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成炮灰老太太的逆袭之路 > 第七十四章 回到杏花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三爷思绪飘远,不知想到什么,沉默不言,张婆子见他没有回答就提醒道:“张三爷这么重要的事情是不是需要跟家人商量一下?”

    他回过神来,觉得张婆子说的有道理,“不用了,白糖厂我说了算。”

    张婆子高兴的笑了,还以为要据理力争一下,张三爷果断的处事风格甚得她心。

    “我刚才见外面来了很多村民,是要来应征工人吗?”

    “大概率是的,外面贴了告示,也让管事们和村里打好关系,张家虽说不惧怕,能省一事就省一事。”

    “张三爷说的极是。但是招村里人也是要注意的,不要只招一个村里的人,最好附近看的村子都要挑选一些。

    白糖厂是不是包中午那一餐,你们厨房可以找村民买菜或是肉,给村民带来收入,是不会有村里游手好闲之人上门的。”

    “张大娘,你懂得真多!”

    “你若是在乡下生活一段时间也会知道的。农民是老实,可是人性就是嫉妒自己没有的,给点好处,你好我好大家好。”

    张三爷从来没考虑过村民敢来这里捣乱,只是他不知道,捣乱是有很多手段的。

    他们是不敢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整天给你找点小麻烦,也是够烦躁的。

    为了息事宁人,只能花点银子打发。可是他们见有银子可以挣,还是白得的,变本加厉的搞大一点。

    你出动官府的力量整他们,他们就装无辜村民爷也会包庇,叫嚣着是你们欺负弱小,得到更多人的同情。

    官府不敢太过压迫,只能让工厂掏钱买平安,可是这些二混子威胁你更多的银子才能满足。

    这些人为了银子有的是办法从你身上搜刮。

    倒不如用村民的方法解决这些村里的二混子,村里人有人在工厂当差,家里又有些收益,是不会允许二混子破坏的。

    张婆子讲了好多乡下发生的小事给张三爷听。从来没有面对过这些不入流的手段,张三爷惊呆了。

    果然生存在哪个阶层都有哪里的生存规则。

    白糖厂从村里招工的人都是洗甜菜头,切成丝这些简单容易上手的事。

    这些不累的活反而女人干得更好,张婆子就提意见道:“今天看见来应征都是男人,洗洗甜菜头,切切丝的事情,女人还能干些。若是这些人选不上,可以告诉家里的女人来这里试试。”

    乡下的女人地位低下,有事的做的哪里轮得上他们。这种不费力气的活正好适合。张三爷喊来一个管事,说了一下张婆子的想法,管事惊呆了。

    他从来没想过要让女人来厂里干活的。刚才来应征洗菜的活就不说了,但是切丝这活很多干不了。

    想了想,听从东家的建议,跑出去跟村民说了东家的想法。

    没有应征上的村民还没有走,听说可以让女人来干活,大家兴奋的瞪大了眼睛。乡下哪个女儿不会切丝,恨不得立刻飞回去告诉自己的女人来应征。

    多难得的机会。

    张三爷他们在里面都听见了村民的惊呼声音,他没想到这个建议得到大家的认可。佩服地看着张婆子,道:“张大娘,我简直不能相信你以前没有做过生意。”

    “看的多,观察的多而已。天下的人心都是一样的。”

    “那到时候你们白糖有了足够的库存,就来信给我。”

    “好的,大娘,你想好你们要哪片区域吗?”

    “我们不限哪里都可以,让其他人先选。”

    “张大娘这个后门我还是可以走的。”

    “想多出去了解一下别的地方,倒时候可能兴致来了,我带队出去卖货也是有可能的。”

    “大娘,我都要佩服你的勇气,对比你我都自惭形秽,只守着临安府偏安一隅。”

    “三爷哪里是我能比的。”

    张婆子差点问他们是什么国家,京城在哪,到底还是不够了解,不敢放松警惕。

    该知道的时候总会知道的。张婆子自我安慰。

    “三爷,我今天是来辞行,第一次出来这么久,很惦记家里,也该回去了。”

    张三爷一点都不意外,了然道:“张大娘,有空就来白糖厂逛逛,每次你来我都有很多收获。”

    “好的,这里可是也有我的心血。”

    两人相视一笑,张婆子居然久违地觉得在古代找到可以同频说话的人。幸好她年纪大了,不会被人说闲话。

    张婆子只管提意见,最后执行的都是张三爷,当然最后跑断腿的就是管事们。很快,白糖厂就上了正轨。

    只背着一个轻便的包袱,张婆子走在回杏花村的路上,算起来有大半个月的时间,却有了想念的滋味。

    人真是奇怪,总是惦记熟悉的地方。

    一路看到两旁的稻谷已是黄彤彤,可以收割了。张婆子感受到丰收的喜悦,走得更快。

    坐在杏花村的村民热火朝天地讨论哪天该割稻子了。一般在村里有一户人家收割了,大家都会开始了。

    见到风尘仆仆的张婆子都很惊讶,问她是从哪里回来,在村里都好久没看到她了。

    也真是奇怪,张婆子整天东家长西家短,为什么现在人影都见不到了?

    她到底受了什么刺激?

    反而老张家现在生活过的和睦,看那新房子砌的宽大气派,又是收树叶挣钱。

    村民不知道做药油赚了多少钱,可是时常就见他家老四去集市买肉。日子过的肉眼可见的好。

    上次还教村民杀虫剂,村民更是千恩万谢,老张家的声誉提高了几倍。

    不想不绝得有什么变化,细细一想,老张家可是变化好大。

    对了,他家还买了全村唯一的一头牛,惊呆村里的下巴是老张家的多有孙子,不管大小全部送去了私塾。

    这件事在杏花村都火热了一个礼拜。老张家到底挣了多少钱,还能送这么多孩子去进学。

    只是张婆子不在家,最受欢迎的二混子张清湖也不在家,其他人一问三不知,问急了就飞跑着回家,关上门死守住,再也不出来了。

    平时馋嘴的三郎别人一给点好吃的,他家晚上吃了啥菜都会说完。

    那时候大家只是为了好玩,可是现在喊他都只会笑眯眯地看着你,其他的就是点头,摇头,气死人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