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总有刁民想害朕 > 第117章戏精本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凤栖宫的主人已经等候越昭几天了。

    她不是没派人请过,也不是没亲自去见过,只是每次都能很巧妙的被对方避开。

    此刻,对方就坐在她面前,她反倒不知道该怎样询问了。

    仿佛这几天的冷静期已经冲淡了她心中那股热忱。

    “听闻母后想见昭和很久了,怎么现在见到了,母后就只想昭和来陪着喝茶?”

    越昭放下茶杯。

    她知道对方想问什么,那个问题的答案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

    只是最近还没恢复上朝,那些大臣们的求见也被她拒绝了。

    所以到现在,也没人知道为什么大年初二她会将自己的母妃送进清音庵。

    这几日她情绪消沉,也不是只做个样子的。

    她真的有替原主难过。

    只是这消沉的情绪在其他人看来却是变了样。

    她的样子分明就是在告诉其他人,送太后离开是情非得已,她自己也很难过,这其中必是有什么缘故。

    “你将生母送进庵堂这件事怎么说也得有个说辞,不然传到天下人的耳中,还不知道被传成什么样。”

    正太后也放下杯子。

    一直喝茶是不可能,虽然没有那么想要知道为什么的迫切心理,但过问还是得有的。

    越昭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眼中的目光有些涣散。

    “年前母妃就同越昭说过,大半辈子已去,如今先帝不在,她留在这深宫也是没有任何意义,想要儿臣允她出宫,与古佛相伴,在庵堂还能抄抄经文,静静心,为父皇生前所留下的苦难祈祈福,为死去的生灵做个超度,让父皇在那边过得好一些,说是这样她还能找到活着的价值…”

    越昭看了一眼正太后,见她似信非信的样子,她的情绪一下子就有些怒意了,继续道:“当时我便不同意,死了的人有死了的过法,哪是活着的人能操心得上的?因为母妃的执意要去,而昭和的执意不肯,那次谈话自然是不欢而散…”

    越昭的情绪渐渐平息了些,“这种事自然是不能让其他人知道的,但我又怕自己一个不留神她就不见了,毕竟她身边的人是更愿意听她的话,顾及此,我便将她宫中的人全换了。”

    越昭嘴角挂上一丝苦笑,看向对方:“母后其实那个时候就想问了吧?以为昭和和母妃闹了别扭?”

    看对方眼中有一丝肯定,越昭又低回头,失落的情绪让旁边的人也被这层情绪所浸染。

    “也没错,我和母妃确实是闹了别扭,后来她来找我,我一度不敢见她,怕她坚持着自己的想法,所以就是连年夜饭,都不敢让她出现,怕在那么大的场合,她会再次提出来,怕到了那时,我不同意都难了。”

    “母后一定又奇怪为什么最后我还是送她出宫了对吗?”

    正太后点点头,虽然什么也没说,但眼神却在告诉对方,对啊,这态度转变也太快了些。

    “母后看望母妃的时候一定也注意到了她的身子不似以前。”

    “那天我去见她,见她精神不在,人也消瘦了不少,当时我就觉得我是不是错了?是不是不该阻止她?”

    “我想陪在她身边,但她的终点却不是我,作为女儿,成全与禁锢之间,昭和真的是想了很久,那夜儿臣彻夜未眠,第二日才下定决心,让母妃离开,我不能因为舍不得而禁锢她一辈子,若她的余生,都是在自己不喜欢的生活中度过,我,我…”

    越昭的喉咙像是被鱼刺卡住了一样,哽咽的腔调中吐不出接下来的话。

    泪珠一颗一颗往下滴,怎么收也收不住。

    越昭双手握拳,撑在双膝上,头低着,手腕像是极力抵触膝盖,之间的距离绷得笔直,拉得极远。

    肩膀因为哭泣而不住地颤动。

    越昭死死的咬住下唇,仿佛不愿让人听到她的哭声。

    正太后看着小姑娘难过的不行。

    就是她不再说下去,她也知道后面的话是孩子舍不得和母亲分开,却又无奈,不得不成全母亲的矛盾心理。

    正太后起身,将小丫头手拉起来,将哭的梨花带雨的小脑袋拉进自己的怀里。

    这丫头很少哭的,以前总觉得她是少了一根敏感的神经,现在却是觉得她内心强大,不愿表露自己的情绪。

    现在哭的这样伤心,想来真的是很难过了。

    有这么好的女儿不守着,去天天抄经做什么?

    皇宫是不能给她提供一个抄写经文的地方吗?

    “不哭了,不哭了,宫中哪一位娘娘不是你的母亲,你不会孤单的。”正太后一边拍着她的肩膀,一边安慰。

    把这件事的责任完全归咎到了静太后身上。

    还嗔怪这人真是不省心,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折腾。

    真是不同的人感受不同。

    想自己怕女儿离开整日闷闷不乐,而她呢,因为不能离开女儿日渐消瘦。

    若是她二人能换换该有多好?

    怀中的人不知哭了多久,最后眼睛都红肿着。

    说出来后,越昭的心里要好受很多。

    从凤栖宫出来,越昭收回情绪。

    果然要好受很多,这样后宫就不会有人再来过问她了。

    因为凡是有人问,都会有正太后出面替她解答。

    正太后还会添油加醋将好的形象全用来描述越昭,而对静太后的态度则是怒其不知好歹,有了个好女儿还不知珍惜。

    春节一过,工作也如期而至。

    越昭解决了后宫的疑问,却没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在大臣们面前,她不能像个小女儿家一样哭哭啼啼,企图以眼泪蒙混过关。

    但她的说辞却是与正太后那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她将更多的责任归结于自己,怪自己不孝,没能整日陪在静太后身边,让她对周遭的事物失去了兴趣…

    这样的情形,朝中大臣也只好安慰他们的小陛下。

    天子本就事务繁忙,自然不可能时时伴于母亲左右,要换着法儿的逗一个妇人开心,静太后未免也太不知轻重了些。

    怎么说,在大家与小家之间,无论怎样都应该舍小家为大家。

    这一点,陛下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最终却还是没能保住小家。

    为了国家与母亲分离,年满十八的女孩本就很难过了,他们实在是不能再说出什么怪责的话。

    就这样,越昭搞定了前朝,摆平了后宫,至于天下人,不消她颁布告示昭告天下,自然会有人为她开罪。

    有时候越昭又怀疑自己为了一个事情的真相周转这么多值得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