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 第238章 朱雄英的谋划,大明的铁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得知蒸汽机样品做出来之后。

    不仅朱雄英心中感到十分激动。

    就连朱元璋和朱标对此都密切关注。

    原因无他,这个东西从一开始的时候,朱雄英就没有瞒着朱元璋和朱标。

    而朱元璋和朱标之所以对蒸汽机如此的关注。

    则是因为朱雄英告诉过朱元璋和朱标。

    有了这个蒸汽机,大明进攻瓦剌和帖木儿帝国才算是真正的得心应手。

    这两年,帖木儿帝国和瓦剌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因为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大明对自己的威胁。

    尤其是帖木儿。

    作为西域一方雄主,该有的眼光和谋略自然是有的。

    而瓦剌作为一个新兴的势力,其大汗也必然是有些本事的。

    也早就发现了不对劲儿的地方。

    至于如何发现不对劲儿的,则是来自于那些已经归心大明的蒙古人。

    在徐达灭掉北元余孽到珍妮纺纱机出现的这段时间。

    经常有人担心大明会对草原上的蒙古人下手。

    所有时不时的就有人偷偷的溜到瓦剌和帖木儿帝国的地盘定居。

    再怎么说,两者同源所出,即便是生活过得苦也一些。

    也不至于丢了性命。

    瓦剌大汗和帖木儿对这种情况自然也是十分的高兴。

    一来这代表着大明在草原上的人心不稳。

    对自己以后重新夺回草原,甚至再次入主中原都是一个不错的信号。

    二来自己现在正是野蛮成长缺人的时候。

    这些人的到来能够补充自己的实力。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并不是自己主动去草原上拉来的。

    对自己更有归属感不说,还不至于招惹到大明这个庞然大物。

    两家心里都清楚,大明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打自己,不是因为大明不想打。

    而是因为路途遥远,大明需要花费时间来积蓄力量。

    所以这段时间,就是自己最好的发展时机。

    于是,对于这些逃到自己境内的蒙古人。

    瓦剌和帖木儿帝国都给了很高的待遇。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让更多的蒙古人投奔自己。

    并以此削弱大明在草原上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瓦剌大汗和帖木儿大汗也对这些投奔自己的人许以重利。

    让他们再次返回草原,作为自己的内应。

    随时向自己传递关于大明的情报。

    事情也在按照他们预想的那样发展。

    在这些人的有心操作下,瓦剌和帖木儿帝国几乎掌握了大明在草原上的所有动向。

    也能够根据大明的动作,采用相应的对策来应对。

    但是这一切在珍妮纺纱机出现之后,彻底的改变了。

    除了珍妮纺纱机给这些牧民们带来的收入之外。

    大明还真心实意的把这些原本低贱的牧民当成是大明的子民。

    不得随意加害,不得随意侵害他们的财产。

    即便是犯了罪,也要按照大明的律法来惩治。

    而不是像之前那些蒙古贵族在的时候,对这些人随意的生杀予夺。

    即便是瓦剌和帖木儿帝国到现在也是这么干的。

    对那些逃过去的草原蒙古人好,也不过是觉得他们有利用价值。

    骨子里还是将这些人视作牲畜一样的存在。

    两相一对比,差距直接就出来了。

    一开始的时候,瓦剌和帖木儿还没有在意。

    但是随着逃过来的人越来越少,传递过来的情报越来越少之后。

    瓦剌和帖木儿帝国也发现了不对劲儿。

    一番打听之下,这些人也知道了大明的做法有多么的惊人。

    中原王朝的政治智慧,根本不是自己这些半路出家的人能够相比的。

    更重要的是,自己这边的人居然开始往大明跑去了。

    瓦剌大汗和帖木儿顿时意识到。

    不能再这么等下去了。

    要是继续拖下去,大明就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

    到时候哪里还会有什么瓦剌,帖木儿帝国。

    只有大明这一个庞然大物存在!

    而这些人能够想到的唯一的办法,便是袭扰。

    并且这也是目前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因为大明在吞下草原之后,体量实在是太大了。

    大了之后,难免就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从中原出兵,路途遥远不说。

    最要命的是补给线会拉的无限长。

    哪怕是有了海津市舶司和草原上的一个个州府作为中转点。

    这种代价依然是很大的。

    朱元璋对此也只能是怒不可遏,但是却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所以在得知朱雄英造这个蒸汽机的作用的时候。

    朱元璋和朱标甚至比朱雄英自己都上心。

    奈何自己确实是看不懂这个东西是什么。

    再加上一开始的时候,造起来也没有那么顺利。

    毕竟这个东西可是真正的纯手工打造。

    并且还要考虑到密封性。

    慢慢的,朱元璋和朱标的心思就转移到了政务之上。

    如今,这个宝贝真的做好了。

    朱元璋和朱标便第一时间陪着朱雄英来到了工坊里进行查看。

    “雄英,这就是你说的那个什么机?”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惊讶的问道。

    朱标在一旁赶紧补充道:

    “父皇,是蒸汽机!”

    随意的挥了挥手,让那些对自己行礼的官员和工匠们起身之后。

    朱元璋一脸无所谓的说道:

    “管他什么机,只要真能像雄英说的那样。”

    “它就是个好东西。”

    眼前的这个蒸汽机样品确实是大。

    比朱雄英想象中的蒸汽机要大上一半都不止。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还是那句话,技术达不到,就只能用力大砖飞来弥补。

    利用效率不够高?动力不够大?

    那就造大一点,在利用率低的情况下,把动力给提上来!

    朱雄英闻言笑着说道:

    “爷爷,父王,没错。”

    “这就是蒸汽机,将来大明的发展就全靠它了!”

    朱元璋不由得面露疑惑之色。

    “这玩意儿,看着也就是个铁疙瘩。”

    “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动的。”

    “能有什么用?”

    在此之前,朱元璋关于蒸汽机的所有知识。

    都是从朱雄英的嘴里听来的。

    并没有真正的了解过。

    所以自然会有这样的疑问。

    朱雄英见状对那些工匠们挥了挥手。

    一干工匠便立刻开始行动了起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