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 第362章 白银数目的统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说了没。”

    “这趟车上押送的全都是银子。”

    “白花花的银子,从东瀛回来的!”

    一个老百姓轻轻捅咕了一下身边的另一个同伴。

    小声说道。

    “听说是肯定听说了。”

    “要不咱们来这里干什么。”

    “但是说一车都是银子,我咋感觉这么悬呢。”

    “这火车多能装你又不是不知道。”

    “这真要是一火车银子的话,那得多少啊!”

    另一个人一边说一边摇头。

    银子肯定是有的,但是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多。

    这个大的一辆火车,真要是装银子,那得装多少啊。

    “你看你看,你这不还是不信?”

    “你都没看这么多手持火枪的兵。”

    “要不是一车的银子朝廷需要用这么大的阵仗?”

    同伴轻轻的指了指已经把车站围起来的士兵。

    这些士兵各个都扛着火枪。

    一个个脸上都充满了戒备的表情。

    被火枪的打死过的都知道。

    这种全都是子弹已经装好的,只需要一扣扳机就能够瞬间击发。

    “说的也是,真要是有哪个不长眼的想要来抢。”

    “恐怕还没有近身,就被一枪打死了!”

    听到抢字,负责警戒的士兵回头看了一眼。

    眼中满是冷冽。

    一下子就把两个人吓的缩了缩脖子,不敢再随便说话。

    而站台上,更是站满了人。

    包括但不限于户部的一干官员。

    为首的正是大明太孙朱雄英。

    在朱雄英身边站着的,是一脸古灵精怪的朱英饶。

    看到二虎从车上走下来。

    朱雄英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二虎看到朱雄英,赶紧快步上前:

    “参见太孙殿下!”

    “参见二公主殿下!”

    “不必多礼!”

    朱雄英笑着说道。

    “辛苦了!”

    听到朱雄英安慰的话,二虎的心中不由得一暖。

    士为知己者死。

    陛下对老兄弟们这么好。

    太子殿下也是个仁德之君。

    眼前的太孙殿下,也青出于蓝胜于蓝。

    二虎自然是对老朱家死心塌地。

    “臣不辱使命,已经将这些银子全都安全的押送回来了!”

    事实上,这一路上二虎根本就没有遇到任何幺蛾子。

    这些银子的消息,也就是从海津传到了北平。

    引来了一番围观。

    别的地方的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火车上运的是什么。

    朱雄英挥了挥手。

    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士兵开始行动起来。

    将车上的银子一箱箱的搬了下来。

    在朱雄英的授意下。

    不仅仅只是搬下来。

    还一箱箱的打开,验明真假。

    而这个所谓的验明真假自然不是真的要验银子。

    而是为了给周围围观的百姓看!

    果然,随着箱子被一个个的打开。

    围观的百姓也发出了一阵阵惊叹声。

    “我的老天爷,真的是一箱箱银子!”

    “这么多银子,这得有多少啊?”

    “依我看,最起码也得有几十万两!”

    这话出口,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嘲讽。

    “几十万两?”

    “你可真舍得说。”

    “几十万两也值当用火车拉?”

    “要我说,最起码也得一百万两!”

    “咱们这位燕王殿下真是厉害。”

    “居然能从东瀛弄到上百万两的影子!”

    “哼,弄到多少都是应该的!”

    “那些狗日的倭寇,杀了咱们多少百姓,抢了咱们多少财物。”

    “就这点银子,根本就不够还账的!”

    “要不是朝廷出手,恐怕现在那些倭寇都还在海上横行呢。”

    “又怎么能有现在可以随便出海的好时候!”

    “就是就是,我恨不得把那些倭寇全都给杀光才行!”

    另一人闻言说道:

    “全杀光也不太行。”

    “我倒是听说这些银子是从东瀛找到了一个银矿。”

    “燕王殿下用那些倭寇当苦力。”

    “然后才挖出来这些银子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顿时议论纷纷:

    “什么?”

    “燕王殿下居然找到了一个银矿?”

    “这会不会是假的啊?”

    “东瀛那么小的地方,怎么会有银矿呢?”

    面对东瀛有银矿这个事情。

    立刻引起了路人的质疑。

    最先说出有银矿的那个人顿时就一脸不爽的说道:

    “那还能有假?”

    “这些银子要不是从银矿里弄来的,难不成还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立刻就有人反驳道:

    “难道不是那些倭寇从大明抢走的东西吗?”

    然而这一次,引来了更多的反驳:

    “倭寇有那么傻?”

    “你好好看看清楚,这些可都是清一色的银子。”

    “难不成那些倭寇都只抢银子不成?”

    围观的人们自然不会觉得倭寇只抢银子。

    金陵距离沿海也不算远。

    早些年也有不少倭寇的消息传到金陵。

    对倭寇最多的描述就是他们穷凶极恶。

    不仅杀人放火,还无恶不作。

    并且什么东西都要,什么东西都抢。

    有时候就连女人的衣服都抢。

    这种情况下,说他们只会抢银子。

    说出来鬼都不信。

    “那看来这些银子真的是从东瀛的银矿里挖出来的!”

    这些故意引导老百姓们相信东瀛有银矿的自然是朱雄英安排的。

    这个年代的消息传递,不比后世。

    后世随便一个动静,上一秒发生。

    下一秒万里之外的人都能知道。

    但是在消息极其闭塞的古代。

    没有人刻意传播的话,就算过去几十年上百年。

    别的地方的人都不一定能够知道。

    所以必须要人为的把这些消息散播出去才行!

    随着这些消息在人群中散播开来。

    人们从一开始的不相信。

    到后来的将信将疑。

    再到最后的完全相信。

    人人都口口相传,说朝廷在东瀛发现了一个大银矿。

    里面的银子挖都挖不完。

    无数人开始幻想要是自己能去东瀛。

    肯定能挣到大钱。

    朝廷吃肉,自己也能跟着喝点汤。

    在消息散播的同时。

    累的气喘吁吁的官兵们也把银子全都从火车上搬了下来。

    阳光下,一箱箱的银子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几乎把人的眼睛都要晃得睁不开了。

    由于这些银子都是按照标准的箱子来装的。

    所以每个箱子的银子数量也都大差不差。

    很快,这些银子的数量就被统计了出来:

    “太孙殿下,这些银子总共是一千三百余万两!”

    “具体数目,还需要进一步清点才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