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 第167章 皇家钱庄的成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了户部的章程。

    朱元璋立刻批示。

    先从户部拨了一部分银子。

    在金陵和几个繁华的城市。

    设立了皇家钱庄和钱庄的分号。

    然后便开始向人们宣扬钱庄的好处。

    一开始的时候,人们对这个皇家钱庄还充满了好奇。

    但是当人们得知存进去的银子会换成银票的时候。

    全都一哄而散。

    哪怕钱庄已经说明,这些钱只要存进去就会有利钱产生。

    大明的银票是个什么德行。

    所有人都十分的清楚。

    自己的钱可是真金白银。

    存到钱庄里换的可就是银票了。

    尽管钱庄的人一再保证,存进去多少银子。

    换出来的也会是多少银子。

    但依然没人相信。

    “哼,想让我把银子存进去。”

    “除非朝廷把我手里的宝钞收回去。”

    “要不然,休想!”

    一个商人看着钱庄外面挂着的幡子。

    恶狠狠的说道。

    大明立国至今已经十年有余。

    宝钞也不知道发行了多少。

    但是回收的寥寥无几。

    不知道有多少人手里的银子,就这样被不懂经济的朱元璋给坑了。

    百姓们倒还好一些,这些年随着商税的改革。

    朝廷财政富裕,也渐渐的辐射到了大明的百姓。

    百姓手里也攒下不少银钱。

    对于之前宝钞的事情也渐渐的就淡忘了。

    可是这些商人却不一样。

    大明商税就是从自己的身上割肉。

    虽说自己也因为商税改革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但是商人哪有舍得自己的钱往外送的。

    不过虽然大部分的商人都不愿意把自己的钱往皇家钱庄里存。

    但还有不少的商人手里有不少的闲钱。

    一时半会儿用不上,而且钱庄的这个利钱确实也挺诱人的。

    于是便有商人把自己一部分钱拿出来存到钱庄里面。

    准备赌一把,赌赢了自己以后的闲钱就有地方放。

    赌输了也没有关系,就当花钱给自己买个教训。

    对于这些存钱的顾客,钱庄的各个掌柜当然是十分欢迎。

    这些人都是从户部衙门里抽调的积年老吏。

    往上爬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但是来钱庄当掌柜,倒是能多挣些钱。

    所以对于这件事,众人也是十分的上心。

    每一个前来存钱的人,无论多少都陪着十二分的笑脸。

    朱雄英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

    心中也是十分的惊讶。

    没想到爷爷和父王竟然跟自己想到一块去了。

    不过朱雄英却没有什么意外。

    本身钱庄这个东西,也就是明朝的时候才初具规模。

    更准确的说法应该叫做票号。

    只不过朱雄英没想到的是,自己爷爷和父皇的思想竟然也这么先进。

    要知道原本历史上的票号,都是些体量巨大的商人私人募资然后创办的。

    普通人在票号存钱,是需要收手续费的。

    像皇家票号这种给利钱的,基本上已经跟后世银行差不多了。

    不过朱雄英在打听完这些钱庄的收储量之后。

    却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因为按照目前这个数量来说。

    实在是太过于低下了。

    所有钱庄的收储金额加起来。

    甚至都不如自己手里那些白糖和琉璃器一天的分红来的多。

    这样的话,就完全丧失了钱庄的作用。

    诚然,只要朝廷这样按部就班的做下去。

    将来肯定会质变引起量变。

    可是朱雄英却知道。

    空怕大明等不到那一天,就会真正的闹出来银荒。

    于是朱雄英出手了。

    “爷爷,父王。”

    “我这里倒是有个主意。”

    “能帮着朝廷快速的把钱庄给经营起来。”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一眼。

    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喜色。

    一开始的时候。

    朱元璋和朱标觉得朱雄英这个主意很不错。

    因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

    商人都没有理由不把自己的钱存进朝廷的钱庄里。

    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

    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样。

    会有很多的商人来存钱。

    即便是来存钱,数额也是非常小的。

    朱元璋得知这个结果立刻展开一波调查。

    结果却让朱元璋红了脸。

    当年自己发行的宝钞已经把朝廷的货币信用给降到了冰点。

    根本就没人信。

    除非朝廷拿出足够多的银子去兑换这些人手里的宝钞。

    可朝廷真要有那么多银子,还需要弄钱庄这个东西吗?

    即便是朝廷真有这么多的银子。

    谁又敢保证那些商人在换了银子之后。

    不把换来的银子再埋起来呢?

    而朱元璋又不可能下令强制让百姓和商人用手里的银子来兑换钱庄的银票。

    于是两个人就只能尬在这里,一筹莫展。

    所以在听到朱雄英的话之后。

    两个人的心中都十分的激动。

    “雄英,你快说说。”

    “有什么法子,能快速地让朝廷的钱庄经营起来。”

    朱雄英笑着说道:

    “这件事说起来并不难。”

    “只不过爷爷没有找到正确的法子罢了。”

    “如今朝廷每个季度都征收大量的商业税。”

    “各地解送到户部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只要朝廷下令。”

    “让户部只收皇家钱庄的银票来抵税的话。”

    “是不是就能够让银票不知不觉间的渗透到民间去?”

    “要知道,朝廷主动开始收银票。”

    “就是在建立这些银票的货币信用!”

    朱元璋和朱标听到朱雄英的话,心中不由得一震。

    对啊,自己怎么没想到呢?

    自己一直想的是如何让这些商人被动的接受银票。

    却没想到让这些商人主动的接受银票。

    只要朝廷宣布以后的商税银子用银票收取。

    这些商人必然会跑到各地钱庄里用银子兑换银票。

    然后再交给各地的税务司。

    朱元璋一拍脑袋,兴奋的说道:

    “好孙儿,咱要是早点把你叫过来。”

    “不就没有这么多事了!”

    “快,咱要赶紧下旨。”

    “这个季度的商税。”

    “只收银票,一两现银都不收!”

    说着便让太监总管去户部传旨。

    并且将自己的旨意传到大明各地。

    朱雄英听到朱元璋的话。

    也是笑着说道:

    “孙儿也要回去准备准备。”

    “给爷爷的这把火,添点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