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踏月归之世子漫漫求妻路 > 第7章 舅家(小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世安苑。

    姜陈氏午休起来后从书架上随手抽了本书,坐在外间书桌旁,半晌后叫来陈嬷嬷,“陈嬷嬷,让人把唐宁叫来,避着点小姐。”

    “是。”陈嬷嬷什么也不问,只是转身出了屋子,招来一个大丫鬟,悄声交代了几句后又闪身回了屋子。

    主仆两人再无交谈,直到丫鬟禀报唐宁带到,陈嬷嬷才扶起姜陈氏,到了世安苑的会客厅中。

    当天晚上大国寺有一辆马车趁夜驶出,不知往何处去。

    月亮只有弯弯一牙,龙脊山周围树木繁多,萤火虫星星点点,似与天上繁星一般。

    姜?岁每日早上给母亲请安后就跟着母亲和陈嬷嬷学习,下午去跟着夫子学完琴棋书画后,就是她自己的时间了。

    就这么安安稳稳过了几日,因着天气炎热人也懒散,姜?岁拒了许多帖子,在家躲着。

    姜陈氏也只是去参加了一次京都太太们的游湖,回来就中了暑,难受了好几日,自那以后也是推了全部帖子,对外称病。

    姜?岁已将把近几月梦到的,脑中突然浮现的人或事记在一起,已经攒了好厚一摞纸了。

    那些场景断断续续,她也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慢慢将想起来的事按顺序排好。

    有小时候的事,有长大以后的事,骇人听闻的是,竟然还有以后发生的事。

    姜?岁并不完全相信,即使是自己脑中浮现出的,她还是要验证一番的,最早的一件便是爹爹和哥哥在九月二十七便会回京都,回来当天晚上,会有一场大雨倾盆而下,而宋延川宋世子会冒雨前来祝贺。

    姜?岁只记起这么多,为何宋世子会冒雨前来,姜?岁一点也没有印象。

    现在记录在纸上的事情大多是以后几年发生的事,离现在最近的只有爹爹哥哥回家这一件,所以姜?岁在等,等自己的记忆被现实印证。

    姜?岁意识到可能问题发生在及笄礼那天,当天为何会磕到脑袋,那个地方姜?岁醒来后去了无数次,并非不小心磕磕绊绊就能撞到脑袋的地方。

    也找来下人问了当时细节,丫鬟婆子都说是自己当时不知想起了什么,脸色煞白,明明二月的天气乍暖还寒,当时的自己却是出了一头汗,随即就要往前院跑,结果摔倒将头撞在了柱子上。

    当时是自己像现在这般脑中浮现出什么场景了才会吓得大惊失色,还是说是其他缘故。姜?岁记忆还未完全恢复,也只能作罢。

    姜?岁听到屋子外有细碎的说话声,筠心已将出去看了,姜?岁将手边的纸页放回柜子里后,言心上前服侍着收拾书桌。

    筠心出去后带进来一个小丫头,给姜?岁行礼后便说:“小姐,夫人说明日要回陈家住几日,让你先行收拾一番。”

    “知道了。”姜?岁走到水盆旁,将手放入水盆中清洗,头也不回的答了一句。

    小丫鬟领命退出了屋子。

    “筠心,今日晚上不必摆晚膳了。”姜?岁看着外面的天气,已经近酉时了,但又被俗事所扰,提不起胃口。

    “让小厨房做些开胃的小吃吧,等你夜间饿了正好垫一垫。”

    姜?岁听罢并未反对,挥手让筠心下去了。

    日头已经没有中午那般毒辣,姜?岁觉得烦闷,领了言心,让她抱着自己的古琴去姜府花园。

    姜家虽是武将,但因为有姜陈氏在,姜家大宅子里除了前院东厢姜俊沥练舞的地方,其他地方还是能窥探出一两分南方景致。

    姜?岁住在后院西厢,姜俊沥练武场在前院东厢。

    姜陈氏生怕他们武将的东西伤了岁岁,索性把两方隔了个远,姜?岁小时候还偷溜去爹爹的练武场,后来长大后就不再过去了。

    姜?岁去了的湖心亭,湖水波光粼粼,湖上的温度低,湖中的莲花开得正盛,且微风一吹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言心小心地将琴摆好,有小丫鬟端了水盆过来,姜?岁净了手,静坐了几息,玉指轻扬,露出纤细白皙的手指,抚上琴面,琴声徒然响起,弹了曲《出水莲》。

