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些漏网的方仙道士,带着未被杀害的起义农民,就逃入大山深处成立了奉仙寨。
奉仙寨的大统领和二统领是方太和方保两个亲兄弟,他们都是方仙道士。开始也是修炼内功、研究炼丹之术。
当底层农民走投无路之时,他们通过炼丹之法,炼制一些药物,拉拢一些农民归于麾下。
起义被武帝镇压后,方仙寨由起初的打家劫舍,走上杀手道路,成为杀手组织。他们炼制的也不是救人的药,而是杀人的毒药。
两个人仗着功力深厚,又有毒药相辅,逐渐闯出“毒手双煞”名号。
五个使叉大汉是毒手双煞手下“五鬼”,活着的这个叫“无常鬼史青”,是奉仙寨的三寨主,也是执行者。
无常鬼史青出于对毒手双煞的报复,也是对汪行救命之恩的感激,一股脑把知道的事都说了出来。
汪行:“你们杀我也是做生意吗?”
无常鬼史青:“是,我们本就无冤无仇。”
汪行:“是谁要杀我?”
史青:“这个我无权知道,只有毒手双煞知道此事。”
汪行:“你打算以后怎么办?”
史青:“毒手双煞不会就此放过我,我也要找他们去报仇。”
周宣:“你能杀得了他们吗?很大可能是送死。”
高宇:“跟着我们,也许能随你心愿。”
史青:“你们是什么人?”
高宇:“你玩杀我们,竟连我们是什么人都不知道吗?”
史青:“我们只负责杀人,毒手双煞从来不告诉我们其它事,这也是我们这行的规矩。”
汪行也觉得这个人对于找到毒手双煞很有用,也有心把他收归麾下。
周宣:“我们也有规矩,我们身份暂时不能告诉你,何去何从,你自己考虑清楚。”
史青此时孤家寡人一个,而且杀手仇家肯定很多,看汪行武功高不可测,也是救命恩人,就答应下来。
汪行为了查出买凶杀人者,决心找到毒手双煞。
汪行几人午夜时分才赶到蓝田县,经过大半夜折腾他们确实都很累,他们找了一家客栈,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各自休息。
蓝田县,因县东南有蓝田山而得名。蓝田山上盛产美玉,上等玉为球,次等玉为蓝,遂有“玉种蓝田”之说。
来蓝田县的达官贵人、客商行旅非常多,所以汪行他们也只是住在普通几人间的客房。
由于折腾了大半夜,几个人的身上都很狼狈。所以一进客房,就特意嘱咐小二预备几桶温水,他们要洗浴。
几个人洗浴之后,就各自安寝。哪知他们睡了没到一个时辰,就被一阵吵闹声惊醒。
汪行听到有人叫门,就起身去开门,哪知门一开,顿时闯进几个官差,不分青红皂白就要锁拿几个。
汪行:“你们这是做什么?”
带头的官差一抖锁链,说道:“最近地方匪寇横行,各地都在查拿不法匪人,尔等深夜来此,衣衫不整,跟我们走一趟,县太爷要问话。”
此时几个人都已醒来,看到官差如狼似虎,不禁心中大怒,高宇和周宣就要动手,被汪行制止。
几个人穿了衣服来到县衙,蓝田县太爷即刻升堂问案。
蓝田因为盛产美玉,来这里的达官贵人、富商大股多,所以这里的县令也富得流油,能来这里当县令都是在朝中有门路的人。
这几天朝中令地方严查匪患,县令也想趁此机会发财。
当县令看到眼前几个人时,顿时眼睛就亮了。一看这几个人都不是普通人,油水肯定大。
县令端坐大堂之上,两边衙役如狼似虎喊堂威。
县令一拍惊堂木,喝道:“大胆,见到本官,因何不跪?”
汪行:“我正要问县太爷,我们因何罪被捉拿到此?”
县太爷一看答话的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说明这个孩子肯定是是有钱人家的少爷,有可能发财。
于是,县太爷和颜悦色地问道:“你们是哪里人,来此何干?”
汪行:“我们是京城的,走亲戚路过此地。”
县令:“走亲戚也不用半夜三更才入住客栈,据客栈报案,说你们当时衣冠不整。”
汪行:“我们错过了宿头,因道路不通,又在山林里钻了半宿,半夜才到蓝田。”
县令:“胡说,附近官道都畅通无阻,分明是借口。”
汪行:“不信的话县太爷可以派人去查,一查便知。”
县令:“胡说,这分明是借口,看来不打你们不会说实话。”
汪行:“县太爷平时就是这样办案吗?没有证据就屈打成招,这不符规矩。”
县令:“乳口小儿,伶牙俐齿,分明是山匪草寇,还想争辩!”
汪行:“我是据理力争。谁证明我们是山匪草寇?我说话太爷不信,又不派人去取证。”
县令:“大胆,乳口小儿,竟敢咆哮公堂,按这一条就该打。”
汪行:“我说话就是咆哮公堂,不说话谁给我们辩屈。”
县令:“来人,每人重打三十大板。”
汪行:“慢着,这三十大板可有明目?”
县令气得再拍惊堂木,对衙役喝道:“还不动手!”
这时一边记录的主簿,低声说道:“太爷却慢,看这个小孩来头不小,还需三思而行。”
县令也低声说道:“他有来头,我就没有来头,当朝谁比大将军权势。你还是下去开导几句,你的薪俸可是在这些人身上出。”
主簿点头答应,走下大堂,来到汪行身边,低声说道:“我看你年龄不大,绝非山匪草寇,不过要过这一关,还是县太爷说的算。”
汪行听师爷的话,这是要私了,花钱免灾。汪行像抓住救命稻草,低声问师爷,可有办法解脱。
主簿一听汪行上道,忙伸出两个手指。汪行低声问:“二百钱?”
主簿摇头叹息,说道:“两万钱,一个不能少。”
汪行点头,故意说道:“两万钱不多,但得看县令什么来头,如果来头好,我给二十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