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贺国光叹息一声:“老国公,现在是非常时期。您是两代从龙的重臣,在这个非常时刻,信王的安全,就全交托在您的身上。”说完这话,贺国光深深一礼:“英国公一脉,能否保证荣华富贵昌盛百年,就看您的了。”
贺国光跟张维贤说的话,虽然平淡,但却透露出许多信息。
张维贤怎么不懂?
这话里已经明显的透露出,改朝换代的时候又来了,你英国公家再次从龙的机会又到了。
自从土木堡之变,皇家利用鞑旦,将大明不断铲除之后的勋贵精英一网打尽之后,这个朝廷里,勋贵中,只有英国公一脉缓过劲来。
这种缓过劲是靠什么?
靠的是对皇家的绝对忠诚,靠的是他张维贤抬着两代皇帝上位的功劳。
之所以说这话,贺国光最明白,因为魏腌狗已经完全掌握了锦衣卫,并且他已经有了取代之心。这时候,朱老五就成了他除之必快的眼中钉。
其实是个人都明白,朱老五和魏白眉,历来就是针锋相对,只要朱老五上位,魏白眉和他的党羽必死无疑。反之亦然。
面对这个沉着冷静,话语里暗藏玄机的伴读,张维贤躬身回礼:“本公明白。”
然后回声,对着外面大吼:“张之及,进来。”
张之及是张维贤唯一的儿子。
一个肉山一样的小子进来,吊儿郎当的躬身施礼:“爹爹。”
“京营禁军张之及千户听令。”
听到爹爹这么严肃的称呼自己,这个小胖子立刻也变得严肃起来:“末将在。”
“你现在带着你的10个把兄弟,形影不离的保护信王。即便他出贡,你也必须陪在身边。”
张维贤不得不这么做。锦衣卫无孔不入,虽然号称是皇家的亲兵,但他早已经成为了魏白眉的爪牙。
你哪里知道,就刚刚给信王端茶送水的小太监,可能就是东厂的探子,锦衣卫的爪牙?
想到这里,拿眼睛看了一下自己的儿子。
小胖子立即明白,冲过来抓起那刚刚送来的一杯水,直接喝了半杯。
屋子里的所有人,都紧张的看着他。好久之后,小胖子才睁开眼,舒了一口气:“没事。”
而最松一口气,却是张维贤。
首先他赞扬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为了未来的君王,敢于以身试毒,这就奠定了将来张家的不败基础。
但这又是自己唯一的儿子,一旦这杯水里有毒,自己就绝后了。
“从现在开始,张之及兄弟和我,寸步不离信王。还请老国公,立刻回宫,寸步不离皇后。”贺国光沉稳的说道:“老国公,非常时期,这天下谁都能没有或出问题,但只有两个人不行,一个是信王,一个是皇后。”
张维贤立刻明白了。
一旦皇帝出现了个1差2错,没有子嗣的皇帝,只能采取兄终弟及。
而除了信王,能够继承大统的老朱家子孙,遍地都是。
这样的状况绝对不能让它发生。
然而保证这种状况不发生,就必须有个大前提——张皇后的意见。
张皇后,在这个大明朝廷,是除了开国的马皇后之外,无论是在朝庭和乡野,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
现在的民间,在被阉党打压的官员士绅中,视张皇后为神。是他们深受阉党压迫,唯一的精神寄托。
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张皇后一言九鼎。只要是张皇后决定的,即便是客氏在内宫,魏白眉在天下,有多么大的势力,都要乖乖就范。
“老夫不便深入皇宫,但我家小女紫娟,却身怀武功,又因为和张皇后是手帕交,更容易亲近。我立刻就派人回家,命令小女进宫,保护张皇后。”
在贺国光沉稳的感染下,张维贤竟然对贺国光也言听计从了。
“既然这样,老国公也不该在深宫。”
张维贤皱眉:“那我该在哪里?”
