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 第395章 高兴的朱元璋,原来还有这种地方?

第395章 高兴的朱元璋,原来还有这种地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哥哥,好香的米饭,真甜!”

    其余人还没有说话。

    年纪最小的朱月如率先开口了。

    奶声奶气的音调,立刻引来了众人的一阵笑。

    但是也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这米饭的味道确实是与众不同!

    “怪不得姚广孝不远千里都要把这些稻子送到京城。”

    “看来,他恐怕也是在尝到这些稻米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朱雄英一边给朱月如喂饭。

    一边开口说道,

    “看来把东北当成新粮仓的计划,已经可以实施了。”

    姚广孝送这些稻米回来的时候。

    同时也送回来了一封奏报。

    里面详细的说明了这一年开垦出来的土地数量。

    以及这些土地产量。

    对于这些土地的产量。

    朱元璋等人倒是不怎么惊讶。

    因为江南的土地产量早就已经达到这个数字了。

    朱元璋等人真正惊讶的是开垦出来的土地数量。

    没想到仅仅只用了一年短时间。

    就开垦出来了上百万亩的土地。

    这个数量,简直到了惊人的地步。

    朱雄英却知道这是因为当初制定的政策的原因。

    毕竟朝廷给的条件实在是太诱人了。

    五十亩的土地。

    只要不是傻子,都会拼了命的开垦的。

    即便是这样,据姚广孝传回来的奏报来看。

    也才仅仅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土地。

    还有不知道多少土地等待着开垦呢。

    并且姚广孝在奏报里也说了那些人的诉求。

    想要让自己的父老乡亲们也到这里进行祭黄,

    然而面对这些人的诉求。

    朱雄英却不打算答应。

    因为现在东北的态势还不算太明朗。

    而朝廷在那里的根基说句实话还有点薄弱。

    真要是贸贸然的就把大量的人迁过去。

    朱雄英并不觉得是件好事。

    循序渐进的慢慢来。

    大明有的时间。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哦?”

    “怎么说?”

    朱雄英开口说道:

    “咱们即将开始进行扩张。”

    “前期肯定需要大量的粮草。”

    “这些粮草光靠咱们江南和南越等国是无法满足的。”

    “必须要依靠东北这个地方作为后备力量。”

    “才能够支撑咱们的扩张!”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尽⒅??和朱棣的眼前不由得一亮。

    朱棣更是迫不及待的说道:

    “雄英,咱们什么时候动手。”

    话还没有说完。

    朱棣的脸上瞬间就露出了痛苦之色。

    好在朱棣的反应很快,第一时间就恢复如常。

    但是只是那抽搐的嘴角。

    在说明,朱棣正在忍受着痛苦。

    原来,徐妙云早在朱雄英说出准备扩张的时候。

    就心中大警。

    觉得朱棣肯定会主动开口。

    替大明扩张领土。

    徐妙云本身对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意见。

    只是当初朱棣一跑就是好几年。

    着实把徐妙云给吓怕了。

    当初还没有成亲的时候。

    徐妙云倒不觉得有什么。

    不过是思念一些罢了。

    如今两个人已经成亲了。

    新婚燕尔的徐妙云感觉自己一刻都离不开朱棣。

    所以在朱棣出声的第一时间。

    就在桌子下面狠狠的踩了朱棣一脚。

    只不过其余人并没有看到这一幕。

    只有正在给朱月如喂饭的朱雄英无意间瞥到了这一幕。

    不过朱雄英对此也并不在意。

    距离真正出海还有相当一段时间呢。

    毕竟光是筹备工作。

    都需要很多的功夫来准备。

    “动手的事情先不着急。”

    “得先把大明内部的事情给处理好。”

    “才能够说扩张的事。”

    “别的不说。”

    “光是造兵器的铁料,已经快要不够了。”

    随着大明扩张的步伐开始逐渐的加快。

    朝廷对铁料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多。

    要知道把铁炼成钢,本身就会有很多的损耗。

    这一进一出,让大明对铁料的消耗达到了一个夸张的地步。

    尽管朱雄英早就已经把能够找到的铁矿全都找了出来。

    但是面对这样巨大的缺口。

    依然让人感到有点捉襟见肘。

    所以想要顺利的进行扩张。

    必须要先解决这些资源问题。

    如今能够最快解决这些问题的地方只有一颗。

    那就是荒无人烟的澳洲。

    只需要自己开一艘船过去。

    再运送点愿意出海的百姓就行了。

    有了东北的那么好的先例。

    肯定会有大量的人愿意跟随朝廷的船队出海的。

    尤其是那些世代居住在海边的人。

    这些人本身就极具冒险精神。

    无论后世对大明东南集团和沿海那些家族的评价如何。

    这一点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朱雄英擦了擦朱月如嘴角的饭粒后说道:

    “我准备以第二艘铁甲舰为首。”

    “开始派一整支舰队出海。”

    “这样既能出海寻找那些铁矿的所在。”

    “也能够顺便练练兵!”

    对于朱雄英的这个提议。

    朱元璋当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朝廷现在确实是需要大量的铁料。”

    “户部尚书已经不止一次的跟咱诉苦了。”

    “说那么多的铁都拿去打造兵器,还堆在那里不用。”

    “倒不如先给老百姓打几把菜刀。”

    “要不是盐铁买卖都是由朝廷把控。”

    “恐怕现在民间的铁器已经涨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饶是这样,那些锅啊盆啊的东西。”

    “价格依然有点上浮。”

    “好在如今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了很多。”

    “这点涨幅也并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户部尚书的话自然是牢骚话。

    古代不同于现代。

    盐铁这种战略性物资,向来是由朝廷进行管控的。

    盐多多少少还能够有点缝隙,让人们在其中牟利。

    但是铁这种东西。

    一旦查到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的铁器依然开始涨价。

    就很能够说明问题了。

    “那雄英你的意思是?”

    说话间,众人已经吃饱并放下了碗筷。

    朱元璋一边招呼身边的人收拾这些碗筷。

    一边看着朱雄英说道。

    朱雄英逗了一下腻在自己怀里的朱月如。

    示意她自己去玩耍。

    然后对朱元璋说道:

    “孙儿倒是知道有个地方。”

    “哪里的铁矿存量极大。”

    “并且品质也要比咱们大明的好得多。”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元璋的眼睛顿时就亮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