    丫鬟不懂音乐,只知小姐弹的可好听了,不由的听呆了。

    姜?岁弹完后觉得自己的烦闷少了不少,看了看湖中的小鲤鱼,在湖中相互追逐嬉戏,不由的露出点微笑。

    看着天色不早了,湖边有了蚊虫,便带着言心又回了扶云阁。

    看着扶云阁三个字,姜?岁又想起脑中场景曾有个叫扶云殿的地方,周围景色与自己扶云阁相似,却又不完全相像。

    而且那日想起来的场景中,那宋世子叫自己是世子妃,虽是世子妃,却被禁足。

    姜?岁怕自己刚刚好转的思绪再被打扰,连忙转移注意力,不愿再细想。

    近几日姜?岁做梦是次数少了很多,偶尔一两次,多数时候姜?岁夜间还是能睡个好觉的。

    第姜?岁的行李前一日桂嬷嬷已经打点好了,所以姜?岁第二日早上起来简单洗漱完,喝了碗粥,就让言心服侍着自己穿衣。

    姜?岁今日着了一件紫罗兰色的长裙。

    袖口处绣着的淡雅的兰花,粉嫩的嘴唇泛着晶莹的颜色,轻弯出很好看的弧度。

    如玉的耳垂上带着淡蓝的缨络坠,缨络轻盈,随着姜穗岁的动作慢慢舞动。

    姜?岁看着穿衣镜中的自己,心想言心这眼睛、这双手越来越和自己心仪。

    收拾妥当后带着言心筠心去了世安苑。

    “我的岁岁长大了。”姜陈氏看着缓缓而来的女儿,脸上的笑容越发明显,还隐隐带着骄傲。

    她的一双儿女样貌在京都都是数一数二的,姜亦初自不用说,十八岁高中探花郎,是全京都最年轻的一位探花郎。

    这次他从边疆回来,差事就能给定下来了,亲事也该定下了。

    岁岁更是聪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性子更是娴静大方,姜陈氏越想越自豪。

    “我还小呢,我要一直陪着爹爹娘亲和哥哥。”姜?岁挽上姜陈氏的胳膊将头靠在娘亲肩膀上,糯糯的说。

    姜陈氏拿手指点点女儿的头,“刚说你长大了,你就又成小孩子模样了。”

    “女儿本来就还小。”

    “等你爹爹回来就要给你议亲了,你还小?”

    姜?岁冷不防听到这句话,脸颊上瞬间带了红晕,撒开姜陈氏的胳膊说:“娘亲真讨厌。”

    说完就跑了,身后的姜陈氏笑着摇摇头。

    陈嬷嬷上前扶住姜陈氏:“姑娘还小,夫人您是十七岁嫁进姜家的,如今对女子婚嫁年龄并无严格限制,你想舅姥爷家的表小姐不是十七岁才定的亲,婚约都到明年了。”

    “我何尝不知,陈家儿子不得入仕,女儿不得高嫁,我的岁岁如今这般耀眼,低嫁了我怕那人配不上,高嫁又怕上面猜忌,可是愁人。”

    陈嬷嬷当初是她的陪嫁丫鬟,后来嫁给姜家一个管事,如今做了她院里的管事嬷嬷,姜陈氏有些话对陈嬷嬷说很放心。

    现如今姜俊沥贵为镇国大将军,姜家虽不是老牌世家,可也算是新起之秀。

    因着外家是陈家的关系,姜?岁连门当户对这四个字的因缘都怕是不行,所以姜陈氏这才这般愁。

    “等将军回来夫人你就有个商量的人了,将军这一走五年,夫人遇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姜陈氏叹了口气,姜?岁才十五岁,这些年姜陈氏一直在暗中观察京都的公子哥,心中倒有几个好人选,陈嬷嬷说的是,等将军回来,自己就有商量的人了。

    一想现如今将军可能已经从西北动身归京,心里就一阵欢喜,这五年若是战事不急,每月都会从边关来信,前三年是一封,后两年是两封。

    父子两人都是报喜不报忧,姜陈氏哪能不知战争的残酷,可也只能捎着东西去边关,每月去拜拜佛祈求佛祖保佑丈夫和儿子。

    姜家在城北,城北住着的都是官家,而陈家住在城东南,那里学子云集,陈家书院就坐落在东南。

    这一路走走停停到陈家时已经到了丑时,陈家早就有管家在侧门口候着,看到姜府的马车挺稳后,立刻出去将人迎进来,刚到前院花厅,就看到花厅里已经坐着三人。

    进了花厅,是姜?岁的舅舅陈正清和大表哥陈浩淼、表弟陈浩森。

    姜?岁上前给舅舅大表哥行了礼,又看着表哥表弟给娘亲行礼后,就随着娘亲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姜?岁听着娘亲和舅舅聊天,表弟在自己身边吃着桌上的点心,大表哥似乎有些游神,脸色也不太。

    姜?岁以为天热大表哥不舒服,随即看向丫鬟给自己和娘亲上的茶,还没来得及喝,一个丫鬟就进来了。

    “老爷,老太太说是您这边聊完了就放姜太太和姜小姐去后院看看她。”丫鬟头低的极低,但该传的话还是一字不差的传入了花厅。

    姜?岁和陈浩森对视一眼,然后相继笑起来。舅舅陈正清摇摇头,笑着让姜家母女俩跟着丫鬟去了后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