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古精怪灵 > 第3章 怪篇之水怪——捞尸(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是由于捞尸行业的种种禁忌和危险,才使得从事这种职业的人越来越少。

    虽然从事这种职业的人现在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但幸运的是我认识的蛤蟆叔就是从事捞尸行业的一名捞尸人。

    蛤蟆叔大名阮天哈,至于为啥姓阮,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可能是因为我们村叫阮家庄的缘故吧。至于大名天哈有人说是蛤蟆叔的父亲希望孩子天天哈哈大笑开心快乐,也有人说是因为他小时候天天打哈气,永远是一副睡不醒的死样子,对于这两种说法,我其实更倾向于前者。

    我们村叫阮家庄,四面环山,村北一条大河自西向东缓缓流过,大河名曰拒马,宽处百米有余,窄的地方也有二十余米,就是因为这条拒马大河,阮家庄虽然地处山区,但是村里人的水性却都不逊色于水乡或者海边居住的人们,而村中水性最好的就非蛤蟆叔莫属,据父亲讲蛤蟆叔可以在水下连续待上半小时而不用出水换气,也正是因为这一项绝技让大家给他起了一个阮蛤蟆的称呼,久而久之就再也没人叫他软天哈的大名了。

    蛤蟆叔从十三岁和父亲开始从事捞尸起到现在已经整整四十年了。想从事捞尸人的行当,除了胆大心细之外,还需要命里属阴,五行属水,尤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是男性。

    只有符合以上几个条件,才可以成为捞尸人。胆大心细自然不用过多解释,整天面对水中那些面目狰狞的尸体,胆小肯定是做不来的。小时候听蛤蟆叔说,他入行前除了在坟地里睡觉之外还要在养尸池里和浮尸一起浸泡了七天七夜来消除自己的恐惧。

    单是想想在坟地睡觉和浮尸一起浸泡这两项刺激的考验,估计就能劝退不少人吧。

    也正是这些特殊的要求和禁忌,所以才让捞尸人和天葬师,背尸人一起成为最神秘古老的三大职业。

    捞尸人习惯被人称为水鬼,因为整日里与死人打交道,所以这种职业多多少少都会让人避而远之,选择了这种行业就注定了要承受寂寞,因为除了死者的家属和至亲好友外很少有人会与他们往来。

    自从蛤蟆叔的父亲过世之后,蛤蟆叔自己就从村里搬了出去,除了有时来村里买些日用品之外,大部分时间都独自一人呆在自己家里。除了父亲村里人没有事都不会去他那里,都是害怕粘上晦气。村里传言他居住的屋子后面的养尸池了整天浸泡着各种尸体,就连村里孩子不听话大人都拿要送到他那里去吓唬,久而久之,蛤蟆叔的住处就成立我们童年阴森恐怖的存在。

    直到后来跟着父亲去蛤蟆叔那里喝过几次酒之后才知道养尸池里大部分时间都是空的,叫养尸池并不是真的在养尸,只是用来减缓尸体腐烂的一个池子而已,这也算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吧。毕竟本地的溺水尸体大部分都是主家找上门来捞起直接就被抬走了,而雨季汛期上游冲下来的无主尸体才会在养尸池里搁置数日,至于传言的养尸池里装满了各种各样恐怖的尸体那更是无稽之谈了。

    捞尸可不是直接蹦到水里把尸体拽上来这么简单。对于已经漂浮起来的尸体,捞尸人先用长长的竹竿将浮尸周围的树枝等杂物清除干净,然后用白布将浮尸盖住,之后需要用缠了黑狗毛的麻绳捆住尸体的腰部,然后吊在背阴的山崖上等家属前来辨认后抬走。由于人的密度和水相差无几,所以死后会直接沉入水底。随着死去的尸体腐败体内胀气,尸体就会慢慢浮出水面。这些尸气除了让尸体浮起之外,还会让尸体变的面目狰狞口唇外翻,这也就是浮尸一定要用白布盖住的原因。

    听父亲说让捞尸,蛤蟆叔也不敢再怠慢,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水。

    只见蛤蟆叔先在地上摆上一个精致的香炉,然后用蜡烛点燃三支香虔诚恭敬的插入香炉之中,之所以是三根,是因为它们分别寓意祭拜了天神、地?、人鬼。

    三根香上完,蛤蟆叔直接打开一坛烧酒,然后倒了满满一大碗,将碗举过头顶,口中默默的虔诚祈祷一番后将酒轻轻的撒向空中,之后又倒了满满的一碗酒撒在地上,最后倒了一碗酒撒入河中。

    等待三碗酒敬完天神地?河神后,才倒了三大碗自己直接一饮而尽。

    喝完烧酒,蛤蟆叔脱去上衣和长裤,只留下一条紧身的短裤,简单的做了一些扬臂压腿的准备动作后,直接将带来的“浪里飘”放入水中。

    “浪里飘”是一个长三米宽一米梯子形状的木制漂浮工具,虽然看似简陋,但是制作木料和工艺却并不简单。

    蛤蟆叔用手掌捧起一捧河水,轻轻的洒在自己身上,然后涂抹均匀算是先适应下河水的温度。然后双手各抓住一根六米长鸡蛋粗细的白蜡杆,直接趴在“浪里飘”上,双脚有节奏的轻轻怕打水面,“浪里飘”便以平稳的速度沿着一条直线缓缓向前移动,于此同时两根白蜡杆也已经分别入水,开始在河底进行探寻。

    这看似毫无科技含量和美感的捞尸动作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是万万做不到的。面对湍急的水流仅靠双脚控制“浪里飘”保持匀速和直线行驶,这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谈何容易做到。面对幽深漆黑的水底世界,仅凭两根白蜡杆的触碰就要分辨出水草尸体,让白蜡杆的触碰达到双手触摸的效果不经过训练又有几人可以做到。

    父亲和我紧张的望着河面的“浪里飘”,因为清晨的河水冰凉刺骨,随时可能让人因为寒冷而抽搐,这对于游泳的人来说尤其致命,同样对于趴在“浪里飘”上的蛤蟆叔也是不小的威胁。

    好在“浪里飘”上的蛤蟆叔并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浪里飘”在远处的水面上沿着直线来来回回的移动,随着蛤蟆叔双手的起伏,搜索的河面面积也越来越大。

    大约过了十分钟左右,蛤蟆叔停止了搜索,“浪里飘”向着河岸方向缓缓驶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