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无涯走过去拿出一把钢刀,张三拿的是长剑。这时不是讲客气的时候,面对着对面杀气腾腾虎视眈眈的盾牌长枪阵,赤手空拳上去明摆着就是送死。
李无涯和张三两人拿着武器刚走到场间。这时对面的军阵马上变化了。只见军士们将盾牌朝下一顿,长枪往盾牌上一架,盾牌和长枪就杵在地上。将背后长弓举起,张弓搭箭,齐齐的对准了李无涯和张三两人。
李无涯和张三两人面色一变,这是要来真的啊。
韩古在一旁哈哈大笑道;“比试而已,箭头已经取下,射不死人的。不过中箭还是比较痛的。”
身后的书生刷的打开折扇,一股劲风透出,这名书生竟然是隐藏不露的高手。
李无涯在书院看过多种兵书。此阵既不是《孙膑兵法》中的《八阵》篇里的阵法,也不是诸葛先生所遗留的《八卦阵》里的阵法。亦不是唐代李靖所创的《六花阵》,也不是本朝《武经总要》里的《平戎万全阵》,《八阵法》里的方阵、圆阵、牝阵、牡阵、冲方阵、罘置阵、车轮阵、雁形阵等阵法。
此次大禹山之行令李无涯眼界大开。这支忠义军无论是从军纪,战力,都不简单。如果这支部队能够收为己用,今后莫县县城就多了一只铁拳啊。
先不想那些,将眼前这阵法严密的怪阵破了再说。
古时两军对垒,行军布阵极其重要。军队10个人阵法排好,100个人都冲不散,100个人分散开,对方只要10个人就可以对付你。
而现在对面的十人三角阵,阵法严密,远攻近守,进退自如。李无涯和张三互视一眼后,柔身而上。对方一见两人发动,弓箭“噗”的射出,箭矢如风,劲道十足。
李无涯和张三刀剑拍击,侧身抢进。军阵见二人逼近,马上放下弓箭,拿起盾牌和长枪。李无涯举刀就砍,军阵突前一人举盾挡住,手中长枪业已刺出。李无涯拨开枪尖,刀随枪身顺势直下,对方竟然不避,再次举枪突击,似乎是两败俱伤的打法。
但则不然,李无涯砍击之时,后面军士双枪马上刺来。李无涯无奈退后,转向另一侧。那边张三也是同样。前方一人只攻不守,后面二人双枪以攻代守。无论那一面都是三角突前,形成一个战斗团队,配合极其默契。
李无涯和张三一时头疼不止。这枪阵就像一个刺猬,那边都不好应付。
但是越打,李无涯心里越高兴。这样的军人才是打战的军人,这样的阵法才是破敌的好阵,如果收为己用,将是一大助力。
张三和李无涯相处日久,早已明白李无涯的心事和想法,并没有全力以赴。
缠斗一会,李无涯知道如果不拿出真功夫给对方一个厉害,他们是不会服从自己的。
这时李无涯身形顿住,将手中大刀朝地上一掷,长刀入地三尺。一声大喝,双手合掌,化掌为刀,身心合一,如刀,如风,势如万马奔腾冲入军阵。但见一股澎湃大力直接将三角阵劈开,所有军士皆被这股摧枯拉朽之势震开跌倒。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凡人是无力抵挡的。
韩古和书生俱是一震。他们十分清楚这个三角阵的厉害,这十名军士皆是军中精锐,武艺高强。训练日久,配合默契。曾在战场之上面对金人百人骑兵,无惧无畏,将金人百骑击溃斩杀。
而李无涯空手一招就破了这个军阵,而且还留有余地。只是将军士震开震倒,并没有伤人。
韩古举手拍掌道;“不错,一发而动全身,留力而不伤人,佩服佩服。第二场射箭就由我来亲自请教。”
举手一挥,一旁的军士拿出一把巨大的弓来。
李无涯和张三一见这把弓也是一震,这是一把“西飞多弓”,仅次于“屠龙弓”的在弓箭你排名第二的厉害杀器。
韩古拿起这把“西飞多弓”走到场中。一弓在手,韩古整个人气势为之一变。韩古说道;“射一般的箭靶没有什么意义,金人不会站在原地让你射击。他们骑马游动,灵活多变。今天我们射活动的目标。”
话音刚落,天空飞来一只飞鸟,飞到场间似乎感受到韩古和他手中“西飞多弓”传来的杀气。忽然转翅朝上山飞去。韩古张弓搭箭,“嗖”的一声,箭如惊鸿直奔飞鸟。
