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成炮灰老太太的逆袭之路 > 第九十六章 赚钱回来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郎的欣赏让张婆子有了继续写下去的信心。刚刚还在烦恼写得不好,现在脑子都叫嚣着快点去写。

    丢下大郎就回房间了。想起好像忘了点什么,又转过头,一把从大郎的手里抢过稿子。

    大郎都没有发出反驳的声音,就看不见张婆子的身影了。

    张婆子从此有了书迷,每天跟着屁股后面催稿,开始有灵感的时候就能写两页纸,没有灵感的时候,一页纸都很难写完。

    她感觉写书真不是人干的活。后来规定自己每天要写两页纸,有没有灵感必须写够。写完不再看一眼,立刻出去逛逛再说。

    这个方法很奏效。第一卷算是写完了。

    在张清海三人回到杏花村的时候,张婆子的话本都打算写第二卷了。

    他们三人神采奕奕,不用问肯定是卖得好,赚钱了。张清海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让张婆子对账。看看他们到底赚了多少钱。

    只见张清江从牛车上面的稻草堆,翻出一个黑乎乎的包袱。

    张婆子见他们这么心急,只能放下手头的事,一起去数钱。

    大手大脚的张清江啪的一声把包袱放在桌子上。一听全是铜板的声音,很沉重。

    张清湖哪里等得急,手忙脚乱地打开,哗啦啦全部倒在桌子上。

    满桌的铜板,依稀夹杂着几块白色的银子,很显眼。

    张婆子回屋里找出账本。亲兄弟明算账,上次张婆子就专门拿出一个本子记账。

    张清海上次还嗤之以鼻,卖这么点白糖用的着专门记账吗?

    现实打脸太快了。

    出去一趟他们都没有数过,就知道有不少钱。以后还是按照自己的份子收好。

    点清所有的钱,减去成本,算出来利润,张婆子都惊呆了。

    “怎么赚了这么多?”她呆愣过后质疑道。

    “娘,我们接了一个大单子,有个甜品店长期买我们的白糖,其他都是零散卖给了酒楼。那些钱里面可是有定金的,才看着多。”

    “恩,不错。什么甜品店舍得用白糖?”

    “那家店百年老店了,点心卖得贵的很,生意也很好。这都是大哥的功劳,搭上他们的掌柜了。”

    “搭上?老大给了好处?”

    “百年老店哪是那么容易接近的。当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当时去了高档酒楼吃了一餐饭,以后他们只要进一次货,就给他回扣的。”

    “只要你们能卖出去就行,其他我不管。但是回扣肯定也算成本了。”

    “娘记上就行。”

    张婆子并不介意老大的方法。现代吃回扣都是满大街能接受的事,在这里她也不予置评。

    “现在你们可以留一些进货的钱,其他的利润可以分。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分?”

    张清海最激动,他确实捉襟见肘。他主动道:“娘这次可以先分吗?你知道我都没钱了,但是之后可以一个季度再分就可以了。”

    “你们的意见呢?”

    “我们同意大哥的想法。”出去一趟,三兄弟的感情好了很多。

    “好,老大,我可以分给你。但是你有了钱,别再想着买酒喝。”

    “娘,我现在哪里有空去买酒喝?现在只想着挣大钱。”

    “我也不多说。反正若是你们三个赚了点钱,就去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了眼,我是不会客气的。要是有谁想试试,我觉对让他好看。”

    张婆子哼了一声,威胁着他们。

    他们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苦笑了一声。这点辛苦钱哪里舍得乱花。

    这次看着很顺利,在路上三人还是吃了苦头。

    说到这个张清海都要感谢亲娘。准备得太充分了。

    给她点赞。

    三人一路商量了一下,去了十陵县,清河镇赶牛车也只需要两天的时间,比青丘县还近。

    为了安全走得官道,只是越走路越陡,越不好走。

    天公不作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居然下雨了。山路很陡,没办法,不能赶路。

    张清江找遍山上,找到一个小小的石头缝,他们把牛赶到一颗大树下。

    雨再大,树下多少可以挡一挡雨。

    可是人不能长期呆在树下,害怕打雷导电。白糖幸好里三层外三层包着油纸,不怕淋雨。

    板车上也盖好了牛皮纸,不怕淋湿。他们三人就拿上食物就去了石头缝。

    雨一直下到晚上都没有停,他们也不能下山。只能缩在石头缝。

    天气虽不算很冷,下了雨的山上,风一吹,很凉快。睡着了还是有点凉快。

    幸好他们身上也包着油纸,很保温。

    石头缝的空间太小了。有打火石也没办法生火的。

    三人轮流睡觉,还要时刻看着牛车。幸好没有打雷,牛被吓到了乱跑,后果很严重。

    第二天早上雨才慢慢变小。路还是没有办法走的。

    最后在那个石头缝呆了两个晚上才走的。

    幸好馕饼可以不用烤就能吃。没有火的时候太方便了。

    以后就是他们长期的干粮了。

    张清湖说得口水横飞,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张清海只觉得老四太夸张了。见大郎都笑眯眯地听着,就没有斥责。

    家里难得这样好的气氛,他还是不要打扰。

    张清海提出明天就直接去临安府批货,之后就去目的地卖,不回杏花村了。

    回杏花村确实浪费时间,张婆子同意了。

    她想大郎去青山书院,应该早做准备,问道:“老大,去青山书院要什么条件吗?他们一般什么时候开学?”

    “秀才可以直接入学,童生需要参加他们的考试,考试需要举荐人。一般9月新生入学。”

    “举荐人有什么讲究吗?”

    “让大郎以前的夫子给一封就可以了。算是德行的认可。”

    “那你去买份贵点的砚台送给大郎夫子,不好麻烦人家。钱就算公中的。”

    “娘,不用买了。我之前收藏着一块好的砚台可以送。反正以后写字也少。”

    “你的好砚台留给大郎用不好吗?”

    “呃,娘说的也是。我都没想到。那我再去买一块中等的就行。太贵重夫子也会有压力。”

    “这个你自己看着办。大郎,你还要住一段时间吗?还是回临安府跟同窗们交流一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