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刺汗 > 第87章 临危受命之莫县县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无涯和张三取得了二圣的手谕之后,离开了五国城,沿江而上,经过了千里跋涉之后,回到了南京应天府。

    在南京简陋的行宫之中,两人拜见了高宗赵构,将这次北上之行的经过和过程一一向高宗做了汇报。当讲到五国城徽宗钦宗二圣的苦难遭遇时,高宗赵构摇头叹气,唏嘘不已。

    最后将高宗之母韦氏在浣衣院的下落告之赵构,同时已派人密切关注韦氏在浣衣院的动况。

    当李无涯拿出二圣的血书手谕时,赵构已是泣不成声。

    高宗赵构痛声说道;“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将二圣和生母韦氏接回大宋。”

    当将国事处理完后,赵构挥手道;“今日叫你们见一人,你们陪我到后宫去。”

    李无涯和张三随高宗来到后宫的一处宫苑。远远的只见一个女孩正在湖边静坐,身形纤细,神态落寞。

    李无涯早已认出来了,这不是依依吗?

    大声叫道;“依依,依依。”

    湖边的女孩此时正在暗自忧虑,自从被南宋高宗赵构接到应天府皇宫之后,仿佛又回到了以前在宫里的日子。压抑,无趣,无聊至极。忽然听到一声熟悉的呼喊,这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无涯哥哥的声音吗?

    依依站起身来,朝声音发出的地方望去。猛然快步朝这边跑来。

    李无涯也迎了上去。依依跑到李无涯跟前,略微犹豫片刻,还是抱了上去。口里哭诉道;“无涯哥哥,你终于来了,依依以为你不要我了呢!”

    数年不见,依依已从当年的小女孩长成了小姑娘啦。样貌清秀,身材也比以前长高了。

    李无涯紧紧拥抱着依依说道;“依依不哭,我永远是你的大哥,永远不会不要依依的。”

    张三看见此情此景,心头一暖。不由想起自己心爱的人。无论战争多么残酷,女人永远是需要保护的。

    正想到这里,突然后面肩膀被一拍,一个熟悉的女声说道;“我的大英雄,你终于回来了。”

    转身一看,原来是余念。张三不由上前一把抱住余念,两人相拥在一起。

    赵构看到这里,知道自己该离开了,把地方留给这些久别重逢的亲人们。

    原来赵构登基之后。将北宋皇嗣仅剩的宗室依依接回到了南京,并恢复公主名分,同时将余念一起接回以陪伴依依。这次李无涯和张三千里北上,立下汗马功劳,他只不过稳定后方,这样两人才会拼命的为他效力卖命。

    这也是赵构的阳谋,也是用人的手段。从这点看出,南宋皇帝赵构是非常的不简单。

    不一会儿,有宦官来传旨;“高宗赵构在别院设下酒宴,为李无涯和张三接风洗尘。

    李无涯和依依,张三和余念一同来到别院。赵构已设下简单的宴席。

    而此处别院檐壁灰白,简陋斑驳,比起以前汴京皇宫的紫柱金梁,金碧辉煌有天壤之别,可见高宗赵构十分节俭。

    虽然是皇家宫宴,桌上也只有简单的四个菜和几个冷碟,酒水也只是普通的果酒。

    李无涯和张三看到简单的宫宴也是暗自赞赏,国家建国之际,百废待兴。不奢靡,不浪费,能将有用的钱财用到民生和国防之上,这才是好皇帝。

    高宗先敬李无涯和张三二人北上为国家付出的劳苦功高,再敬在这次过程中英勇殉国的无名哑巴,柳无夜以及所有大宋义士,最后自饮一杯道;“一定要保住南宋江山,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负祖宗立下的大宋基业。”

    在取得大宋传国玉玺和二圣的传位手谕之后,高宗赵构似乎对李无涯这次北上之行极其满意。

    特别是对李无涯奋起神功击杀金国国师大法师一事甚为高兴。国师及国运,金国护国国师被杀,金国的国运应当是走下坡路了。

    不过高宗赵构在饮了几倍酒之后,放下酒杯。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话不好说出口。

    李无涯见状,出声问道;“官家可有什么难办之事?无涯愿为官家竭尽所能。”

    这时赵构才说道;“本来你们二人不远千里,历经艰难险阻而回,应当好生休息才是。不过吾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郁闷郁闷不已。”

    “什么事让官家如此烦劳?”李无涯问道。

    “你们应该知道大宋河北东路的莫县吧?”赵构说道。

    一听说道莫县,张三马上打起精神。莫县曾是他的故乡,他在莫县呆了十年之久。上次金军围城,莫县全县城一万七千五百三十二人,除了他和莫县县令的女儿余念生还外,其余全部殉国,在张三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知道,莫县在金军围城之后,英勇抵抗了三天三夜,最后全县军民全部殉国。在大宋朝廷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反响。县令余仁被追授右武大夫,吏部着传颂扬全国。”

    李无涯回答道。

    但是莫县自上次金军屠城后,至今还没有恢复起来。虽然周边百姓有回城居住,但县城满目苍凉,民生和经济萧条,政令机构一直没有正常的运作。作为边关重镇,莫县地处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朝廷曾先后调派三名官员去莫县任县令。这三人皆不敢前去,辞官拒行。

    因为莫县地处金人侵我大宋的必经要道,战火频繁。且上次莫县英勇抵抗全县被屠城,所以一般的官员惧怕金人大军,皆不敢去莫县上任。为此中书省和吏部多次协商,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去莫县。国难当头,无人挺身而出,实在是我大宋的耻辱啊。

    李无涯听到这里,挺身而起道;“别人不敢去,我去。金人境内我都敢千里来回,大宋的疆土还有何不敢前行?”

