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成炮灰老太太的逆袭之路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最新款下种方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呃,娘,我觉得村里人没有几个能达到你的要求。”

    “只能矮个里挑高子了。他们就是拿工钱的,也不是那么高要求的。最重要的是人品。其他没那么重要。”

    这事张婆子全程丢给了张清海几兄弟,跟村里人一起出去的是他们,大胆地放心他们的眼光。

    她要去下太阳花的种。

    这可是她的强项,去年收的太阳花种子太少了,每棵种子都很珍贵。一定要小心,不能白白浪费。

    她每一个步骤都是自己来做的。张清雅跟在后面看着。

    春季能干的活很少,大部分的村民只能窝在杏花村。听说老张家要组建商队,想水滴进热锅,引起一片沸腾。

    找上张清湖的人特别多,想和他套近乎。张婆子没管,让他们自己解决。

    最后几家欢乐几家愁。选人的就说过,说不上是商队,算是帮工。每个人固定的工钱,去之前给一半的工钱,回来之后结算另外一半。

    选上的村民都是老实本分之人,就算是给了一半的工钱,也高兴的合不拢嘴。完全抵得过打零工的钱。

    家里人也很高兴能被选上。只是他们不了解出去的辛苦。

    张清海再三强调出去可不轻松,他们看在钱的份上,完全不在意。

    就这样,张清海带上张清江和村里的10个人,4辆骡车,前往临安府去拉货。

    带上了张家特有的干粮馕饼,浩浩荡荡出发了。

    这次去的比较远,再走一段都是南玉了。还算平安,张清海雄心万丈。

    之前泡发的稻种张婆子又让张清河用开水过滤一遍。听到这个张清河惊呆了,疑惑地问道:“娘,开水烫过会把芽烫死的。”

    “不会,这是消毒。反而让种子不会被病毒侵蚀。”

    张清河愣愣地,不知道该如何反驳,见张婆子瞪过来的眼神,只能照做。

    天气温暖,太阳花的种子很快就发芽了。

    让张清河大跌眼镜,稻种居然全部发芽,张着嘴巴想问。

    张婆子的心神没看到他的表情,小心地翻动着发芽的稻谷。里面温热,有股发酵的味道。看到都发芽了,很满意。

    拿上不知道从哪里拖出来的油纸,就要去田里撒种。

    张清河实在没忍不住问道:”娘,这油纸拿来干什么?”

    “保温啊。发芽了不保温也会冻死的。”

    “可是不透气会闷死的。”

    “晚上盖起来保温,白天打开来透气,不会闷死的。”张婆子信心十足道。

    “稻种都发芽了,用稻秆盖住就能保温了。”

    “稻秆能保什么温,晚上风一吹,全冻死了。”

    看了看天上的太阳,张清河闭上了嘴巴。反正他如何说,他娘都有话反驳。

    算了,老娘说怎么干就怎么干。

    他是无情的工具人。

    晚上要盖要盖好油纸,白天又要打开,确实麻烦。张清河认真执行,过了几天,他认真看了看发芽的稻种,长势良好,就放心下来。

    反而认真记下他娘说的每个步骤。

    半个月之后,后面下的种子长势都要赶上前面下的稻种了。

    张清河完全信服这下种方法。

    很快,村里人都在苦恼下的种不够种,张婆子家就有剩下的秧苗。

    浪费是不可能浪费的。

    多余的都送一些给村民,一些给了李氏的娘家。

    就连村长都在问,他家是如何下种的。为啥比他们的秧苗看着壮硕些。

    张婆子不知道他们如何看出来的,没有任何隐瞒的说出来下种的方法。

    村民听到要用开水消毒,质疑的眼神都要成为实质了。

    可是看他家青青的秧苗,又不得不信。

    为了保险下次分三分之一试试这个方法。

    就算是亏了,也只是一点点。可是成功了,就是赚到了。村民朴素的想着。

    张婆子见村民半信半疑的表情,没有解释。

    信不信由他们自己。

    她没有那么多心思管村民,费了很多心里种的太阳花全部发芽了。

    开心地就种在后院。本来是种菜的后院她征用,廖氏几个无奈,只能去更远的土里种菜了。

    张婆子总算有时间静下心来慢慢写《西行记》。之前打算写个几十万字的,实在太忙了,再写个十万字就结尾算了。

    不知道一棵树的老板知道会不会哭晕?

    他还指望后半部的再次名声大噪。

    杏花村的日子很悠闲自在。张婆子想到来这里有这么久了,时不时回想自己干的事。

    现在小有资产,最大的期望就是儿孙有出息。

    二郎看得出来不是读书的料,不知道他对自己的未来是如何规划的。

    其他几个还小,有点小聪明,定力不够。想考学还要更刻苦些。

    张婆子没发现他们对考学的执着,除了大郎。

    反倒是发现最嘴馋的三郎算术很有天分。

    她有时候故意出了一些比较难的算术,三郎心算很快就算出来了。可是乡下的私塾用不上他的天分。

    张婆子有些忧愁。没有听说只靠算术就能考官的。

    就是用这个算术做个账房有些浪费这个天分。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或许以后有其他出路。

    老张家不需要为生存斗争了,可以慢慢思考更长远的出路了。

    张婆子静静地看着巍峨的南雄山。突然想到山上的酸柑橘完全可以用在水果茶店。

    要不要买下那一片山?

    算了,还是让它自然生长吧。

    倒是可以让村民去摘来卖。二郎他们也可以做这些小事,能赚点小钱给村民更加好。

    于是,张婆子干脆把这个消息告诉村长。广而告之,她家夏天会收酸柑橘,熟了之后都可以摘下来送来她家。

    其他村子送来也要。

    南雄山这么大,应该不止杏花村这里有。酸柑橘实在太酸了,其他人都当作不值钱的野果,给村民点零花钱,张婆子很乐意。

    水果茶店也需要新品种。

    静谧的日子就是快,张清海带着这么多人还没有回来。张婆子有点忧心。不知道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她想了想,打算去一趟临安府。

    坐在家里的牛车上,慢悠悠的,张婆子有点烦躁。

    果然由奢入俭难。骡车的再慢还是比牛快,而且还有棚子,牛车就板车,就算没有太阳,也坐得不舒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