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郑朝阳好奇起来,“哦?这是什么样的特区?给介绍下?”
林雪看着郑朝阳难得这么好奇,卖关子起来,“你也有不知道的时候?”
“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有限,更何况信息掌握的渠道和来源也受着人脉和所在的环境限制,这些,对于我一个农村青年人来说,真的不知道,但是因为不知道,我更好奇。”
“你好奇?”林雪笑起来,“是想学习人家的经验,还是想研究一下,看看纺织市场是否可以推广?”
“都有,但是最关键的是想知道东三省这个经济特区的知识,我隐隐约约知道,大连经济开发区是中国第一个经济开发区,更是重工业开发区。再多一点就不知道了。”郑朝阳颇为遗憾的说道,“故而,但凡是有机会让我知道更多的内容,我都想了解一下。”
“好,那我就跟你说说大连经济开发区。”林雪笑起来。
“嗯嗯,我很期待。”郑朝阳非常期待的看着林雪。
“正如你知道的这样,这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林雪对于中国经济开发区了若指掌,并且多次以此作为学习蓝本,去了解和学习如何帮助本地年轻人发展当地经济。
也因为这样,林雪对大连经济开发区的很多信息,如数家珍。
“你要知道,大连靠近渤海和东海,这里是享有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并实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型管理体制的经济区域。”林雪笑起来。
郑朝阳拿出一个地图,这一次是中国地图,他看着大连的位置,惊讶的看着林雪,“这里跟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日本都很近啊。”
“是的,大连这里东可以去日韩,南可以去津京冀,西可以接连丝绸之路,北可以通俄罗斯与蒙古。这里是一个海陆空都可以发展起来的经济开发区,更是我中国第一批重工业的重要发展区域。”
林雪指着地图上的地理位置,一脸骄傲的说道:“你要知道大连经济开发区被誉为神州第一开发区,可谓是我中华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之一。”
“看得出,这里很重要。”郑朝阳喜欢现在的林雪,说到她熟悉的项目,她像个耀眼的海燕,能直击雷电,能够越过轰鸣,坚定理想,不怕挫折,是那般的勇敢与坚毅。
人都说认真的人最好看,此时郑朝阳看着林雪,越发觉得她很美丽,很迷人。
“不仅如此大连经济开发区是确定的重点国家建设项目,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之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爷爷同志的“开发区大有希望”推动了大连开发区的开发开放。”林雪指着地图,“正如你说的,大连开发区三面临海,她的扇形面正好对着亚洲最发达的国家,这就使大连开发区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是各国投资者进入中国的大门。”
【来源:人民网《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你知道吗?日本、香港、美国、法国、韩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澳门、马来西亚、玻利维亚、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菲律宾、西班牙、奥地利、哈萨克斯坦、英国、匈牙利、德国、瑞典、比利时、丹麦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方都是来大连经济开发区投资的。”
林雪开心的继续说下去,“日本的佳能、东芝、三洋、三井、三菱等;美国的辉瑞;法国的道达尔;德国的西门子;韩国的大宇、浦项、lg等也在这里落户。这里不负神州第一开发区的美名,并且靠着重工业,带动着中国经济强力向上。”
“这里看来真的要跟国际接轨了,看来这里真的是最好的纺织品出口地。”郑朝阳觉得未来纺织市场的出口可能就在这里,看来以后这里关于纺织品的需求,也是他们要考虑的。
“不仅如此,咱们国家还要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了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我听刘主任说,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经开区建设也从沿海地区向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拓展。”林雪笑起来。
“所以,上海纺织厂想着浙江杭州二棉厂,再向着绍兴纺织市场拓展,这就是一种尝试?”郑朝阳马上将事情联系起来看。
