的直想哭,还是三班倒,每一班四个小时,刚好是十二个小时。要不然,谁都挺不了一天。那找钱稍不留意,就会找错。

    这样,算下来,每一天将近一百万的收入,还是发现有少了近万元,就明显的是找错出去了。各大超市就是一个星期是送两次豆制品和湖之酒、米烧酒。那是加班加点的生产的。

    到了小年这一天,除了在连锁店工作的村民,全村人基本上聚集到了学校的大礼堂里。合作的枫树村、街上村、光洋村、山角村、小山村和大碗村的村干部和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也都来了。是李放特意安排的。大塘村、河塘村、河湾村就没有安排了。

    礼堂里摆满了一张张新圆桌,都是李齐声带着徒弟专门做的。由原来八人一桌,改为十人一桌,都铺上了那崭新的黄桌布,像大宾馆一样的豪气。

    陈丰华带着一些县领导特意赶来参加樟树脚村的小年聚会。邓龙想来,没有时间,只好让陈丰华代表庆祝了。

    王新河带着乡里的主要领导,陪着陈丰华他们。

    王莹在大礼堂的主席台上,摆上了一排大桌子,上面堆放了一溜的崭新的百元大钞。看得全场的人们,眼光亮堂堂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