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战南宋 > 第128章 逼降吐蕃 (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拉萨王系的首领怕他们闹僵,连忙制止了他们:“大敌当前,你们还有心情在这里吵?废话少说,有本事就先冲上去!”停了一下:“现在我们每人带着自己的人马,选一面往上冲。还是老规矩,谁的人先冲上去,可以分战利品一半。”

    不大的功夫,围着小山头的那些吐蕃军人,都不要命的往山上冲,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战法和战术可言。可惜的是,这个时候,小山上的新军已经完全准备好了,再想冲上来,那可就太难了!那些密密麻麻的钢弹雨,瞬间让他们明白,什么叫鸡蛋碰石头。

    整整一个下午持续不断的进攻,让攻防的双方都精疲力尽,进攻路线上的尸体是一具叠一具,密密麻麻。吐蕃的进攻部队,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依然没有任何的进展。

    在山下吐蕃联军的大帐里,四个联军的首领都铁青着脸,他们每个人都有很不好的感觉。他们都没有想到,在这样四面围攻的情况下,死了这么多人,这个小小的山头,竟然没有攻下来!这四人很清楚,如果还是这样打,除了多增加些尸体,没有任何的作用。这些帝国军队使用武器太让他们害怕了,他们可以用手中的武器轻易将人杀死,而自己由于走的匆忙,仅有的几具大型弓弩,都没有带,就凭手中的大刀、长矛和弓箭,根本不能对他们造成威胁,这个仗没法打!

    可是人家已经打进了自己的国家,再没法打也得打!看看渐渐黑下来的四周,夜袭也成了必然的选择。

    老天也帮忙,今晚的夜里特别黑。子夜刚过,新军的东西两面阵地,几乎同时响起了枪声和爆炸声,而且越打越激烈。只见新军阵地前的黑暗中,隐隐约约有许多的黑影,这些黑影全部在跌跌撞撞往山上冲。面对这些黑影,早有准备的新军扔出了成串的手榴弹,然后一个个燃烧着的火把也扔了出去,把阵地前全部照亮。那些冲到新军阵前的吐蕃士兵,在火把的亮光中,成了活靶子。

    夜袭战,打得就是一个趁其不备,现在很明显对方早就有了准备,那夜袭已经是失败了。

    到了白天,同样的进攻还在进行。眼见得这样的进攻,除了增加死亡的人数外,没有任何的作用。在下午,吐蕃军队不得不停止了进攻,他们改变了方法,打算先困住新军,等他们没水没粮了,看他们怎么办?

    就这样,互不干涉的双方,在平静之中又过了两天,山上的新军已经没有了水,如果明天援军还是没有赶到,问题就大了,他就要选择自己突围。就在文天祥眉头紧皱的时候,吐蕃退兵了,而且是很慌乱地退了兵。

    原来,吐蕃的四个首领,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了二条消息:一是墨脱已经被中华帝国的军队攻下,那些部队正沿着雅鲁藏布江,向逻些而去。二是自己部队的身后,出现了大批的帝国部队。在两个消息,只要一个,就会让此时的吐蕃陷入万劫不复,现在二个消息一起出现……。

    看到吐蕃如此慌乱地退兵,文天祥知道,援兵到了!早有准备的他立即下令:部队衔尾追击。那些吐蕃的军队,在慌乱中没有退出多远,就中了埋伏,受到了帝国部队阻拦和冲杀。这时候的吐蕃军队,早已经没有了战斗的意志,部队一冲就垮,再加上后面又有部队追上来,虽然还剩下有20万左右的部队,可哪里还有心情打仗,都在各自找机会逃生。

    兵败如山倒!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能挽回局面。就是这一仗,决定了吐蕃今后的命运。

    就因为是高原,让四个高原王都捡了条命。命是保住了,可也成了丧家之犬,现在路远迢迢赶回逻些,等赶到的时候,可能早已经让人给占了。再说,手里已经没有了兵马,赶回去也没有用。兵败后的四王,又一次坐在了一起,可这一次不是商量怎么打仗,而是讨论怎么投降。

    没有办法,形势比人强!讨论的结果是:愿意投降,愿意接受一切条件,希望帝国停止进攻。四王考虑的是,如何保住性命,保住自己在这个高原的地位和荣华富贵。

    消息传到东京,沈勤荣马上命令部队:停止进攻,原地修整。同时,派出了一个叫于春辉的帝国官员,带着100名工作人员,还有500护卫人员前往逻些,商讨吐蕃的投降事宜。

    等这些人紧赶慢赶到了逻些,已经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这个时候,邱志武和文天祥两人的兵马,已经都驻扎在逻些城下,陈文杰率领麾下8万人马,还是在吐蕃境内的积石山下驻扎,把吐蕃完全置于军事威胁之下。

    于春辉到了逻些之后,由于有些不适应,休息了三天。第四天,和四王见了面,双方进行了投降和联盟的谈判。说是谈判,其实就是于春辉拿出在国内早已拟写好的各项条款,在四王面前宣读了一遍,然后让他们签字。

    吐蕃的情况,沈勤荣他们早已通过情报组织,知道得清清楚楚,所以,所有的条款都很有针对性。中华帝国不仅要在逻些驻军、建使馆,还要进行贸易。针对上一次的边境冲突和这一次的战争,要求吐蕃进行战争赔款。

    这两场战争的赔款,几乎掏空了整个吐蕃。接着,每年的朝贡又需要很多的粮食、牛羊和各种特产。另外,还要负担驻军、使馆的费用。四王面对如此苛刻的条款是目瞪口呆,但是,这四人又都不能互相信任,各怀鬼胎,就怕对方取代了自己。如果自己不签,谁能保证其他人也不签?再加上帝国的军队在外面虎视眈眈,哪里还敢不答应?对他们来说,只要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利益,其他的都不是问题。最后只能乖乖签下这城下之盟。

    对于这高原四王来讲,还有一个大难题,他们四人必须去中华帝国的东京,向帝国的天师觐见,以示臣服。

    在二个月后,大理国的段智兴和吐蕃高原的四王,一起在帝国的东京觐见了传说中帝国的天师。从那以后,这两国心悦诚服地做属国,再不敢生反叛之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