    张三也站起来道;“我是莫县人,莫县是我故乡。身为莫县人,保家卫国,义不容辞,我也愿意去。”

    赵构看到两人的壮举,非常欣慰。说道;“要是我大宋的文人武将都有两人的义举和豪情,何愁疆土不保,何愁迎不回二圣?

    好,李无涯听封;朕钦点你为知莫县事,即日去中书省,吏部办理职授。张三为仁勇校尉,镇抚使,步军都指挥。即日去枢密院、三衙、兵部办理职授。

    同时李无涯有要事可以不经州府,直接传到中书门下,由朕亲阅。张三任然兼任皇城司亲事官,急事可以密奏。

    这是给了两人相当大的权力,有事可以直达天庭。看来赵构对两人是相当的重视和看重。

    次日两人分别到中书省和枢密院、兵部办理手续。

    以大宋长久以来的官制。非科举不能入仕,而县令则是入仕的最佳途径。有不经县令不进州府的规矩。而南宋建国之后,为了提高县级长官的地位,不任县令者,不能担任监司及诸事郎官。

    而出任县令有三种途径。一是宰相府堂除,二是吏部差除,三十奏辟。也就是要经过中书门下,吏部,和朝廷举荐征召。李无涯属于第三种。且本身是大宋书院弟子,出身也没有问题。加上莫县县令现在属于烫手的山药,无人问津,所以李无涯顺利办好手续,和张三一同去莫县上任。

    李无涯办好手续后,来到行宫别院和依依告别。依依此时已恢复公主身份和本名,叫赵夕。

    赵夕听说李无涯刚回南京又要去莫县,心里有些不舍和担心。拉着李无涯的手说道;“无涯哥哥此去一定要小心,如果做事不顺利,我求九哥招你回来。朝里那么多文臣武将,偏偏要你去拿危险的地方,真是不公平。”

    李无涯沉声说道;“身为大宋子民,为君分忧,为国尽职是本分。何况这次有张三和我一起去,他熟悉哪里的情况,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等我回来,再好好一聚。”

    和泪眼婆婆的赵夕告别后,李无涯和张三先行出发。他们要先到江宁府金陵城,完成柳无夜的嘱托,照顾好柳无夜的妹妹柳如烟姑娘。

    李无涯和张三沿汴河抵达江宁府金陵城,来到了秦淮河的岸边。数月之前两人曾在这结识了柳家兄妹,如今再次回来,早已物是人非。

    二人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朱雀桥边的画舫。远远听到一阵悠扬的笛声飘了过来,笛音清亮悠远,入耳不由心神一静,洗尽尘俗。忽而婉转缥缈,余音环绕。

    李无涯和张三渐渐走进画舫。这时笛声忽然低沉哀绵,畅凄悲烈,令人心头一痛。两人不由停下脚步,迟迟不忍前行,不知道如何将柳无夜斯人已去的消息告诉柳如烟这个美丽善良的姑娘。

    终于两人还是移步前行,来到了柳如烟的画舫。

    柳如烟一见是李无涯和张三非常高兴。忙放下手中玉笛道;“刚才想念哥哥来着,才吹笛思亲。现在你们来了正好。快告诉我有我哥哥的消息没?”

    说完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望着二人。

    李无涯和张三两人不敢看柳如烟的眼睛,沉默的低下头去。

    柳如烟将二人皆无言语,且神情悲哀。心里顿时一阵心慌,口音发颤的问道;“我哥哥怎么啦?”

    李无涯从怀里掏出“针刺小刀”轻轻的放在桌上。柳如烟一见这是柳无夜心爱兵刃,柳家祖传的信物。人在刀在,从不离身。此刻“针刺小刀”落寞的放在桌上,柳如烟扑上去抓起“针刺小刀”,泣不成声。

    李无涯将柳无夜英雄殉国的事情慢慢告诉柳如烟,一旁的张三也是暗自垂泪。要不是柳无夜的拼死相搏,李无涯和张三两人和有可能都死在金国大法师的手里。

    柳如烟听完柳无夜以命相搏金国国师,最后李无涯杀死金国大法师之后。深深的朝李无涯鞠了一躬说道;“哥哥是为大宋的江山而死,死的英勇,死的壮烈。李无涯大哥杀死金人大法师,替我哥哥报了仇,如烟在此表示感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