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传令所有训练人员暂停,集合去堡外,应付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等来到在山道上,把这批人悄悄围起来,才发现真的是难民。
难民中有一个大汉,个头接近1.8米,这个头在现代很正常,可在当时身高普遍较矮的情况下,这可是很少见的高度。而且看上去还很结实。这批人停在路边的一个树林里,不走了,沈勤荣让训练的人员回堡待命,自己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树林里,只见他们围成一个圆圈,圆圈的中心就是那个大个子。大个子的面前有一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孩,小孩好像是生病,快不行了,小手和小脚都已经耷拉着。大汉双手抱头,蹲在地上,满脸的绝望。周围的人也是一脸的悲伤,有几个妇人更是哭出了声音。
“各位,各位,能让一让么?”沈勤荣示意张炯去打听情况,张炯边说边抱拳挤了进去。
边上的人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情,都默默地让了开来。沈勤荣他们几个跟着张炯也挤了进去。
“这位汉子,这是怎么了?”大汉不说话,只是狠狠地锤自己的脑袋,那位妇女抬起头,无神的眼睛看了看:“各位好汉爷,能救救我家妞妞么?”
看得出来,这是她的一种本能反应,对结果是不抱任何希望的。
“这孩子是什么情况?”
“这孩子这两天一直拉肚子,眼看着快不行了。”
边上一位妇女抽抽搭搭地说。沈勤荣看了看这情况,又听到这么说,知道这孩子应该是得了痢疾。在这个时代,痢疾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疾病,死亡率很高。
“我来看看吧!”
到了近前一看,发现这个孩子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不马上治疗的话,就会脱水而死。自己这里有些特效药,应该能救这孩子。
“拉出来的大便是不是有点浓血?”
“是的,是的,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像是快要溺亡的人抓了根救命稻草,突然之间感到有希望了,抱着小孩的妇女马上跪在了沈勤荣的面前。
“好的,好的,快起来,快起来。黑子,快把我的背包拿来。”
“大家散开一点好吗?这样围在一起,对病人是不利的。”
马上从背包中拿出了消炎药和治疗痢疾的特效药,和着水喂下小孩后,对那对大汉夫妻说:“让孩子睡一会儿,会没事的。”
那对大汉夫妇看见,几颗白白的小东西给小孩吃了下去,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只是在边上看着小孩发呆。这时,从难民的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人,三十多岁的样子,看穿着打扮像是个算卦的。拱着手对沈勤荣他们说道:“各位好汉爷请了,不知怎么称呼?”
“我们是前面邱家堡的人,有人看到有这么多的人过来,所以来看看。”
“我等是青州人氏,本在码头做工,只因元军无辜杀戮,只能逃入深山。”
“哦!是这样,都是苦命人呐。如果各位没有去处的话,不知可愿意到堡中谋一差事?”
“这?我一人做不了主,可否让我等稍作商议?”
”好!”
那群难民中有十几个男人围在一起商量事情。沈勤荣和张炯还有那个妇女一起看小孩的情况,堡中其他人员则避在一旁。
顿饭的功夫,那算卦模样的人走了过来,说道:“如果先生你能治好这小孩的病,我们这些人但凭差遣,决无异议。”
“好!一言为定。”
“不过,这孩子的病想要去根,起码得三天,这三天各位可去堡中休息,以为如何?”
“那,那就打扰了。”
其实,这批人也是没地方可去,粮食也已经不多了,怎么多的人在山里是很难的,万一再有人生病怎么办?
一群人一起回到了堡中,将人员安顿好。沈勤荣和堡主等几个人商量:随着战争越打越大,难民会越来越多的。如果再发现难民,直接接入堡中,只进不出。
堡中的秘密不能泄露出去,再者堡中也需要人干活,而且需要大量的人手。
晚上,孩子醒了过来,情况有了明显好转,让大家都十分的高兴。那个算卦的也特意过来聊天,让大家相互之间更加了解。
算卦的叫何春荣,确实是在码头算卦的,人称铁嘴师爷。
那个大汉叫曹艾中,那生病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因为他为人义气、豪爽、仗义,又人高马大,力气大,所以这批人都以他马首是瞻。
第二天小孩就能下地。第三天果然全好了!看到已经活蹦乱跳的孩子,夫妻俩是喜极而泣。
当天夜里,曹艾中和何春荣还有几个小头目,一起来找沈勤荣,请求收留。
“在堡中这几天,相信你们也了解了不少,知道了我们是干什么的,你们还愿意留下?”“只要跟着天师你,无论做什么都愿意。”
“我们不是为自己,是为了天下百姓。等哪一天我们有了能力,是要为天下的老百姓,打下一个太平盛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付出,会牺牲,你们可愿意?”
“愿一生听从差遣!”
后山的训练场上,第二天又增加了近百个青壮。
为了发挥何春荣的特长,沈勤荣直接给他特训了一个星期,然后让他跟随邱志祥跑到外面。他的任务不是采购,而是利用邱志祥在外面的资源,组建一个情报网。
果然,和预料的一样。以后的个把月时间里,陆陆续续有难民接到堡中,无一例外都留在了堡中。有人选择当兵,有人选择做工。
在难民中,沈勤荣还发现了好几个书生模样的人。
在这个时代,能识字写字的人很少,会算术的更少。因为读书的成本很高,一般的家庭根本供不起,而这些本应是每个人的权力,全社会共享的资源,都被少数的世家和士族所控制。难得有脱颖而出的寒门子弟,也会被他们用所谓的师生关系或者联姻等方法拉拢到一起。“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经常挂在他们嘴上的一句话。
在唐朝女主武则天的时代,由于思想意识的对立,当时的几大世家士族被女皇杀了个人头滚滚。加上战争等因素,现在这些世家、士族已是式微,但是社会上能识字写字的人,绝大多数还是出自这些世家士族之人。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有文化的人是千万不能少的。
这些读书人,沈勤荣让他们去教人认字、写字。而自己则多了一件事,一有空就去教这些读书人数学。很快,他发现了一个叫王加兵的读书人,对数字的理解和悟性都很高。心中很高兴,这样他就可以先教这个王加兵,提高教学进度,让他先学会了再去教其他人。而自己可以省下不少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
后山的训练人数,一直在不断的增加中,现在,已经增加到了700人。
训练开始以来,沈勤荣一直在观察,因为那个和他一起穿越过来的车里,还有一个突击小组的装备,要想利用那些武器装备,一定要挑选有突出能力的人,现在合适的人选已经有了:
突击小组指挥员兼精确射手由自己担任。
火力突击手2名,邱志文、邱志武。
狙击手1名,张顺。配副手1名周宏春
机枪手1名,曹艾中,配副手1名顾卫星。
人员确定以后,沈勤荣加班加点地对他们进行特训,好在这几个人身体素质都不错,再加上前段时间的适应训练,进步都很快。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