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 第217章 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雄英点了点头。

    把自己能想到的那些危害全都给说了出来。

    朱标听完也是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没想到危害居然这么大!

    “幸亏你发现的早。”

    “现在各地才刚刚开始乡试。”

    “一切都还来得及。”

    “真要是到了会试这一步,可就有点晚了!”

    朱雄英同样面色凝重。

    小小的乡试,即便考中也只是个举人功名。

    况且有如此多的龌龊。

    等到会试的时候,那场面简直不敢想象!

    这已经危害到大明的国本了。

    绝对不能够等闲视之。

    “雄英,你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如今各地乡试在即。”

    “今年又是正式科举。”

    “这件事可拖不得太长的时间。”

    朱标的脸上露出焦急之色。

    之所以着急,是因为在刚刚的一瞬间,朱标已经在脑子里过了好几个应对之策。

    但都是漏洞百出。

    很容易被有心人抓到机会。

    朱雄英看到朱标脸上的焦急之色。

    安慰道;

    “父王不必担忧,解决之法自然是有的。”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标顿时松了一口气。

    自己儿子出手,那问题必然能够得到解决。

    在回来的路上,朱雄英已经想到了应对之策。

    那便是效仿前宋的武将制度。

    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考官和考生之间,除了有考试这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外。

    便再也没有任何的交集。

    虽然不能够彻底的解决这个隐患。

    但最起码能够解决大部分隐患。

    等到再过几年,大明的文武之道平衡后。

    这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论调便会渐渐消失。

    到时候人们也不会把科举看的太重。

    这种情况便会进一步的减少。

    因为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

    赔本买卖,谁都不会去做的。

    “所有的监考老师,由朝廷统一委派各地。”

    ‘“反正翰林院里还有那么多的清流。”

    “养着也是养着,多多少少也要让他们发挥点作用。”

    “至于谁派往何处,则完全用抽签做决定。”

    “抽签这件事,还得让锦衣卫去监督。”

    “并且以后每一届科举。”

    “都要采取这种方法,若是有人抽到和上届同一个地方监考的话。”

    “则需要重新抽签。”

    “保证这些考官都是随机监考各地。”

    “不会在同一个地方一直监考。”

    “同时,这些人每三年就要轮换一批。”

    “换之前,也不能走漏风声。”

    “免得这些人会形成某种默契。”

    “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科举的纯粹性!”

    朱雄英知道,如果这些官员长时间不进行地域和人员的轮换的话。

    很容易让他们之间形成某种默契。

    比如在考官的圈子里,对各自家乡的士子网开一面。

    这样一来,就会你好我好大家好。

    不过进行地域和人员的轮换之后。

    想要做到这一步的难度就陡然上升了许多。

    因为地域和人员都是不固定的。

    想要攀交情,除非把所有的官员全都拉进一张网里。

    这种操作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困难太大,万一泄密代价也高。

    更何况各地的官员也不是铁板一块。

    给你多录取一个,我这边就要少一个。

    谁真要是做出这样的事来,将来在父老乡亲们面前。

    那可就永远抬不起头了。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标不由得连连颔首。

    因为朱雄英的做法,已经几乎把所有的漏洞全都给堵上了。

    甚至连那些官员们私下暗戳戳的交易,都给避免了。

    在朱标看来,已经是天衣无缝之策。

    “我这就去把这件事告诉你爷爷。”

    “眼下乡试在即,要早做准备才是!”

    朱标一脸兴奋的说道。

    随后便急匆匆的进了宫。

    让刚刚走进来的常氏欲言又止。

    “娘亲这是有什么事吗?”

    朱雄英笑着问道。

    面对自己的儿子,常氏也不会隐瞒什么。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汤家派人送来帖子。”

    “说是要拜访你父王。”

    “我这不是准备找你父王商量一下。”

    “却不料你父王现在是来去如风。”

    “根本不给我说话的机会。”

    朱雄英听到常氏的话。

    心中不由得一动。

    送帖子来拜访。

    那就不是以君臣的关系来见面了。

    虽然老朱家是皇家。

    但汤家和朱家的交情同样很是深厚。

    并且汤和和自己爷爷也是结义的兄弟。

    地位非同一般。

    所以娘亲才会来找父王商量。

    若是普通关系的话。

    常氏自己就能够决定。

    不过朱雄英好奇的却是,汤家为什么要来拜访自己的父王。

    既然是拜访,那基本上不会是汤和自己来。

    大概率是派一个女眷或者是晚辈过来。

    比如汤和的夫人,或者是汤鼎。

    “反正也不会是信国公亲至。”

    “娘亲自己做决定不就好了。”

    “何必要通知父王。”

    常氏听到朱雄英的话,先是一愣。

    随后便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倒是自己想窄了。

    儿子说的有道理。

    既然是拜访,那必不可能是汤和亲至。

    否则就不叫拜访,叫拜见了。

    “还是你的脑子灵光。”

    “娘亲这些时日常常觉得有点乏累。”

    “就连这脑袋都不怎么清醒了。”

    “连这点小事都想不到。”

    “还得要你这个当儿子的提醒。”

    听到常氏的话,朱雄英笑着说道:

    “春暖花开,正是人感到困乏的时候。”

    “娘亲要多注意身体,早晚注意保暖。”

    对于自己儿子的关心,常氏自然是满脸笑意的照单全收。

    另一边,朱标到了皇宫之后,便跟朱元璋说了朱雄英的遭遇和打算。

    朱元璋盛怒之下,再次让锦衣卫严查。

    对于朱雄英的打算,经过一番思索之后,便欣然同意。

    于是平常平静如水的翰林院,第一次忙的鸡飞狗跳。

    这些平日里只修书的翰林们一个个的被派到地方去做监考官。

    为朝廷选拔人才去了。

    而朱雄英的心思,则扑在了那些学习算学和格物学的士子们身上。

    之前答应他们的考试,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就连考卷都已经准备好了。

    接下来便是考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