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 第274章 朱雄英的算盘,搞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着朱元璋脸上的笑意僵住。

    户部尚书顿时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但是头皮发麻归头皮发麻。

    这些话该说还是要说的。

    “陛下,从修建铁路以来。”

    “户部的钱就像流水一样往外流。”

    “别的不说,光是那些钢轨的花费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些年虽然朝廷改革商税,再加上一条鞭法的事实。”

    “确实是攒下了不少的银子。”

    “但是再有钱也架不住这样花的。”

    “原本臣想着等铁路修好之后。”

    “一年两年的时间里,再攒下一笔钱。”

    “给咱们大明停工的水利工程给补上一补。”

    “现在看来,能缓过来这口气,已经是陛下洪福齐天了。”

    “请陛下暂时不要修建船坞。”

    “否则会有动摇国本的危险!”

    听到户部尚书的话,原本脸上还带着一丝不虞的朱元璋顿时陷入了沉默当中。

    自己掌管着整个大明。

    当然知道户部尚书说的这番话是真还是假。

    但是朱元璋同样知道。

    铁甲舰这件事也耽误不得。

    甚至可以把修水泥路这件事排在修船坞的后面。

    只是朱元璋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

    一条铁路,还没有完全竣工,就已经要把大明的家底给掏空了。

    甚至让户部尚书说出了动摇国本这样的危险的话。

    旁边的刘伯温脸色也是一阵凝重。

    修建铁路的事情,自己并没有掺和多深。

    因为从头到尾都跟自己这个丞相的关系不大。

    所以刘伯温才有时间往格物学堂里钻。

    只是没想到这件事居然已经花钱到了这种地步。

    刘伯温是见过铁甲舰模型的。

    也问过铁甲舰模型做出来要花费多少银子。

    也知道哪怕只是按比例扩大。

    一艘铁甲舰的造价究竟有多么恐怖。

    所以在听到户部尚书的话之后。

    刘伯温真的觉得朱元璋得好好考虑一下户部尚书的话。

    或许铁甲舰的打造,真的可以往后放一放!

    朱标的心中和刘伯温想的差不多。

    作为一个从小就被当做是贤君来培养的太子。

    尽管这些年因为朱雄英的心声为大明做出了各种好的改变。

    但是在得知修建船坞竟然要劳民伤财到这个地步的时候。

    第一反应也是暂时停止修建。

    “父皇,如果真是和户部说的那样。”

    “儿臣也觉得可以先暂时停一下,等一等。”

    “省得到时候劳民伤财可就不好了!”

    “咱们大明走到今天不容易。”

    “东瀛什么时候都能打,不急这一天两天的。”

    朱标向朱元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刘伯温也赶紧开口说道:

    “是啊陛下,臣觉得太子殿下说的不无道理。”

    “如今大明海上倭寇已靖。”

    “东瀛对于大明来说不过是疥癣之疾。”

    “早晚都能够处理了他。”

    “反倒是瓦剌和帖木儿帝国,如今对大明虎视眈眈。”

    “相比较于东瀛,还是先着手对付瓦剌和帖木儿帝国的好。”

    “当初修建铁路不正是这样的打算吗?”

    “陛下又何必舍近求远。”

    户部说自己没钱。

    儿子和丞相都在劝阻自己。

    朱元璋彻底沉默了下来。

    刘伯温说的没错。

    当初自己修建铁路的初衷就是为了对付瓦剌和帖木儿帝国。

    把草原更好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为后世子孙解决北边的心腹大患。

    而自己之所以想直接对东瀛用兵。

    更多的是因为这些年大明经济的快速发展。

    给自己带来的强大自信。

    觉得大明已经能够承受多方开战的后果。

    说到底,是自己膨胀了!

    幸亏今天把户部尚书给叫来。

    给了自己当头棒喝。

    否则等旨意下来的话,这件事可就不好挽回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心中甚至感到一阵隐隐的庆幸。

    人总是在顺境中喜欢得意忘形。

    这些年自己已经是小心翼翼的在控制。

    没想到最后还是没有控制住。

    差点就犯下了大错!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得长出一口气。

    当即便要否决掉修建船坞的打算。

    但就在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朱雄英开口说道:

    “想要在修铁路的同时修建船坞,也不是不可能!”

    听都朱雄英的话。

    朱元璋即将脱口而出的话瞬间又被咽了回去。

    对啊,自己怎么把雄英给忘了。

    大明能有今天,可不就是全仰仗着自己的孙子。

    是在朱雄英的帮助下才一步步的走到今天的。

    就连修建铁路和船坞也都是他先提的议。

    还是先问问他的意见再说。

    “雄英,你有什么好主意?”

    朱标的目光也集中在了朱雄英的身上。

    因为朱标也想到了自己儿子的神异之处。

    觉得朱雄英既然说出这样的话,肯定能拿出来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

    刘伯温也早就明白,这位皇孙殿下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所以并没有第一时间出声,而是选择静观其变。

    倒是户部尚书,虽然也知道这位皇孙殿下的神异之处。

    也知道大明现在好几个挣钱的生意都在朱雄英的手里攥着。

    但毕竟接触的不算多,也根本想象不到无论是税制改革。

    还是现行的一条鞭法,都是出自这位皇孙殿下之手。

    所以在听到朱雄英的话之后。

    当即便开口说道:

    “皇孙殿下,非是臣不想修这个船坞。”

    “实在是臣已经把所有的法子全都想过了。”

    “真的弄不来那么多的钱。”

    “除非是朝廷现在开始加收赋税。”

    “把后面几年的赋税提前收上来。”

    “否则绝无可能!”

    提前收税,那是王朝末世才会干的事情。

    现在是大明初年,怎么可能做这样的事。

    户部尚书之所以这么说。

    无非就是想提醒朱雄英和朱元璋等人。

    这钱,户部是真的拿不出来一点。

    朱雄英听到户部尚书的话皱了皱眉头说道:

    “拿不出来就拿不出来,何必说这样的话。”

    “哪有提前收赋税的道理!”

    “再说了这钱我也没打算让户部来出。”

    听到这钱不让户部出,户部尚书先是一喜。

    随后又是一脸的疑惑。

    “那皇孙殿下的意思?”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