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雄英不由得陷入了思索当中。
这个姚广孝,真是一个单纯的战争狂人。
他不像别的人,会渐渐的因为功劳而滋生野心。
只是单纯的享受战争,或者说是享受这种将敌人踩在脚下疯狂蹂躏的感觉。
要不然也不会在原本的历史上帮四叔打下江山后便隐退。
朱雄英分析十有八九是因为姚广孝觉得没什么意思。
对于这种人,朱雄英对他不会抱太大的戒备之心。
但是依然要对他时不时的敲打一番。
这种敲打,并不是为了检验他的忠心。
而是让他稍微收敛一点,不要杀的太疯了。
时间一晃,又是一个多月过去。
时间一晃,就是月余过去。
朱元璋并没有如姚广孝所愿。
赏给他一座寺院,让他修行。
朱元璋还想让他帮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征战天下呢。
怎么可能让他过得这么轻松。
不过朱元璋也赏赐给姚广孝一座宅子。
但是姚广孝却并没有居住。
反而是挂单在金陵的一座寺庙里。
并对外宣称自己是在修行佛法。
对于姚广孝的这种说法。
不光是朱元璋,就连朝中的大臣都是嗤之以鼻。
哪有和尚杀了几年的人,然后回来修行佛法的?
不过朱雄英对此却并不在意。
因为朱雄英知道,只要自己需要,随时都能把他召回来听命。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朱雄英的屁股后面也多了一个跟屁虫。
那就是张玉的儿子张辅。
当初张玉被自己留在京城。
自己周岁宴的时候,张玉也曾出席。
只是彼时的张玉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千户。
而朱雄英之所以留下张玉,也并不是因为张玉本身有多大的本事。
朱雄英真正看中的,是张玉的这个儿子张辅。
只是当时的张辅不过才几个月大罢了。
但是现在已经长成了一个两三岁的娃娃。
在自己的授意下,整天的跟在自己的屁股后面。
张玉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
激动之情简直是无以言表。
傍上皇孙,老张家也要飞黄腾达了!
不过和自己的老十叔和十二叔一样。
朱雄英并没有对张辅有什么特别的关注。
只是把他单纯的当一个孩子来对待。
这个年纪的孩子,根本就没有必要去教他做什么。
因为即便是你刻意的去教。
也不一定能够教会什么。
有时候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不过没有教归没有教。
跟在朱雄英的身边,也耳濡目染的学到了不少东西。
再加上孩子的好奇心作祟。
朱雄英也会抓住时机叫他一些东西。
再加上张辅本身就是一个聪慧之人。
所以即便此时的张辅还很小。
但是却充满了灵性。
张玉在发现自己儿子的成长之后。
更是对朱雄英死心塌地的效忠。
不过张辅虽然聪慧,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在听。
并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所以存在感远不如朱镜静等人。
不过这反而是得到了朱雄英的欣赏。
小孩子不能锋芒太过。
否则容易在遭受挫折的时候。
一蹶不振。
不过虽然朱雄英这里过的十分惬意。
但是朱元璋和朱标最近的心情却不怎么高。
之所以不高的原因不是因为大明缺钱。
恰恰相反,是大明不缺钱!
但是却缺银子。
不光是朱元璋和朱标。
就连朱雄英都隐隐察觉到了一些不对的苗头。
这两年的时间里。
朱雄英凭借着朱镜静手里的糖霜。
还有交给朱棣的琉璃器。
着实是得了不少分红。
至于天下第一楼。
朱雄英本身就没打算靠着它挣钱,所以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不过仅仅只是凭借着糖霜和琉璃器。
朱雄英就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甚至连朱雄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现在有多少钱。
尤其是在朱镜静的一番运作下。
把整个广西产的甘蔗全都给吃下来之后。
朱雄英保守估计自己手里的银子,已经有上亿了。
然而问题恰恰也正出在这里。
那就是朱雄英这上亿两的白银,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钱!
之所以没有这么多的钱,是因为大明没有那么多的银子!
银子是钱,但钱不一定只是银子。
因为钱只是人们赋予银子的一种价值。
只不过是约定俗称的规矩罢了。
不光是大明,历朝历代都是缺银子。
甚至一度缺到不许民间私自进行白银交易。
也就是这些年,大明的经济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铜钱不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朝廷才渐渐的放开了银子的使用。
因为大明本身就没有多少银矿!
每年产出的银子十分的有限。
可是大明每年积累的财富却是一直在上升。
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
银子不够用,逐步开始升值。
银子的升值,让普通人财富缩水的同时。
也使得人们更加不想让自己手里的银子在市面上流通。
也更进一步的加剧了银荒的出现。
就像朱雄英,手里虽说攥着上亿两的白银。
但是别说上亿了。
现在连一千万两的现银都搞不出来。
除非朱雄英直接把自己的财富转交给朝廷。
然后从朝廷的府库里取出银子来!
朱元璋和朱标对经济学虽然不甚精通。
但却并不代表着两个人并不知道这种情况带来的危害。
现在市面上的白银和铜钱的兑换比,已经到了一个极其夸张的地步。
之所以还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是因为现在的大明经济一切向好。
繁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世景象。
遮盖了这种危机。
就像是有钱人不会在乎奢侈品的那一点涨价一样。
可是一旦这种危及爆发出来。
对大明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所以朱元璋和朱标并没有像表面看的那样轻松。
已经好几次召集户部的官员进行商议。
然而这些人却没有给出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
甚至有人建议朝廷强制规定白银和铜钱的兑换比例。
让朱元璋气的破口大骂。
这不是摆明了在说,自己大明现在缺银子。
如此一来,只会引起更大的恐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