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化长风急急向历阳赶去是因为此时他已基本明白,三日前本是灵姬与五毒一道同来,她们是应该猜到杜伏威已经离开,所以五毒才被灵姬使走,让他们去追杜伏威与其二个义子。
而灵姬则故意装作不知道一样,还说自己收拾了五毒让化长风放心,一副在找人的样子,而化长风一心要拖住灵姬(也就是三日前的田壮),所以也就中了灵姬的狐狸诡计,反而让灵姬拖住了化长风,让化长风不能觉察到危险,而五毒可以顺利去追杜伏威。
化长风睡了三日,并非中了什么妖术,只是黄酒与狐狸的骚味一融就变成一种迷药,这才让他与紫青都难与醒来,同时着了狐妖灵姬的道。
化长风想到这里,心里也是恨不得打自己两个耳光,这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况且是中了一个狐狸精的诡计。
只是这世间之事,有其祸,必有其福,化长风虽然睡了三天,可也阴错阳差的在白堤之上遇到许仙,同时救出被杨广镇压着的白蛇与青蛇,算是一段奇缘。
如此说来,人的一生真还是难与预料,人生往左人生往右,其实都不必太过着急,或许都会有不同的精彩在等着你。
原本化长风该去找玲珑与青牛的,可此时他更担心杜伏威,纵然杜打赢了李子通,可他却没有能力打赢五毒妖怪。虽然杜伏威他也不甚喜欢,但既然他已经插手杜伏威的生活,就得为杜伏威负责到底,万一杜死了,那就变相改变了历史,这是化长风不愿意看到了事实。
可不知道此时的杜伏威又将如何呢?
……
……
李子通骑着一匹高头大马,通身赤色,走在去历阳的大道上。
他此时意气风发,根本不用躲藏,因为按计划,他的水师此时应该已把杜伏威剩余的水师收在囊中,他现在只需要带着一队人马,进驻历阳城,收编杜伏威的残余力量,这样他就可以代替杜伏威成为江淮一带的义军霸主。
李子通脸上一直挂着笑,对待下属也温和许多。
在李子通身边,一直跟着长须书生刘子谋,见李子通心情大好,却有些忧虑。
“子谋,现在江淮大局已成,你为何还如此愁眉苦脸,难道是不高兴我收编杜伏威的力量吗?”
李子通见刘子谋有些不适宜,心里有些不高兴,语气也是十分严厉。
“将军,并非子谋对将军收编杜伏威的势力不高兴,只是想着若是将军代替了杜伏威,那么将成为新的江淮霸主,所谓怀壁之罪,由此一来将军也会成为江淮义军众矢之的,更会成为杨广的南方威胁,所以在考虑接下来的谋略,如何面对来自其它义军的侵扰,还有江都朝庭的大军,所以才会显得忧虑。”
“哈哈哈,得子谋胜得诸葛孔明,刚才是我思虑不周,错怪子谋了,还请子谋见谅。”
李子通一听,自然明白。
刘子谋所想当是接下来李子通需要面对的,北边的杨广不会管谁统领江淮,他手中的十万精兵,对江淮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只要北方稍稳,那他就会把重点放在江淮,那如何求存,对李子通就是头等大事了,而如今身边有刘子谋这样未雨绸缪的军师,也是他李子通的福气。
“将军只需稳守江淮,想来现在虽然北方看似三足鼎立,可这种平衡,很快就会被打乱,杨广必然首尾难故,对江淮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刘子谋对时势分析也是十分精准,人在南方,却时刻关注着北方的局势,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的乱世,并非谁都可以独善其身,而是相互牵制。
“子谋分析得准确,那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之下会打破三足鼎立的局面呢?”
李子通也是一方枭雄,善于发挥下属谋士的优势,自己心里当然也有定论,可他还是十分谦虚的向下属询问,说明他在用人方面,也非独断专谋,而是不耻下问,礼重贤能。
“将军当有所断,子谋所思只是片面,也不妨说来让将军决断。依我所见,太原李渊蓄谋已久,早就想一登九五,改换门庭,如今北方数他最强,所以只要李渊一称帝,那么其它二路人马就会被迫无奈,要么归属杨广,要么向李渊称臣,可两方都不会就此屈服,势必不会落后,都会称帝,这样一来,北方必然再成乱局,也是南方的机会,在这一段时间里只要将军把南方一统,最后结局最差也是南北划江之势,若是能在三强未分胜负之时跨江北上,先取洛阳,那么天下必是将军囊中之物。”
李子通一听,心里也是欣喜,微笑着拍了拍刘了谋的肩道:“若真能按子谋所说,他日子谋必是我李子通大吴天下的开国功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负胸怀。”
刘子谋一听,也是微笑回道:“谢将军!”
