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印染年华 > 第65章 :郑朝阳分析未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个人走出办公大楼,推着自行车,并排走在镇上的马路。

    田力书记看向郑朝阳,“朝阳,我真是服了你了,什么事情都让你猜中了。”

    田文也跟着称赞道:“对啊,朝阳,我不过是跟你说纺织技术需要知己知彼,更需要知道怎样才能创造日新月异的技术发明,你竟然能想到那么多的事情。”

    郑朝阳笑着摆手,“其实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我就是想着如果何镇长看中的就是咱们村日新月异的技术发明与创造的能力,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发明者?一定是有足够知识的人。如果要有足够的知识,光是培训几个人不够的,一定是很多人都知道,才能创造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局面。”

    郑朝阳笑着看向田力,“既然能创造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局面,就一定离不开人、从、众这三个字。这人就是我们未来纺织厂的工人,这些工人要想让产品做的又快又好,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纺织知识和素质,我们需要从一开始就想明白怎么培训这些人的知识和素质。此其一。”

    田文和田力父子俩看了一眼,缓缓笑开。

    “这从就是我们能够传帮带的那种师徒关系。怎样让老师傅带出合格的徒弟,怎样让合格的徒弟成为优秀的徒弟?这个徒弟除了天分就得有努力,努力需要基础,基础还是会回到知识储备的原点,因而知识储备是关键。怎样知识储备呢?唯有教学。我们的教学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呢?是文盲居多。”

    郑朝阳笑着弹了一下车铃铛,看向田力和田文父子,“因而我觉得扫盲或许是我们让镇上看到决心的关键。那么什么样子的决心才能让人相信是真的下定决心呢?一定是众这个字。只有所有人发自内心的期待改变现状,发自内心的期待改变自己,才能出现众的效果。”

    “也因此,我觉得或许更多人写出类似于万民伞那样的心声,才能触动何镇长,让他明白我们村的年轻人,甚至个彼此的年轻人对这次机会有多么的珍惜,又是多么的期待做出成绩。”

    郑朝阳的话让田力眼睛明亮了起来,“那你是为什么做那个模型的呢?”

    其实田力最纳闷,那个木质的经编机模型,郑朝阳是什么时候做出来的,为什么何镇长看到那个模型以后,整个人的态度不一样了,热络了不少。

    “那个模型有三个效果,第一个效果是让何镇长这个外行人尽可能的了解经编机的构造。第二个效果是让何镇长看清楚我们技术改进的能力,毕竟所见即所得,只有眼见为实才能让何镇长了解我们的能力。第三个效果是让何镇长相信,这个模型能让更多人看明白我们村的潜力。”

    郑朝阳缓缓地说下去,“毕竟我们村更多的人其实技术底子不厚,尽管上海纺织厂联合二棉厂投资了我们村子,但是底子不厚一定会让人质疑。所谓的质疑往往来自于能力不足时候的担忧,为了减免镇上对我们的担忧,不得不找一个可靠的实物,让何镇长他们打消疑虑。”

    田力书记疑惑的看着郑朝阳,“你那个模型怎么能打消何镇长甚至绍兴市市长的疑虑呢?”

    “田书记,您是不是更像问我,这个经编机我是什么时候做好的?为什么有电池,为什么有指示灯吧?”郑朝阳笑起来。

    “确实,我觉得那个木质经编机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好的。”田书记点着头。

    “我从回到村里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去绍兴市图书馆,为了弄清楚经编机的内在构造,我一直想着做一个模型来研究。那个模型是方厂长来村子那天做好的,只是那个时候没有电池,也没有指示灯。后来……”郑朝阳缓缓一笑。

    “只是什么?”田文更好奇了。

    “只是后来,在跟三个郑朝阳的技术比赛中,我突然发现手工纺织竟然不必机器纺织的速度差,质量更是比机器纺织好,于是我开始研究怎样让经编机的故障减少,怎样经编机易于让更多人驾驭。”

    郑朝阳自嘲一笑,“毕竟我自己就是个懒人,我觉得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技术改进的方向。”

    “所以,你想到了什么办法?”田文好奇道。

    “所以我想到的办法就是借着在二棉厂实习的时候,开始研究二手经编机的故障率,开始熟悉最新型经编机的技术要点,刚好那个时候跟乙字号比赛二手经编机,于是这个时候,我开始可以观察其他青年人操作二手经编机的问题。”

    郑朝阳越说越开心,“我发现但凡二手经编机操作不好的,都是因为剑鞘故障,剑鞘的磨损。而剑鞘的磨损又与机油加的频率与量有关系。于是我就想着能不能让剑鞘出故障就出提示,能不能机油自己加呢?”

