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天绝之迹 > 第109章儒家书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母后,我日后天天来陪你,你看如何?”刘箫撒娇道。

    “好好都依你,反正你已经长大了。”公孙雨寒温柔道。

    “母后你不是大罗金仙巅峰强者吗?要不我带你出去逛逛,这样不至于寂寞。”刘箫提议道。

    公孙雨寒听着女儿的话,觉得可行,便道:“女儿的心意,母后已知,你我去一趟书院吧,去看看上面有什么好的诗词。”

    刘箫听着母亲的话,便起身离开了公孙雨寒怀中,“母后我们走吧,改天我哥哥来看你一下。”

    “你哥哥他很忙,我们走吧,不要大张旗鼓的出行,就我们两人便行了。”公孙雨寒嘱咐道。

    “母后,女儿明白。”

    于是刘箫牵着自己母后的玉手,便离开了椒房殿。

    两人花了半个小时,才来到了儒家书院。

    儒家书院一直是由孔圣的后人,掌管着的。

    现在是孔元修,乃一代大儒,是目前儒家实力中比较厉害的人。

    儒家书院建筑朴实无华,没有金碧辉煌的华丽之感,给人朴素淡雅的感觉。

    里面很大,有五方湖、儒圣阁等建筑。

    但是却有一座诗词碑,它们能感觉到世间的诗词,若是写的好,诗词碑会自动更新排名。

    儒家的弟子,可以临摹其上诗词,以用于观悟,或者防身。

    两人来到了诗词碑前,看着上面的诗词。

    只见上面写着:

    第一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千古宇殇。

    第二名:画堂春,千古宇殇

    第三名:鹧鸪天·桂花,洛月

    第四名:望江南,千古宇殇

    第五名:望江南·闲梦远,千古宇殇

    第六名:十五夜望月,千古宇殇

    第七名:中秋,洛月

    第八名:中秋玩月,洛月

    第九名:望江南·梳洗罢,洛月

    第十名:佳人舞剑,千古宇殇

    ………………

    “女儿,这两人你应该都是认识吧。”公孙雨寒道。

    “母后自然,天云派首徒不用提了,云尊首徒洛月,一个玉树临风,另一个美若天仙,两人乃天作之合,今日看着诗词榜,才算是明白了,两人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刘箫道。

    “箫儿,你说的没有错,有其是画堂春,真乃绝世佳作,一生一代一双人,这是痴情的人才会写出来的,刚好我与你父皇的爱情,也是这样的,唯爱一人,相守终生。”公孙雨寒感叹道。

    “母后与父皇的爱情故事,让人羡慕不已,这是词道出了一生唯爱一人,与其相伴一生。”刘箫道。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仿访饮牛津,相对望贫。”公孙雨寒直接便读了起来,反复品味其中的意思。

    刘箫听着母后正读这首诗,便没有去打扰了,而是静静的等待着。

    “箫儿,这首词真是好,我回去说给你父皇听,或许他也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我真想见一见这首词的人。”公孙雨寒道。

    “母后,你有机会见到的,这首水调歌头也不错,有其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非常好,寄托自己的情感,即便再遥远,也能共望一个明月,表达自己思念之情。”刘箫道。

    公孙雨寒自然注意到了水调歌头,便诵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母后,你唱的真好听,很有味道,有一股浓浓的思念之情,我差点就泪流满面。”刘箫如实道。

    公孙雨寒看着自已的女儿,便道:“其实那个女孩,也是一个才女,只是两人都是修仙之人,有其是她赞美了桂花,虽然桂花貌不出众,貌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馥香自芳,是一篇传世佳作,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地方。”

    刘箫闻言,看了看排行榜第三名的鹧鸪天·桂花,只见下面写道: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看完好,她觉得十分好,尤其是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赞美了桂花的品格,当真是一首好的词。

    “母后,我觉得此词非常好,不知道哪些儒家读书人,作何感想?毕竟榜上前十,被外人所占据。”刘箫道。

    公孙雨寒,微微一笑,“他们即便气愤此事,也不敢去找两人的麻烦,毕竟是他们写不出这样的佳作,也何须埋怨他人。”

    “母后说的对,不知道母后可会写诗作词?”

    刘箫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她从来没有见过母亲写过诗作过词。

    “母后自然会写一些,只是你从来不知道而已,毕竟你也从来没有问过母后,没想到你今天便问了母后。”

    公孙雨寒自然知道自己的女儿,为何如此问,因为她确实没有见过自己写诗作词。

    刘箫一听母亲竟然会,便道:“母后可否当场作一首,让凤临看看,我想知道母后的实力。”

    公孙雨寒听到这话,只能作一首,让这个丫头,知道自己的厉害。

    “楼杨垂外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刘箫一听感觉很好,便道:“母后下阕呢,凤临准备抄下来了。”

    公孙雨寒看着自己的女儿如此心急,便道:“箫儿,不要如此心急,母后马上就说。”

    “好的母后。”

    公孙雨寒走了几步,便道:“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母后这首词很好,上阕抒发对春天的眷恋之情,下阕抒发伤春的感情,全词通过描写外缕垂杨、飞絮缱绻、杜鹃哀鸣、春雨潇潇,构成一副凄婉缠绵的画面,一个多愁善感,把酒送春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活现在这幅画面中,词句清丽,意境深远。”

    刘箫说完以后,感觉还是自己最了解母亲,即便是自己的哥哥,也不懂母亲的情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