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战南宋 > 第87章 贸易公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按原定计划,去了邱志祥的贸易公司。

    邱志祥的贸易公司,是在离集市较远的一个海滩上面。他的公司占地比较大,至少在邱志祥眼里是很大了,也拥有一个专用的码头。

    在集市的边上,现在已经有了许多的商行和货栈,海边的码头旁,各式各样的船只也不少。

    南宋政权在稳定的时候,执行的也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政策,经济和其他很多方面做的都还不错,海外的贸易量也很大。

    由于做海外贸易的,船一出来就是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既然出海了,就希望能做到生意,否则就会亏死。现在,由于受元朝和南宋战争的影响,本来应该在南方和南宋交易的人,有一部分来到了胶州湾。使得本来沉寂的海湾,迅速热闹了起来。各种做生意的、冒险的、甚至是罪犯,都往这里聚集。

    邱志祥的这个地方,本来也是洪家的一处地产,现在已经全部是邱志祥的贸易公司所有。

    这个贸易公司,确实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它拥有一个很大的前院和后院,有大的办公地点和仓库,还有专用的码头。应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邱志祥的这个贸易公司,已经是大的不得了了,可在沈勤荣眼里,这一切还远远不够。

    兜兜转转,一行人一整圈转下来,一个上午就过去了。简单地吃了点午饭,休息了一会儿。在下午,这一行人又集中了起来,商量起事情来。

    邱志祥向沈勤荣详细汇报了这一年多来,在这个地方,他所经营的这个贸易公司,从无到有,再到今天的这个规模。语气间,流露出对自己成绩的满意。他也确实有资本可以满意!在这一年多来,虽然有外部的原因,但他也确实很好地完成了,当时沈勤荣交给他的任务。

    而现在,贸易公司有了,而且生意是越做越大,为新军的建设,提供了很多的物资保障。最主要的还是,听从了沈勤荣的建议,在当地制定了一个贸易交易的一个规则,也在当地树起了榜样。现在,只要是在这个地方贸易的,都是按照他的这个标准来执行。

    应该说沈勤荣在一年前,派到这个地方的两个人,都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甚至都超过了预期。有了这股动力,让沈勤荣觉得,有许多的计划,可能需要提前执行。在大家的讨论结束后,沈勤荣说:“大家都知道,我们正在南宋地区和元朝作战,在不久,如果和谈不成,和南宋政权的战争也不可避免。在这样一个时刻,我还特意跑到这个地方来,来看你们两个,在其他人眼里并不重要的部门。”

    “一直以来有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要重视你们这两个部门,海军嘛!不就是打打海盗么,没什么其他用处的;贸易公司?不就是一群商人么?更加没什么人重视。可我今天还要再讲一遍,也希望你们自己牢牢记住:你们两个部门,只有你们海军和贸易公司,才是我们中华帝国的未来,只有你们才能让中华帝国腾飞。”

    停了一下,看了看下面目瞪口呆的众人。

    “刚才我所讲的话,肯定还会有人不相信。没关系,大家可以用心看,二到三年后,一切会是个什么样子。可有一点,也希望在坐的明白,但凭现在的这个样子,是不行的。怎么办?那就是我今天要讲的,就两个字:‘改变’。是的,就是改变,改变一切。最主要要改变的,是你的头脑,你的观念,你以前想当然的一切。”

    “我们只有改变了,才能战胜我们想要战胜的一切。”

    “就这样笼统地讲,大家肯定会不理解,我们来讲一些具体的:大家也早就看到,我们的新军。正是我们改变了以往的装备和作战模式,才能使我们的新军所向无敌,战无不胜。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打垮了强大的元朝军队,而我们现在所要考虑的,不是能不能打下元大都,而是什么时候去打元大都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完全有能力一举打下元大都。”

    “为什么不打?我们只是不想步子迈得太大,走得太快。这么一大片的土地,这么多的人,我们一下子消化不了,担心不能完全地控制,所以我们放缓了进攻的速度。我们不想要天下大乱,因为那样,最终苦的还是老百姓。所以我们选择一步一个脚印,把路走稳,路要一步步地走,饭要一口口地吃。现在,我们的海军也已经在开始改变。你们昨天也已经看到,战船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根本没有了以前平底福船的样子。因为海上的风浪很大,而平底的福船抗不了风浪,根本不适应在海上航行。”