    郑朝阳一个弹指,笑眯了眼,“后来我发现,原来这剑鞘故障的地方与电源不远,而且故障到时候会导致电阻短路增加,于是我就开始接触电阻短路的线路改造,于是指示灯就有了。而机油增加的速度,我开始观察李哥和王姐他们的交接班,以及交接班那些老工人们加机油的频率和用量。于是……”

    田文恍然大悟道:“于是,加机油的油路设计,这样的技术改造,你想好了。”

    “是的。后来我在不断调整自己在模型上的验证,这个时候村里派我去工商局跟林雪见面,这个时候刘主任和杨科长跟我和张幺说话,话里话外都是对于技术改进的器重。这个时候林雪又告诉我如果有创新技术,就可以用技术入股的方式贷款。我想这就能为村里节省很多钱,毕竟技术入股代表了空手估值,估值的多少就是镇政府给与的帮助多少。”郑朝阳解释道。

    “我听张幺说,那个时候你趁机逗弄林雪,是想问出关于技术改造政策里面的细节问题,你这个时候是什么打算?”田文更是好奇了。

    “我这个时候没想太多,只是在听林雪诉说的时候,开始思考一件事。”郑朝阳左手敲打着自行车的车把手。

    “是什么事情?”田力书记也忍不住问道。

    “林雪说了那么多文件,为什么没有一个文件是能让人眼见为实的呢?又为什么没有能让人恍然大悟的实物去了解呢?假如评审的领导不是我们纺织这个专业的怎么办?是不是沟通要增加很多时间?就跟我刁难林雪的话,林雪百口莫辩一样。明明很简单的事情,沟通不好,就复杂化了,甚至难以解释了?”

    郑朝阳看向田力书记,“既然会有这样的理解误差,那么是不是可以一开始就避免这样的理解误差?如果能够一开始就避免,怎样的避免是真正的避免?唯有实物,那这个实物,怕就是样品或者模型了。样品咱们买不起,唯有模型咱们能做。于是……”

    “于是你开始打磨你这个模型,将这个模型做的越来越逼真?”田文不可思议的看着郑朝阳。

    “不然还有其他方法吗?我又不能解释很多原理,知识也没你一个硕士生多,我唯一能做但就是用行动说话。”郑朝阳说道。

    “这样的方法,恰恰是最好的方法。”田文夸奖道。

    “是啊,你那个模型,我看到都满是意外。”田力说出自己的心声。

    “但是不管是意外,还是意料之中,总之今天何镇长的反应,已经如我们所料了,不是吗?这就是胜利。”郑朝阳温和的笑起来。

    “朝阳啊……”田力书记感慨一句。

    “嗯?田书记,你请说。”郑朝阳客气道。

    “咱们村有你这样的后生,真是咱村的幸运。好了,你们闲聊,张勇在隔壁村,我还要去开个会。落实一下跟隔壁村联合开展扫盲班的事情。”田力书记又是一句感慨,叹了口气,骑着自行车离开。

    田文倚在自行车上,看向自己父亲的背影,“朝阳……”

    “什么?”

    “你想事情都是这么全面,但是你想这些又要想多久呢?”田文期待的看着郑朝阳。

    “也没有多久,我不过是……一时兴起,想起来就去做了。”郑朝阳这句话让田文羡慕不已。

    “你知道吗?你一时兴起,是别人想三天甚至一年多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弹指一挥间,你想了这么多,计划了这么多,却没有一件事出乎你的意外。有时候,朝阳啊,我真在想,你是不是每做一件事,都是一步三看的?”田文感慨的说道。

    “也不是一步三看,我只是想着把事情做好,但是如何做好,我不是你,没有学历,没有一个好爸爸,我有的只能是自己。我怎么靠自己呢?只能靠着自己的努力,靠着自己家的勤奋,还有靠着自己怎么把事情做得妥帖。”

    郑朝阳叹了口气的看着自己的自行车,拍了拍车把手,“你知道吗?我回到村的时候,也想过大差不离就行了。但是我大差不离的后果是没人相信我。因此,在我被选中去二棉厂实习那一刻,我就发誓,从今以后,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做到万无一失的极致,成为被人依靠,被人信任的,有用的那个人。”

    郑朝阳望着田文,这是一次他愿意说说自己在村里一年多的心理变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