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 第240章 朱元璋震惊了,给咱多造火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凡事都怕一个但是。

    朱雄英虽然没有明说。

    但是朱元璋的心里却很清楚。

    他嘴里的这个先决条件,便是那个但是。

    不过朱元璋不是一个怕事的人。

    从造反的那天开始,自己干的就是掉脑袋的买卖。

    即便是登上皇位,也一点都不比南征北战的时候轻松。

    当初那么弱小都一点一点打下了这么大的江山。

    如今大明在自己的手里,朱元璋还有什么好怕的。

    想到这里,朱元璋便开口说道:

    “雄英,什么先决条件。”

    “你尽管说来!”

    感受到朱元璋身上气势的变化,朱雄英的心中不由得一阵纳闷。

    爷爷这是怎么了?

    身上的气势一会儿一变的。

    不过朱雄英也没有多想,而是开口说道:

    “想让这个蒸汽机发挥上千匹马的作用。”

    “就必须依靠蒸汽机来打造一个类似马车的东西。”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我把这个东西称作火车!”

    朱标听到朱雄英的前半段话,好奇的问道:

    “这个火车又是什么东西?”

    朱雄英挥了挥手,那些工匠立刻推出来一个小的火车头模型。

    虽然小,但是已经和后世的蒸汽火车十分相似了。

    不待朱元璋和朱标发问。

    朱雄英便主动开口说道:

    “爷爷,父王,这个就是将来火车的样子。”

    随后朱雄英便向朱元璋和朱标简单的介绍了火车的运行原理。

    这些东西自然离不开格物士子们的通力合作。

    “煤燃烧之后,把水变成蒸汽。”

    “然后蒸汽顶起活塞,活塞再推动连杆。”

    “连杆下面连着的是轮子。”

    “活塞来回不停的推动连杆,连杆就能带动轮子进行转动。”

    “推动的越快,轮子转的就越快。”

    “速度也就会越快!”

    说着朱雄英便让工匠开始演示。

    这些工匠在朱元璋等人来之前,不知道已经演示了多少遍了。

    所以在接收到朱雄英的命令之后。

    也是轻车熟路的进行操作。

    煤炭点燃之后,锅炉里的水温也开始上升。

    等到水压足够的时候。

    火车便开始运作起来。

    那略带耳熟的“哐当”声。

    跨越了几个世纪提前来到大明。

    即便朱雄英已经听过了无数次。

    但每次都被这种代表着帝国强劲脉搏的声音所感动。

    大明的的崛起,就要从眼前开始了。

    和朱雄英的关注点不一样。

    朱元璋和朱标的眼睛一直放在蒸汽火车头后面悬挂的几节小车厢上。

    里面装的是满满当当的铁锭。

    少说也有几千斤!

    然后这几千斤的铁锭。

    就被这个只有两尺多高的小玩意儿给拉上动了起来!

    这在朱元璋和朱标看来,简直就是神迹!

    “恐怕当年武侯的木牛流马,也不过如此啊!”

    朱元璋一脸兴奋的说道。

    当年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就是号称不用消耗粮草,自己就能够行动自如。

    虽然诸葛亮号称智绝古今,但是对于木牛流马。

    人们还是偏向于传说的多一些。

    但是今天在自己面前展示的,可是真正的不用消耗粮草,就能够运输的神器。

    至于煤炭这种不值钱的玩意,朱元璋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火车在铺设好的简易铁轨上一圈一圈的转动。

    朱元璋眼里的满意之色也是越来越浓。

    “就是不知道这个火车的运输速度怎么样。”

    朱标开口问道。

    朱元璋对此倒不在意。

    自己缺的又不是时间。

    粮草运输这件事,最大的消耗并不是打仗。

    而是在运输的过程中。

    运粮千里,往往路上的消耗就是运去的粮草的好几倍甚至十几倍。

    所以中原王朝想要对外征战。

    最起码要准备打仗所需粮草几倍以上的囤积。

    才能够保证征战大军的正常消耗。

    汉灭匈奴,唐灭突厥,无不是积蓄了一定时间的国力才发动的战争。

    后来西域那些地方的丢失,也多是因为粮草供应不上才丢的。

    至于朱棣当初能够五征蒙古,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战线近。

    毕竟北平出了门就是草原。

    光是路上就能省下相当一部分的粮草。

    所以少了那些运粮人马的消耗。

    朱元璋很有信心能够拖死瓦剌和帖木儿帝国。

    慢一点就慢一点吧!

    论消耗,也没有几个政权能够耗得过中原王朝!

    而朱雄英在听到朱元璋的话之后,却笑着说道:

    “如果道路成熟的话。”

    “一个时辰能够跑二百里左右。”

    蒸汽火车的时速大概在六十公里左右。

    一个时辰两个小时,也就是一百二十公里,折合如今这个年代二百多里地。

    由于真正的火车还没有造出来。

    朱雄英便取了一个比较保守的距离,二百里。

    然而朱雄英却严重的低估了自己这个保守的数字。

    对于朱元璋和朱标来说是多么大的冲击。

    “多少!”

    “二百里!”

    朱元璋不由得失声叫道。

    这个动静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尤其是朱标,自己还没有见过父皇这么失态过呢。

    即便是当初陈友谅趁着父皇兵力空虚的时候。

    偷袭洪都,父皇都没有这么惊讶过。

    朱元璋怎么可能不惊讶。

    一个时辰行进两百里,那是什么概念!

    普通的骑兵,在非战争状态下,一个时辰六十里就已经是极限了。

    就算是不爱惜马力,一天下来顶多也就跑个二百里。

    再多的话,马就要累死了。

    就连朝廷的驿站,在不考虑马力消耗的情况下。

    一天顶多也就是六百多里。

    但是在朱雄英这里,仅仅只是三个时辰的路程罢了。

    这让朱元璋怎么能够不惊讶!

    这个速度意味着从金陵到北平,顶多也就是两三天的时间!

    两三天啊!如果把这些铁锭换下来。

    换成大明的士兵的话!

    这不是兵贵神速又是什么!

    想象一下,几十万大军越过那些蒙古探子,直接出现在他们的后方。

    这种神兵天降一般的感觉。

    对敌人的士气打击会有多致命!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心中就不由得一阵火热。

    “造火车!”

    “咱要造多多的火车!”

    朱元璋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几乎是吼叫般的说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