    “我们现在的船,都是尖底船,能更抗风浪。水密舱的设计,也让船有了抗沉的功能。尾舵中置和三角软帆的利用,更是可以让船,在除了迎风以外的任何风向中航行,完全改变了以往的航行状态。还有,船上的武器系统,也将有重大的改变,这会让海战的作战模式,和传统的海战模式,完全不一样。”

    “现在说说这个贸易。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熟悉的,都是传统的贸易模式,这种交易的方式,放在以前可能合适。可我们应该看到,现在的一切都在变化,所以,我们以前的交易模式,也应该相应地改变。”

    “这样,我稍微讲一下,很多事情是要在实践中,一点点摸索的。”

    “首先是这个,道路这一类的基础设施。这几条路太窄了,一定要宽一点,再宽一点,起码得比现在的宽二到三倍。”“在这个公司的后面,可以建一个大型的商场,就是购物中心,这里面要拥有各种商品。还要有大型的客栈,拥有一流的客房服务。把以前分散经营的,可以综合起来,放在一起,使客人到了里面,卖东西、玩、休闲、餐饮等等所有的一切,都能在这里一个地方,得到满足。”“这个贸易公司则刚好相反,需要的是细化。而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分成各个单一的专业部门,像什么茶叶、丝绸、瓷器等等这类东西都要细化一下。由专人负责某一种物品或者是某一类商品,做到术有专攻。一句话,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天师,按照你的说法,应该是可以的,会有许多的好处。将来生意做大了,不细分也不行。就是这样分了以后,这个管理可能有些麻烦。”

    “怎么说?”

    “人太多了,恐怕很难怎么管理。”

    “这个么?你只要管好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就可以了。部门下面的人和具体的事务,让部门的负责人去管理,你只要把人事和财物这两个部门抓在手上。人事部:负责的是人员的任免,可以随时更换那些不合格或者能力差的人员。财物部:负责的是对所有部门的财物审计。各个部门的账目一定要清楚,树大有枯枝,人多了,到时候一定会有些不肖的人。你要小心,要请专业的人做审计,如果发现有问题,一定不能手软,否则真的会很难管。”

    “就是你的这个公司,每年都会有人来审计你的,你更得小心了,无论出了什么事,你都有责任。你这个总负责人也不是这么好当的。”

    “天师,你说的那个基础设施,可能会需要大量的投入。”

    “这个资金么?你自己先解决一部分,在张国华那儿也可以借一部分。如果真不够,就来和我说。”

    “是,天师。”

    “如果缺劳力,你也可以到张国华那里,借些战俘用。”

    “天师,我们那儿,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张国华问道。

    “你们都有同样的问题,你那儿的基础设施也要加强。你想想,以后人和船多了,就你现在的那些基础设施,明显是不够用的。”

    “知道了,天师。”

    “我和你们两个讲,这两年,我会在你们这儿的时间比较多,我不想我的计划出现任何差错。你们现在最大的任务是培养和训练人员,储备各种各样的人才,为今后做准备。”

    “邱志祥就不用多说了,反正贸易方面的人才都要增加。张国华那里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从新式战船到新装备的武器,再到新的战法。所有的东西都不一样,任务很重。”

    “还有两样事情你们两个都要注意:一个是会航海的人;一个是懂俩种以上语言的人。只要是这方面的人,你们一定要想尽办法留下来。过二年,我们什么都有了,到时候没有航海的人可不行,到了外面,语言不通更不行。”

    “天师,到时候我们怎么做?”

    “问这问题还早,等你们准备好了,我自然会和你们说的。”

    考虑到现在东京的周围,没有什么大的威胁,很安全。在傍晚,沈勤荣给张顺发了一封电报,让他派出一个团的枪骑兵,到少海的胶州湾,这支部队以后就归属张国华领导。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