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弃妃难求 > 第93章 舌战群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叫来丰和,刘锦晨吩咐他去前面大殿,将跪在地上的老臣宣入后殿。

    片刻后,那些老臣便听命来此,不过一进门,众人便都又再次跪下来,以表他们的决心。

    顾清婉冲着刘锦晨,微微点了点头,示意他放心离开。

    待刘锦晨走后,顾清婉对着满屋子的老臣开口道:“诸位大人,可否愿意起来说话?”

    闻言,一位年岁较长的老者开口道:“老夫跪的是当今圣上!”言外之意,是说顾清婉没资格让他们起身。而其他人和他一样,对顾清婉都是满脸的不屑。

    对于他们的态度,顾清婉根本没放在心里,她自顾自的喝着茶,接着说:“太上皇刚刚即位时,便将文顺爷时期大部分老臣都请退了,如今新皇登基,又将殿中的诸位请了回来,不知诸位大人,是否知道皇上的用意?”

    虽然不把顾清婉放在眼里,但还是有人开口回答她说:“皇上知人善用,念我等忠心为国,所以才将我等召了回来。”

    “错,皇上只召了你们回来,更多是因为,他觉得你们会对“他”忠心,为他分忧。”顾清婉毫不客气的反驳说。

    “对皇上忠心和对东晋忠心,有何区别?”又有人问道。

    “当然有区别,从文顺帝到太上皇,又从太上皇到当今圣上,皇位上的人在变,但东晋依旧还是东晋。”话虽然委婉很多,但意思众人皆明白。

    对刘锦晨忠心,可以说也是对东晋忠心,可若说对东晋忠心,却不能代表也是在对刘锦晨忠心,谁知道他们心中认得是哪个主子,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刘锦寒的人呢。

    闻言,众人皆沉默了,顾清婉接着说道:“能为皇上分忧者,皇上看在眼里,而不能为皇上分忧,反而多生事端者,皇上自然也会记在心上。”

    “为皇上分忧,自然是我等的职责,但却不用你一介弃妃来提醒!”

    “是啊,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对我们说教?”

    “皇上受你蛊惑,一心立你为后,我们作为臣子的,自然要誓死劝谏,难道要眼看着皇上做出有损国体的事么?”

    这些老臣也不简单,立即你一言我一语的反击顾清婉。

    “弃妃又如何?你们曾经不也是弃臣么?若不是皇上圣明,你们觉得你们有机会重回朝中,在这和我谈资格一说么?”顾清婉冷哼一声,又说,“知道皇上为什么要把你们几位老臣单独叫到后殿么?”

    地上跪着的几人,依旧一副不屑的表情,顾清婉边摇头边说:“真是可惜了皇上的一番苦心。”

    “姑娘有话不妨直说。”

    “好,那我就把话和你们说明白了。”顾清婉放下手中茶杯,接着说,“你们说皇上受我蛊惑,我想我有必要澄清一下。皇上和我们顾家早在十多年前便有来往,我们也算是青梅竹马了,这样的情谊,应该不是你们口中说的蛊惑吧?”

    见众人不说话,顾清婉又说:“皇上对我情深,有意立我为后,借此盛宴,公开了这个消息,可是你们却当众让皇上为难,与此同时,也让一些心怀不轨之人,有了挑战皇权的机会。”

    “皇上刚刚登基,这时候出现这种事,确实对皇上不利。”那位年长者,皱着眉开口说道。从他的神态和语气可以看出,他确实顾虑到了皇上的处境,并为之担心了。

    “可那也不能让皇上就此立她为后啊!”有人反驳说。

    “李大人,您觉得是皇上的龙威重要,还是区区一个后位重要?”顾清婉反问他。

    “龙威固然重要,可后位人选也不是小事,要我看,你就是一心想做皇后,所以才这么说的!”李大人反驳说。

    顾清婉不屑一笑,没接着他的话说下去,而是正言道:“我先前也说过,太上皇在位时,被请退的老臣很多,而如今皇上单单请了诸位回来,自然是有原因的,忠心于皇上,为皇上分忧解难者,今后必重用之,心怀不轨,让皇上为难,有损皇上龙威者,皇上怕是也不敢再留,清婉只想提醒诸位,别让皇上觉得,他看错了人,更别辜负了皇上的一番苦心,将诸位大人请到后殿,听清婉劝解。”

    闻言,众人开始各自思量。

    片刻后,顾清婉又言:“我不妨给诸位透个底,今日之事,已然到了这个地步,皇上要封我为后之事,必然不会改变,皇上不是太上皇,他不会身为帝王,却还要处处受制于人,若是诸位诚心辅佐皇上,就请帮他度过此关,如果还执迷不悟,让皇上为难,后果你们自己掂量。”

