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战南宋 > 第120章 时刻准备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由于大都城死的人太多了,阴气太重,小郡主不愿意到城里去住,所以一直在大都城的郊外军帐里住了个把月,一行人才准备回东京。

    几天前,接到邱家堡兵工厂吕辉的电报,线膛枪的膛线技术已经突破,成功试制出来的自动枪械,需要沈勤荣去验收、定型。所以,正好利用返程,先去邱家堡看看,然后再去张国华的海军军港转一转,济南林少平的那两个现代工厂,也需要去视察一下。这些个地方可一直让沈勤荣牵肠挂肚,放心不下,反正已经出来了,就去看一看。

    在邱家堡,沈勤荣看到了几件和后世经典的ak冲锋枪,还有捷克式班用轻机枪,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自动枪械,不仅深深为这些工匠的匠人精神所折服。在经过自己亲手试射之后,能确定下来,各项指标完全符合要求。马上决定,迅速进行批量生产。沈勤荣还是很担心旭烈兀的波斯兵团,这些人杀过来的话,这一路上所有的小国家都会被征服,都会被要求出兵,一起征讨这个刚刚成立的中华帝国。这样的话,会有几百万各种各样的军队一起来,这还真有点难以应付。为了不让自己的对手有一丝机会,仔细想了想,还是让这些武器提早登台亮相。在犹豫了再三之后,沈勤荣又将重机枪和狙击枪的图纸也拿了出来,叮嘱邱家堡的研究人员随后进行研制。为了中华帝国的安全,他不惜将这些大杀器一件都祭了出来,下定决心要保护好这个新生的帝国。不能将战火燃进帝国的境内,这样的话,百姓又得受苦,他决不允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随后,又去看了看舰炮的生产。在看到一门门崭新的舰炮,沈勤荣忍不住摸了又摸。他心里很感慨:接下来,就要靠这些东西来完成自己大海军的梦想了!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中华帝国的大海军杨威海外的情景。他相信!这样的日子不会太久了。

    张国华的军港,现在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发展得非常快。自从知道线膛炮已经成功,为了加快造船的速度,他不但把现在空置的船舶维修厂也用来造船,更是听从沈勤荣的提议,利用三班倒的方式,停人不停工,整个船厂日夜人声鼎沸,热闹不已,造船的速度非常快。沈勤荣去的时候,已经看到了8艘近百米长,排水量大约是2500吨的大型三桅战舰已经建成,其中3艘正在安装舰炮系统,5艘已经完全安装好,现在正在用于训练。

    在船厂的船坞里,又有6艘同样大小的三桅船正在建造,更多的,是在建造那些二桅和单桅船。在第二天,沈勤荣直接上了训练舰,他要看一看海军的训练情况,也要把一些现代海军的知识讲解给他们听,让他们有一个努力的目标,少走弯路。

    这些水手和海军人员,还有陆战队员,他们的训练十分刻苦,也练出了好的成绩,这让沈勤荣很感动。由于已经训练了一段时间,许多东西经沈勤荣一点拨,他们很快就能领会,而且还能举一反三。几次随海军出海训练以后,沈勤荣感到帝国大海军的雏形已经有了,最多不超过半年,就可以杨帆出征了。

    这一次沈勤荣停留了半个多月,在停留期间,把后世的一些海上知识都悉数教给了他们,包括凭记忆画的一副世界地图。

    在一次会议中,莫建平和沈金华两位厂长都提到一个问题:虽然前期他们囤积了大量的造船木材,由于没有想到造船的速度会这么快,使得木材的消耗十分惊人,如果现在不想办法再提前存储些木材,预先将木材缩水,以后就会出现没有木材造船的窘境。沈勤荣知道,造船的木材,一定要经过脱水和定型,否则是不能用的,而且时间得一年以上。两位厂长提的建议很重要,绝对要引起重视。经过一番的思虑之后,在第二天,沈勤荣拿出了昨晚熬了一个通宵画出的图纸,交给了张国华:“国华,我看了一下,你们造船的速度很快,加上船坞里的船,我数了一下,已经有了十四条三桅大船,有了这些船,现阶段也已经能组成二个海上舰队。接下来,你们按照这个图纸,建造些大货船,还有一些保障之类的船。这些船都是要跟随舰队一起行动的,所以,都要以战舰的标准来建造,不能有半点的马虎。这些船的上面虽然没有武器系统,但有的装有吊装的吊杆,有的装备了一些其他的设备。你们在随后的时间里,要全力建造这种船,其他的战舰好了以后,加紧训练,半年后,我们将要出征,在海的对面,我带领你们先去找造船的木材,还有其他的东西,希望你们做好准备。时间不多,只有半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们既要训练单兵技术,还要合练舰队的协同,而且又要造船,任务很重,你一定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半年后,我要一支能出征的舰队。”早已经快憋坏了的张国华一听,半年后能出征,兴奋得几乎失态:“天师你放心,大家早就憋着劲!半年后,我保证能全体出征。”

    “我不想听你说大话,你只要在明年开春天气暖和以后,能将出征的舰队准备好就行了。”

    几天后,沈勤荣这些人又出现在了济南。天师一行的突然到来,让现在已是济南守备团团长的边海强,闹了个手忙脚乱,好在平时的工作就比较到位,做到了忙而不乱,还是很顺利地把天师一行接到了城里安排好。

    沈勤荣到济南,主要是想看一看在济南,自己一手安排的水泥厂和玻璃厂。

    “天师,你是不知道,现在的水泥厂和玻璃厂,天天有人围在那里。”

    “哦?围在哪里?为什么要围在那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