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 第213章 朱雄英的打算,草原化为大明的牧场

第213章 朱雄英的打算,草原化为大明的牧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爷爷,找我来有什么事?”

    来到朱元璋的面前。

    朱雄英脸上满是笑意。

    朱元璋看到自己孙子来了。

    心中也是无比的高兴。

    自己这趟微服私访,仅仅只是想体察民情而已。

    没想到朱雄英已经做出了如此多的布置。

    “你之前弄出来的那个三段击。”

    “咱已经知道了。”

    “并且已经吩咐下去,让火器营的人开始着手用三段击来练习。”

    “并且那三个互相配合的人,军饷也都是一样的。”

    “不存在厚此薄彼的做法。”

    “等再过一段时间,咱还要去验看训练成果呢。”

    对于自己爷爷的话,朱雄英并不感到意外。

    因为从城外的那个庄园回来之后。

    朱雄英便和朱棣把这件事情上报给了朱元璋和朱标。

    不过紧接着便是朱元璋微服出巡。

    直到刚回来,才看到试射的结果。

    一看之下,果然是惊喜中带着满意。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射击法子。

    当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朱元璋对火器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现代人。

    尤其是在和陈友谅互为敌对的时候。

    发展火器的想法,便在朱元璋的心中扎下了根。

    并且一直贯穿大明始末。

    但却一直因为火铳的质量和射速原因。

    无法在军中大面积的推广。

    后来朱雄英画出来燧发枪,让朱元璋大喜过望。

    火铳的质量上去了,士兵们不再担心炸膛。

    训练时的胆子也就更大了。

    军中已经出现了不少枪法很高的士兵。

    现在又弄出了三段击的战法。

    更是将射速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一下子解决了两个大问题。

    朱元璋怎么会不高兴!

    要知道训练一个弓手,可是要花好几年的时间。

    但是一个合格的火铳手,只需要短短的一两个月就行了。

    虽然训练时候的花费要比弓手贵的多。

    但是时间短了,省下来的军饷更多啊!

    大明是有钱了不假,可是老朱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又逗了朱雄英一会儿。

    朱元璋才说出了自己叫朱雄英来的真正目的:

    “咱已经听说了。”

    “你弄出来个叫珍妮纺纱机的东西。”

    “准备运到北方草原上。”

    “把那里的羊毛纺成线,然后运回中原卖。”

    “那个东西咱也看了,着实是个好东西。”

    “但咱也听你父王说了。”

    “说是这东西不准在江浙地区出现。”

    “会引起极大的动荡。”

    “那你就不怕弄到草原上,也引起草原的动荡?”

    朱雄英听到朱元璋的话说道:

    “爷爷,先纠正你一个说法。”

    “不是不准珍妮纺纱机出现在江浙地区。”

    “而是现在还没有到它出现在江浙地区的时候。”

    “如今江浙地区是咱们大明主要的产量地区。”

    “饭碗问题,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当初咱们为什么要向大越派兵,还不是为了一碗饭。”

    “那地方除了能产粮,也没什么好稀罕的。”

    “等到时机成熟,朝廷彻底解决了粮食问题之后。”

    “推广到江浙地区,才不会伤及根本!”

    朱元璋心中十分惊讶。

    按理说自己才是那个从小受苦受难惯了的人。

    才懂得粮食有多重要,才会对吃饭这件事十分执着。

    自己这孙子,作为大明唯一的皇孙。

    自小便生活优渥。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再基本不过的操作。

    但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在自己面前提关于粮食的事情了。

    纵然知道这个孙子的身体里有一个后世转生之人的灵魂。

    但依然让朱元璋感到惊讶无比。

    莫非自己这个孙子还未转世的时候。

    过的也是食不果腹的日子?

    一时间,朱元璋竟然对这个孙子有那么一丝心疼。

    “好,这件事咱听你的。”

    “但是你也得给咱们说说。”

    “关于草原,你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草原,具体来说是整个北疆问题。

    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大明自然也不例外。

    原本历史上,朱元璋采取的是藩王守土的策略。

    让自己的儿子们驻守边疆,帮助朝廷抵御外患。

    而朱棣则采取了天子守国门的策略。

    并且一拉一打,用羁縻和互市的法子让草原上的人安稳下来。

    等到土木堡之战后。

    朝廷又一次改变了策略。

    开始花重金修建九边重镇,被动防御。

    如今朱元璋尚未设置藩王,并且北元余孽已经被彻底消灭。

    所以心思自然也就变了。

    想要永远的把那块地方收入大明的囊中。

    更不要说,朝廷还有对瓦剌和帖木儿帝国用兵的想法。

    朝廷花了大量银子修建的海津市舶司。

    可不仅仅只是当一个市舶司来用的。

    对于这一点,朱雄英当然也是心知肚明。

    “爷爷怎么对待中原百姓。”

    “便怎么对待草原上的那些人。”

    “只要爷爷能让那些草原人也感受到皇恩浩荡。”

    “自然也就归心了!”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元璋脸上露出嗔怪之色:

    “你这臭小子,也拿爷爷来耍笑。”

    “这空话大话,那些文官们说说也就算了。”

    “你怎么也说这样的话。”

    朱雄英笑着说道:

    “爷爷,我可不是在说好听话。”

    “而是实话实说。”

    “草原人为什么经常南下袭扰。”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草原穷苦,中原富庶。”

    “遇到灾年,吃不饱穿不暖。”

    “不抢的话,就没有活路。”

    “换你你会怎么做?!”

    朱元璋长叹一声说道:

    “是啊,吃不饱穿不暖,不抢自己就要死。”

    “当然是说什么都要抢一把了。”

    “反正也不会有更坏的结果了。”

    朱雄英点了点头说道:

    “没错,既然如此的话。”

    “朝廷何不给他们一条活路。”

    “即便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只要能让他们有个温饱。”

    “谁会不惜命呢?”

    这个道理朱元璋自然是知道的。

    因为自己当初就是这样的想法。

    但凡有个温饱,自己又怎么可能走上造反的路。

    只是就连自己都没想到。

    这一走,居然走到了龙椅上!

    “而这个珍妮纺纱机,就是孙儿给他们的活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