按照道理,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该离开关键地方,这才能有从龙之功的机会。
“我理解老国公的心思。但稳住大局,信王是一定不会忘记老国公对信王,对大明的功绩的。”
这时候,朱老五再次冒头:“是的,就凭您过往和今日的表现,本王就没齿难忘。公爷,还是听——嗯,听我的伴读怎么说吧。”
想说听伴读安排,但感觉不妥,又把话变了。
贺国光看了他一眼。然后继续道:“魏白眉权倾天下多年,锦衣卫和东厂,都已经被他掌握,难道他就对京营没有渗透插手吗?”
老国公立刻警觉:“伴读说的对,我应该坐镇京营。”
武将的性格就是拿得起放的下,当时就明白了贺国光的意思,并且立刻就办。
“还有留京六卫也不能乱。”
张维贤一皱眉:“留京六卫不归我管,他们归五军都督府管。”
“这就坏了,现在五军都督府的田尔耕,就是阉党五彪之一。”
一听这话,贺国光就皱眉:“留京六卫,不可能铁板一块。”
“我倒是想起一人。”朱老五立刻接口。
“谁?”贺国光和英国公立刻焦急询问。
“刘方。”
这么一说,英国公恍然,看看贺国光不明白,便解释道:“刘方的先祖是洪武爷亲卫刘成,被封怀远大将军,因功勋世袭,这是留京六卫唯一一个挂着一品大将军的卫指挥使。他秉承先祖之风,善战而忠心。”
“怎么样才能拉过来?信王手谕行吗?”
张维贤看了眼信王,然后歉意摇头:“非常时刻,信王手谕不行,必须是皇上——”但一想,现在的状况是不可能的。
“皇后,对,皇后的懿旨一定行。”贺国光立刻提议。
英国公想了下,然后点头:“这个可以。好吧,我一会进宫请皇后懿旨。”
“还有就是五城兵马司。”
在当时的首都应天府置兵马指挥司,设都指挥、副都指挥、知事,负责京城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之事。后改设指挥使、副指挥使,各城门设兵马。相当于现在的京城公安局,武警,消防队。
信王这却有了信心:“这个好办了,因为,周王后的父亲,就是五城兵马司中司的指挥使。”
英国公皱眉:“按照规定,亲王,郡王的岳父无职务者,都充五城兵马司指挥和副指挥。但都是挂职,不管事的。”
贺国光哪里还顾及这些:“挂职也是职,关键时候,可以拿鸡毛当令箭。国公,您调派亲兵过去帮忙,只要有兵,就是实职。”
张维贤看着贺国光。这小子胆子真大。但这的确是个办法,最终咬牙:“好吧,我立刻调派五百亲兵给嘉定伯(周王后的父亲周奎)”
“请王爷随信一封。”
【那东西胆小怕事,吝啬的六亲不认。必须信王亲自写封书信,做为未来凭证,他才肯冒险。】
当人面,腹诽人家老丈人,这不厚道。
“伴读说的对,我那老泰山就是一个见小利而没原则的人。树叶掉了,怕砸脑袋的主。我现在就写封信,坚定他的心。”
【哎呦,你对你老丈人还挺了解的吗。】
朱老五就白了他一眼。
一切似乎都安排妥当了,朱老五再问:“那我们还该怎么办?”
朱老五真的乱了方寸。“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心声,造成朱老五控制了贺国光。
但心声,又怎么不左右了崇祯的思维?
贺国光松了口气:“现在,您什么都不做,千万什么都不要做。现在,即便是皇上来了圣旨,王爷也不可进宫。”
“那——”
“只有皇后娘娘的懿旨到了,才算。一切单凭皇后娘娘安排。”
听到这话,朱老五总算松了口气。而张维贤却又慎重的看了看这个伴读——是个人物。
“其实,不管是留京六卫还是五城兵马司,只要京营有老国公坐镇,他们就翻不起大浪。所以,京营才是重中之重啊。”
英国公郑重点头:“我立刻回去,随时应付巨变。”说完,张维贤告辞而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