此时飞鸟已经快飞到山崖边的岩石旁,只要片刻就能落在山岩之上。这支飞箭突的射中飞鸟余势不绝,竟然射穿飞鸟之后插进山岩之中。
“好”,场内众多军士齐声叫好。
李无涯和张三也是大声叫好,对于真正的战士,他们从来都是只有赞赏。
李无涯和张三相互看了一眼后,张三走下场中。韩古友好的将“西飞多弓”递给张三,站立一旁观看。他对自己的箭术还有比较有信心的。
韩古以前是汴京城中“御拳馆”的箭术教师,是“御拳馆”的周侗大师的亲传弟子,箭术造诣非常深厚。汴京被金人攻破后,闯荡江湖,奋杀金人。在河北边境收拢了一批溃败的军士,成立忠义军,专杀金军。
张三拿起这把比普通黑漆弓和黄骅弓大的多的“西飞多弓”时,手中一沉。韩古从箭囊中抽出一支“追逐者之箭”递给张三。只见这只“追逐者之箭”玄铁打造,通体黝黑,散发出冰冷的杀气。
张三张弓搭箭,朝向空中,蓄势待发。
不久,一队大雁结队飞来。众人都以为张三会射这群大雁。谁知张三引而不发,片刻这队人字形大雁渐渐飞远。
张三这时转移方向,朝刚才韩古射中飞鸟的地方射出一箭。
箭矢上蕴含着张三体内的龙脉之气,箭速丝毫不比韩古的慢,“噗”的一声,也是射入山岩之中,入岩三分。
张三放下“西飞多弓”说道;“大雁南飞,归来不易,繁殖后代,生生不息。我不忍对归家的候鸟下手,这场我们输了。”
韩古点头赞许道;“大仁才能大义,张三好汉箭术亦是不差,心胸宽广,我等佩服。这场就算平手吧。”
李无涯不由对韩古甚为欣赏。胜而不骄,败而不馁,此人有大将之风。
还剩最后一场了,李无涯下到场间,静候以待。
这时书生走下场来,双手作揖道;“再下严实,请多指教。”态度恭谦,气度平和。
就从这点来看,这名书生修养甚高,气度不凡。
既然要收复这群所谓的山贼,就要征服他们。李无涯也不客气,挺身而上,一掌拍出。
严实看似文弱书生,却是丝毫没有退让。也是进前半步,举掌相迎。“砰”的一声,两人双掌相交,竟是各自身形微动,打个平手。
李无涯也是暗自吃惊。自己已到不惑三重境界,在当今的修行者中已算顶尖了。这个看似弱不禁风的书生竟然硬碰硬和自己打成平手。这是哪里冒出来的高手?
李无涯打起精神,运气《太极图说》中的柔和螺旋缠劲,以柔克刚,和严实斗在一起。严实外表看似羸弱,掌力却是刚猛无比,若不是李无涯习得太极功法,还真不好对付。两人缠斗一会,严实也是比较吃惊。他所习的是东海派的“惊涛拍浪”掌,以内力见长,掌法刚猛,犹如大海的滔浪,一层层一叠叠,是东海派的独门武学。现在竟然奈何不了一个十几岁的后生,看来中原武林藏龙卧虎啊。
在李无涯和对方交手的过程中,感觉书生的掌法和内力有些熟悉,好像以前有人使用过。忽然李无涯明白过来,上次在金国境内和哑巴一起对付金国法师时,哑巴的内力就是如此。
李无涯随即双手牵引,化开严实的掌力,收手对严实说道;“且慢,我有一物想给你看。”
书生见此也是马上停下手来。李无涯拿出一把“猎鹰小刀”,递给严实。
严实一见“猎鹰小刀”,顿时极其紧张。小心的给过“猎鹰小刀”,用近乎颤抖的声音问道;“这个你是从哪里得到的?”
李无涯见此也是心情沉重,将自己如何童哑巴一起并肩作战对抗金人法师。哑巴最后为了保护李师师英勇献身的事情说给严实听。
严实听完后仰天长啸,大声吼道;“不杀金人,誓不为人。”
韩古见此也过来对李无涯双手作揖道;“不打不相识,既然严实兄和你们有渊源,那大家以后就是一家人,我们一起杀金兵,保家园。”
随后众人一起进到大厅,进行了交谈。韩古自从金人攻破汴京后,组织江湖和民间义士在河北边境奋勇抵抗金兵。在大禹山附近时,发现此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就在此处建立了营地。而严实则是投奔过来,一身功夫极为高强,受到韩古的欣赏和重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