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刺汗 > 第161章 ;这是一座伟大的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钓鱼城其实是一个向大江延伸出去的半岛,嘉陵江、渠江、涪江在山下交汇,从西、北、南将古城包围,东侧是崇山峻岭,难以通行。钓鱼城自古即为“巴蜀要津”,为守卫重庆的天然屏障。

    当蒙古军队来袭,有谋士冉氏兄弟向当时四川统帅余?提出建议,“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钓鱼山扼嘉陵江、渠江、涪江之口,三面临江,岩岸陡峭,绝壁千仞,易守难攻,若徙合州城于钓鱼山,积蓄粮草以守,远胜十万大军矣。”余?接受建议,即令冉氏兄弟开始大规模修筑钓鱼城,同时,“以山为堡、棋布星分、相形度势”地修筑了青居、大获、云顶、天生等11座卫星城池,这些卫星城池均有暗道和栈道与钓鱼城相通,使之与钓鱼城遥相呼应,互相拱卫,形成一个壁垒森严的钓鱼城军事防御体系。

    驻守钓鱼城的守将主要有两个人,一个是王坚,一个是张珏。

    张珏,字君玉,被称为“四川枭将”。此人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金庸笔下的“神雕大侠”杨过,其实就有此人的身影。

    守将王坚,河南南阳人,早年加入忠顺军。公元1219年,为了抵御金军,当时担任权枣阳军节度使的孟宗政招募唐、邓、蔡三州壮士两万余人编练成军,是为忠顺军。

    加入忠顺军的王坚以勇猛而又富有计谋著称,屡立战功,后来逐渐成为方面军统帅孟珙麾下的得力干将。公元1234年,金国被蒙古和南宋联军灭亡后,蒙古和南宋之间的对决成为此后半个世纪的主旋律。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公元1240年,王坚跟随自己的上级孟珙率军入川抵御蒙古人的侵略。孟珙去世后,他又协助另一位抗蒙名将余?多次击退蒙古人的入侵,因战功升迁为兴元府都统兼知合州一职,主持钓鱼城的防务。

    为了加固钓鱼城池。他调集所辖五县军民数万,在钓鱼城上开掘大小“天池”蓄水养鱼,城内有大小池塘十三处,控井92眼,其中最大的一个天池,方圆100余步,泉水汪洋,旱亦不涸,池中鱼鳖可棹舟举网。

    可谓兵精粮足,水源充足。江边筑水师码头,布有战船,上可控三江,下可达重庆。城周十二三里,均建筑高达数丈的城墙,加筑从城上至南北江边码头的一字城墙,阻截敌军于城墙与江流之外。山上有耕地2000余亩,屯田练兵,“秦蜀之人,望风响应”。钓鱼城成为川、陕、甘民众聚集的军事重镇。

    南宋在长期抵御金朝、蒙古的战争中,逐步形成了固守长江上游的方略。随着蒙古军队的层层推进,虽然南宋军队多次打退了蒙古人的入侵,但是还是丢失了蜀地的许多地盘。

    因此失去了蜀地天险的屏障之后,历任驻守蜀地的将帅因地制宜,他们依托蜀地多山川的地理条件,选择险地要隘,构建防御工事,逐渐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依托重要军事要塞阻止蒙古军东下的防御体系。

    蒙古铁骑能够纵横欧亚大陆,灭国无数,自然有其过人之处,此次南侵,大汗蒙哥总结以往征宋战役失败的原因和己方水军不足的弱点,采取了迂回包抄的战略,命大将兀良合台率军攻打云南,正是想希望借由云南之地北上攻打南宋。

    蒙哥自己所率的四万军队的目的主要是占领重庆,东出夔门(又名瞿塘峡,是川东门户,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与忽必烈军会师荆湖,直取南宋行在临安。而钓鱼城三面环江,宋军在此筑城依险设防,上可控制三江(嘉陵江、渠江、涪江),下可屏障防御核心重庆,因此大汗蒙哥为了达到自己的战略意图,钓鱼城是非攻不可。

    蒙哥率军入蜀以来,所经沿途各山城寨堡,多因南宋守将投降而轻易得手,尚未碰上一场真正的硬仗。因此,自信满满又性格坚韧的他不愿轻易放弃。思虑再三后,蒙哥决定换个套路,他派汉人降将晋国宝进城劝降,并且许诺只要王坚投降,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不在话下。

    他相信王坚只要识时务的话,一定不会拒绝这个难得的机会,因为一路下来,他见了太多的降将。很多汉人将领虽然能够暂时抵御住蒙古大军的攻势,但是耐不住蒙古人的糖衣炮弹。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蒙古军队的强大和不可战胜,西夏、金朝等与宋朝并立于世的强国都在蒙古军队的打击下灰飞烟灭了,南宋的灭亡,在这些降将看来,不过也是时间问题。

    可惜王坚让蒙哥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将晋国宝痛骂了一顿,并且命人将其扣押,劝降不成的晋国宝保命心切,连夜出城逃跑,不过为王坚派人所擒。

    第二天,钓鱼城内的校场上,伴随着晋国宝的哀求声,只见刀光一闪,他的人头已经落地。王坚乘势发表动情演说,誓与此城共存亡,与蒙古人血战到底。主将守城之心如此坚定,三军将士大受振奋。