“差不多。”林雪笑着点头。
“你知道吗?刘主任的文件上说,经开区作为沿海开放战略以及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几大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点,为中国构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做出了突出贡献。”
林雪左看看右看看,对着郑朝阳小声嘀咕道。
“经济特区,沿海,内地,这是沿着渤海、东海、南海做经济特区吗?”郑朝阳看着地图上的位置抬起头来。
“嗯嗯,我们开会学习的时候,得到的关于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就是这样的计划。”林雪笑起来。
“能说说具体计划吗?”郑朝阳想知道更多。
“我看看,我还做了笔迹了。”林雪从随身的布包拿出笔记本,开始读起来。
“在1984年至1988年间,国务院批准在沿海12个城市建立了14个国家级开发区。在这一阶段,中央对开发区的政策支持,主要不是体现在直接给予资金的资助,而是给政策、给自主权。”
林雪缓缓读着自己的笔记,“在这一阶段,各开发区大胆探索,艰苦奋斗,为下一阶段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资金大循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具备了加速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二,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开发区管理的基本模式与法规体系。”
郑朝阳开始记着每一句话,仔细的思考起来。
“第三是什么?”郑朝阳抬起头看向林雪。
“第三,在“四窗口”——“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发展宗旨的基础上,确立了“三为主,一致力”——以发展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和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针。第四,培育了一批从事开发区管理与招商引资的人才。邓爷爷同志1986年视察天津开发区时,题写了“开发区大有希望””林雪的话让郑朝阳的笑容加大。
“怪不得刘主任和杨科长着急的做纺织技术相关的书,原来是要奠定基础,更是为了寻找基础建设的法子,能够复制下去,让更多中国人参与进来的法子。”郑朝阳笑容加大。
“你明白了什么?”林雪不解的看向郑朝阳。
“我来问你第一件事情,你觉得这世界上能够创造奇迹的原因是什么?”郑朝阳询问道。
“是人啊,只有人才能创造奇迹。”林雪的回答让郑朝阳满意的点着头。
“第二个件事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经济基础是哪里来的?”郑朝阳又问道。
“这个是贷款吧?”林雪不敢确定的说道。
“不,不仅仅是贷款,而是找一个公式,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情,这个度怎么把握,要靠实践。如何实践呢?如何有大概的预算和大差不离的决算呢?一定是第三件事,那就是法规体系,换言之,就是我刚才跟你说的行业标准。唯有行规,才能测算……”
郑朝阳笑起来,“测算一件事所需要的人机料法环是什么。”
“人机料法环?”林雪好奇了。
“就是所需的人员、机器、物料、方法、关键环节把控。”郑朝阳解释道。
“所以,第一点和第二点就是固定大概的支出,算好大概的成本?”林雪算是明白了。
“没错。而第三点和第四点才是关键,有了基础,就要有改变现状的天赐良机。良机如何来?归根到底还是人,具有能力改变现状,具有能力开发大家都羡慕的工艺创造的人。这样的人便是需要技术的底子,更需要人才的培养与呵护。”
郑朝阳总算明白刘长河和杨明心中所想了。
“我还是不明白。”林雪还是没跟上郑朝阳的理解。
郑朝阳朗笑一声,对着林雪说道:“这么说吧,如果我让你去把谷子加工成面粉,你觉得需要什么呢?”
“需要谷子,有了谷子以后,将谷子压成面粉。”林雪的话让郑朝阳笑着摇头。
“你应该想的是谷子从哪里来,谷子如何买到,哪些人接触谷子,接触谷子的这些人如何将谷子压成面粉,这些压成面粉的是什么仪器,这些仪器怎么使用,得花费多少力气让这些人学会,这些人多少能学会,这些学会的人能将面粉压成什么样子,跟同行比如何比,如何改善现有的压面粉方法。”
郑朝阳笑起来,“而这里面所有的一切,就是人机料法环,也就是刚才说的,行业标准以及如何找到适合的人才,事半功倍的做好每件事。这些人才,茫茫人海如何辨别,如果没有这些人才,又如何自己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这是第三点和第四点再说的事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