可看着前方,刘子谋心里却并不舒服,此次夺取杜伏威大江上之船,与妖魔勾结,这一件事刘子谋就十分反对,并不赞同。
虽然此举一时之内可以增强李子通实力,可与妖魔勾结之事若是传开了,在大江上下,怕是会名声尽毁,得不偿失,反而会成为各路义军嫌弃讨伐的对像,被众义军孤立,日后更不会有人再投李子通,有一种火中取栗,急功近利感觉。
而且李子通不甘于人下,对杜伏威阳奉阴违,始终有失大义,并不为刘子谋所赏识。只是此时刘子谋也没有好的栖身之处,也只能委曲求全。
将军前面就是历阳城南门,十分空旷,并无杜伏威伏兵,可长驱直入。
李子通一笑,大声道:“将士们我们快马加鞭,进驻历阳。”
李子通说完领头一扬马鞭向着历阳冲去。
李子通万余人已兵临历阳,城门近在咫尺,连城墙上的守卫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快去通报,就说李子通应杜将军之邀前来进驻,共商讨隋大业。”
传令兵一拍马屁,直朝历阳南门奔去。
“杜伏威旗下李子通带所属部下,得杜将军之令,今日开驻历阳,还请守城将军放下吊城。”
“原来是李将军属下,我们已经接令,正候着李将军呢,城门也为李将军打开了,只是军令在身,还要李将军出示杜将军的手令才能放下吊桥。”
守城的将军一看远方的李子通,还有身后的一万人马,到并不吃惊。
李子通一听,也没有办法,毕竟他也是从伍之人,懂下属的规矩,大军进城,若不落实,谁也不敢违命。
李子通一夹马腹就朝前奔去,刘子谋面色忧虑,在此战乱年代,城门一般并不开放,而此时城门大开,只是挂着吊桥,若是大军来攻,如此吊桥形同虚设,杜伏威下属不会如此大意,纵然是李子通已先通报,可如此做法还是有违常理。
“将军慢行!”
刘子谋奔了过去,与李子通并肩站立。
“子谋,难道有问题吗?”
“我觉得这其中有诈,还请将军三思。”
李子通一听,脸上有些过不去了。
这本是早就谋划好的事,杜伏威此时在杭州遇伏,李子通才能赶在杜伏威之前来到历阳,机会难得,若是此时不占领历阳,那么等杜伏威进城,那就算十倍于历阳守军,也很难攻破历阳。
况且历阳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长江沿岸的重镇,可拦腰把大江截断,上可限制巴蜀,下可节制下游各镇,这是称霸江淮的机会,也是重兴大吴的关键。
“子谋过虑了,以我们的速度,没有人能跟上,现在杜伏威若是没死,应该还在途中,可途中也有人在等他,大江的船我们现在应该已经接手,此时不进历阳更待何时。”
刘子谋也是一时难办,毕竟他也只是直觉有问题,这种情况就像三国时的空城计一般,让人难与捉摸。
“子谋,你是不是想起三国孔明的空城计了,想来当年司马懿就是太过犹疑,才错失诛杀孔明的机会,而我李子通并非司马懿,这历阳城上也无当年孔明,诸葛孔明就在我身边,我又何惧。”
“请问是不是马将军,在下李子通,得杜将军之令星夜赶回历阳,杜将军连败几场,想着让子通一起协防历阳,还请将军放下吊桥,不要勿了军机。”
李子通刚才与刘子谋低声说完,扭头就对着城门大声吼着,他是应杜将军来帮忙协防历阳的,所以如此一说,变成了救援之军,所以守城之将当然会礼遇三分。
城墙上守将一听,微微一笑道:“李将军稍候片刻,我这就令人放下吊桥。”
“放下吊桥,恭迎李将军。”
这个时候李子通的万数人马早已集中在李子通后面,随时准备冲进城内,这是李子通早就谋定好的事。
若是能打开城门,就算城内有部分守军,他这一万人马只要齐冲入历阳,可以杀守军一个措手不及,对历阳李子通此时是志在必得。
只是当吊桥缓缓降落之际,整个城门之上忽然之间飞出万余火箭,向着李子通万余人射来,而原本空旷的城内竟然冲出几股骑兵,而李子通大军身后也已开始混乱起来,一时之间杀声四起,李子通的大军顿时被包的饺子。
“将军快逃,中计了!”
刘子谋的顾虑还是不幸言中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