    蒙哥汗在得知晋国宝被王坚处斩的消息之后,十分震怒,决意尽快用武力征服钓鱼城,彻底摧毁这一军事战略要塞。一场孰胜孰败、生死未卜的血战即将打响。

    二月丁丑三日,蒙哥汗下达了进攻钓鱼城的命令,开庆之役正式打响。蒙古大军连续向钓鱼城的青华门、东新门、小东门、始关门、镇西门、奇胜门、出奇门发起了轮番猛攻。

    钓鱼城军民在王坚、张珏的带领下,凭籍钓鱼城的有利地形,在城上、城下,江岸、江上展开了英勇反击,使攻城的蒙古军队常陷于正面受阻、背后遭袭的不利境地,连续两天的攻城均告失败。五日,都总帅汪德臣为破钓鱼城之江险,在史天泽所部的配合下,由钓鱼城西迂回至城南江岸,水、陆并进,向南水军码头发起攻击。经过半天的力战,杀伤钓鱼城水军士卒无数,夺取钓鱼城战船数百余艘而返。

    七日,驸马君不花督战于城南一字城外。蒙古军列纵队数次猛攻未果。

    九日,汪德臣率军向镇西门小堡发起猛攻。由于西城外地形奇险,仅有一条狭窄的山路可登。汪德臣为激励将士,身先士卒,两次率军力战,皆因石矢如雨,受挫后撤。接下来,蒙古军又在钓鱼城东南、东北及西北角发动了数十次攻击。至二月底,各路攻城部队屡败屡战,仍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月初,蒙古军选择了钓鱼城东新门、出奇门、奇胜门、镇西门小堡发起强攻。经过20余天的激战,仍无所获。是月底,亟待克城的蒙哥汗诏见了藁城等处行军千户董文蔚,命其以钓鱼城东新门为攻城突破口,领军攻击。董文蔚所率部队因擅长山地攻坚战,被誉称为“登山劲旅”。董文蔚领命后,庚即与其侄董士元率军“挟云梯,冒飞石,履崎岖,轮番冲锋,直抵东新门苦战”,但在钓鱼城军民铺天盖地的矢石中,部队伤亡过半,无功而还。

    从四月三日起,合州连降暴雨20天,蒙古军被迫暂停进攻钓鱼城。四月二十二日深夜,汪德臣选其精锐,乘夜雨初停之时偷袭护国门。钓鱼城守将王坚闻报,即遣“死士”50人,由城南的飞檐洞暗道而下,绕道蒙古军身后,然后里应外合,两面夹击。汪德臣措手不及,加之天黑路滑,顷刻即被击溃。

    二十四日黎明,不甘受挫的汪德臣率军向钓鱼城西北外城发起了猛攻。钓鱼城西北外城从奇胜门往北的数百米防线上,因无陡峭山崖,城防设施皆沿山麓走向构筑,地势稍低。汪德臣在这次进攻中曾一度登上了外城城垣,但很快就被守城将士击退。是月,宋理宗因得到王坚率领钓鱼城军民百折不挠,抗击蒙古军的捷报,颁诏嘉奖王坚“婴城固守、百战弥坚,节义为全蜀山城之冠”。

    五月,蒙古军将士因不适应潮湿而炎热的气候,锐气大减。王坚趁此时机,激励军民奋起反击。一夕,王坚领军数百,偷袭石子山蒙哥汗行寨。在这次夜袭战中,王坚身先士卒,率将士以锐不可挡之势直扑蒙哥汗御帐。就在木花里、阿塔赤、称海等众宿卫拼死护驾的危急时刻,蒙古临洮府元帅、入蜀先锋赵阿哥潘率军及时赶到,将王坚击退,蒙哥汗才得以转危为安。战斗结束之后,蒙哥汗即诏诸亲王、众万户及巩昌都总帅汪德臣等,各选派锐士若干以备行寨宿卫,并命史天泽为总领。

    六月初,南宋四川制置副使吕文德以战船千余艘,溯嘉陵江而上增援钓鱼城。蒙哥汗命河南经略使史天泽领军两万迎战。史天泽在三槽山黑石峡口今嘉陵江沥鼻峡口分军两翼,待宋军立足未稳之际,突然跨江注射,并亲率舟师顺流纵击,三战三捷,夺其战舰百余艘,追至重庆而还。击退吕文德的胜利,坚定了蒙哥汗尽快攻陷钓鱼城的决心。随后,蒙古军以钓鱼城西北外城为突破口,集中兵力与钓鱼城军民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七月初,久旱酷暑,蒙古军中霍乱流行,士卒病亡甚众。蒙哥汗下命在周边略地的蒙古、汉军部队迅速向钓鱼城结集,并再次召开了前线军事会议。御前掌管膳事的术速忽里向蒙哥汗谏言:“如今驻兵坚城之下,久攻不克。不如留下锐卒五万,在重庆和合州钓鱼城之间驻守,并与成都驻军相呼应,协同作战,牵制宋军。而我师以新集之锐,顺长江东下,破其东川诸郡,待冬季长江水涸,三峡数日可下,与鄂州渡江大军会合,一举可定江南。而上游的重庆和钓鱼城,孤立无援,即使不降,也只有弃城而逃。”

    但蒙古众将领却一致认为:钓鱼城是控扼三江的军事巨镇,重庆为四川南宋守军的指挥中枢,弃之东下,不但未能达到占领战略要地、消灭宋军有生力量的战争目的,而且还会给今后的军事行动带来腹背受敌的严重后果。更为重要的是,自马军寨战斗之后,钓鱼城已失去西北外城屏障,城中民力凋惫,目前正是大军乘势取胜的最佳时机。故此,奉行“攻城则功在顷刻”的蒙哥汗果断地下达了“尽快克城”的命令。

    七月上旬,蒙哥大汗亲自到前沿阵地选择了一处高地,作为自己的王旗所在,准备亲临前线督战,率领蒙古大军全线进攻,一举攻克这座令他咬牙切齿,无比痛恨的宋军硬骨头——钓鱼城。

    此时钓鱼城已经失去的外城的保护,士兵们也是和蒙军恶战数月,伤亡惨重,外围援军也被蒙军击败,处于内外交困的艰难时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