    又给了他们一些时间,顾清婉才再次开口道:“皇上吩咐了,你们若是想好了,就回到大殿上,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过,直接回到自己座位上便好,若是还想劝皇上收回封我为后的旨意,那就继续在这跪着。”

    起身走到门口,顾清婉回头又补充了说:“皇上能把诸位请回来,自然也可以再把你们送走,至于以什么理由送走,送到什么地方去,各位大人心中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是不得善终,还是要名垂千古,各位大人可要考虑清楚。”

    良言相劝加上威胁,这些人不可能还无动于衷,待顾清婉走后,这些人开始在心里揣摩、衡量顾清婉说的话。

    来到偏殿,刘锦晨迎上前来,挽起顾清婉的手,“清儿,辛苦了。”

    顾清婉微微一笑,回复说:“没什么辛苦的,几句话的事。”

    “他们什么态度?”刘锦晨问。

    “现在还不好说,不过我相信,一会儿,他们便会做出选择的。”

    刘锦晨派了丰和去盯着后殿的情况,而自己,则在偏殿和顾清婉悠哉的喝起了茶。

    ……

    “启禀皇上,宋大人和赵大人已经回了大殿,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丰和报告完,刘锦晨笑着看向顾清婉,顾清婉微微抬眉,回复他说:“只要有人开头,后面的就更好办了。”

    又过了半个时辰,后殿中的老臣已经陆陆续续走的差不多了,丰和再次来报:“启禀皇上,后殿之中,只剩下李大人和周大人了。”

    闻言,刘锦晨回复说:“你过去,悄悄告诉他们,说朕马上就回大殿了。”

    “是。”丰和领命,离开了。

    没多一会儿,丰和便前来通报,说最后的那两个人也回了大殿。刘锦晨起身,对顾清婉说:“现在朕就去解决大殿上的那些人。”

    “我陪你。”

    二人再次回到了大殿之上。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跪地行礼。

    “平身!”

    原本跪在大殿中央的几人中,有几个识时务的,顺势起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刘锦晨抬头看向依旧跪在大殿之上的六七个人,问:“几位大人,怎么还不想起身么?”

    “臣等心意已决,还请皇上顾及国体,莫要执意立顾家弃妃为后,请您三思而后行!”

    “请皇上三思!”另外几人随即附和道。

    刘锦晨不屑一笑,转而又问:“朕若执意如此呢?”

    “皇上若执意如此,臣等只能长跪不起。”

    “朕命你们起身!”刘锦晨加重语气。

    闻言,那几人不敢再顶撞,但却也都没有起身。

    看着依旧跪在地上的那几人,刘锦晨怒斥道:“你们这是要公然抗旨么?”

    那几人彼此互看了一眼,好像在互相安慰,心想只要他们齐心,刘锦晨就不会拿他们怎么样。

    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刘锦晨并没退步,而是直接下令道:“来人,将殿中抗旨之人,全部拿下!”

    “是!”刚刚冲进殿中的侍卫,领命后,直接将殿中的几人反手擒住,欲往外拖!

    “皇上!微臣冤枉!”

    “皇上,臣有话说!”

    那几人见势,知道皇上动怒了,心里也开始担心起来,可刘锦晨根本不给他们机会,见侍卫们停住了手,他怒斥道:“是没听懂朕的话,还是你们也想抗旨?”

    闻言,侍卫们也不管了,硬生生的把那六七人往外拖。

    “皇上!”太后坐不住了,本以为刘锦晨会在受到压力后,知难而退,打消封顾清婉为后的想法,没想到,那些老臣,不知听了什么,居然悄然退回自己的位置,不再提及此事,而刘锦晨,竟然也在盛怒之下,动起了惩治众人的念头。

    “母后有话要说?”刘锦晨问。

    太后思虑片刻,想到还被关着的刘锦寒,心中又重新衡量了一番,最后开口说:“他们也都是为了东晋皇室不被外邦耻笑,你何苦要如此重罚他们。”

    “重罚?他们公然抗旨,朕只是叫人将他们拖了出去,您说朕重罚了他们?”刘锦晨反问太后。

    “那皇上打算如何处置他们呢?”太后问。

    “母后觉得,当众抗旨,要如何处置才算合适?”刘锦晨不答反问。

    闻言,太后思量片刻,然后回复说:“前朝之事,哀家一个妇人,实在不好干涉,皇上自行处置就是。”太后也算看清了,刘锦晨要娶顾清婉,并封她为后,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力保住自己的另一个儿子。

    太后表了态,刘锦晨满意的同时,转头对众人宣布:“当众抗旨,本应斩立决,朕念他们七人,曾对江山社稷有功,特免其死罪,不过,七人全部削官、没收田产,贬为庶民,并永世不得入京。”停顿一下,又说,“三日之后,朕正式迎娶忠义侯之女——顾清婉为后,并行册封大礼,尔等可还有何异议?”

    “皇上圣明,臣等并无异议。”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