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贺国光就是一时赌气的胡咧咧,什么要大破大立,什么要用血色改变这个大明啊,“胡扯,这大明,关我屁事”他现在就是想安安生生的把这场考试弄完,然后放下这些担子,回家躺平去。
7天的科举,就在大家严防死守之下,没有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总算是平安度过了。
剩下的就是阅卷的时间。
而在阅卷的时间,也就没有贺国光什么事了,这里里外外忙活一个多月的贺国光,总算是如愿以偿的拥抱着自己的被窝,美美的睡他个昏天黑地。
还想再睡下去的时候,娘就在门外喊醒他:“快快起来,宫里头来人了。”
一听说宫里来人,贺国光就立刻猛烈的锤着床板,在肚子里大声的怒骂,你这还让不让人休息一会儿,消停消停啦?你这不是要人命吗?
但是心里抱怨归抱怨,只要宫里来人,就算是圣旨,你要敢怠慢那就是杀头之罪,于是就缓慢的起身,然后缓慢的坐在床沿,摇晃了摇晃脑袋,让自己清醒一下,然后再缓慢的,伸手在衣服架子上,拿下自己的衣服,缓慢的穿戴。
“贺大人慢慢的穿,老哥哥我也不着急。但是我可告诉你,发昏当不了死,这进宫面圣是逃脱不了的。”这时候,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曹化淳,就抱着胳膊,靠在门框上,笑眯眯的看着磨洋工,拖时间的贺国光,提醒他:“早见了皇上早回来,然后安安心心的躺平不好吗?”
贺国光立刻加快了速度:“老哥哥你说的有道理,那咱们现在就走。”
而在皇宫之中,先一步贺国光的,孙承宗孙师傅,正展现着三张考卷给崇祯看。
“这是今年的三甲,前三名,这是臣和几位主考大人,细心挑选出来的,请皇上过目。”
崇祯就郑重的拿起了这三张考卷,仔细的阅读了一遍,然后放下,有些迷茫:“这三张考卷的答题,几乎在伯仲之间,让朕实在难以取舍。那两位师傅的意思是什么?”
孙承宗也笑,但这个笑容,却是充满了欣喜:“这三张考卷的确是在伯仲之间,足可以见大明有人才。不过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咱们这一科,总不能弄出三个状元吧。”
崇祯也笑了,是欣慰的笑:“从这一点上看,足以证明我大明,还是有真才实学的学子的。”然后又将三张试卷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遍:“但正因为英才辈出,却更让朕难以取舍了。”
这时候,孙承宗就在袖子里拿出了一卷纸,递给了崇祯:“如果皇上要是以这篇文章做借鉴呢?是不是就能有了取舍?”
崇祯就疑惑的接过来,展开观看。
却发现这题目相同,但却并不是八股文章,而是一篇策论。这个旁听生自学学霸,对八股文章本来就没有兴趣,一看这篇策论,立刻就认真的读了起来。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拍案而起,大声的赞一声“好,这才是真正的好文章,真正能发人深省的好文章,可惜不是八股,否则可得状元,孙承宗微微一笑,在袖子里有又拿出了一张纸:“皇上再看看这篇病梅馆记。”
崇祯看了一阵之后,竟然不由自主的高声朗诵了起来,然后掩卷长叹,“此人深知咱们这个大明所谓士子文人的弊病啊,也有救病治人的渴望,可谓是忧国忧民。以此人之心,最低就是个探花。”
孙承宗又拿出了一首词。
崇祯朗读的热血沸腾,不由评价,这不说的正是这个多灾多难之后的大明码?这部正说的朕的心声吗?历经磨难,从头再来,即便前面千山万水的阻隔,即便前面是火海刀山,朕也必将毫不气馁,矢志不移的中兴大明帝国。此人可为榜眼
然后迫不及待的命令孙承宗:“殿试的时候,一定让这三个人坐在前面来,朕要见识见识。”
孙承宗就摇头:“今科确是不行。”
崇祯就有些焦急:“是病了吗?快传御医。”
“没病。”
“回家奔丧吗?立刻下旨夺情。”
孙师傅就很欣慰皇上的这种求财若渴的思想,但郑重的询问:“皇上,若是此人站在朝堂,您将如何任用呢?”
“朕必将视他为左膀右臂,对他所提全部接纳,合朕一起共赴国难。”
孙承宗就一皱眉:“但若是这个人,恃才而骄,侍宠而傲呢?”
崇祯毫不犹豫的摇头否定:“依照此三人文章中透露出来的品行,绝不会是这种人。”
“那么一旦事呢?”
崇祯又毫不犹豫的回答:“这个大明帝国,在这个关键时候,绝对不允许再出现一个权臣,一个奸臣。如果那样,朕将毫不犹豫的杀了他。”
孙师傅看着崇祯,这样坚定的表情和语言,并没有感觉到鼓舞,而是感觉到一丝丝的悲哀,这个皇帝在这一点上,远不如他的哥哥心怀仁厚啊,于是在心中,就替贺国光悲哀了一下:“皇上这样处理,难免为国失才。”
崇祯愣了一下,然后恭敬地给孙师傅施以学生之礼:“朕当如何?还请师傅教我。”
孙师傅抚须微笑:“恃才傲物,侍宠而骄,这是人性的通病。随着皇上的重用,权力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就会被权力侵蚀,想要独揽朝政,最终走向权臣奸臣的道路,这也是人臣避免不了的。即便是品行高洁,如于谦,如张居正,亦不可能免俗。”
于谦和张居正,是大明最闻名的正臣,能臣干臣,但最终都走向了权臣的下场而不被皇权所容,最终落得个悲剧。他们辅佐的皇上,落了一个骂名,被后世诟病,可谓是两败俱伤。
“老师,那学生该怎么做呢?”
“人才要用,但在平时就要防。要大力的使用,更要适当的压制,随时的敲打,将人才培养成孤臣。不能结党,只能依靠皇上为皇上所用的,才能真诚相得善始善终啊。”
这就是帝王心术,道理简单却又复杂。
崇祯再次施礼:“学生受教了。”然后又眼光急切的向孙承宗请求:“如此,可以将这三位请来吗?”
孙承宗笑着摇头:“还是不行,”
“为什么?”
“因为这三个人其实是一个人。”
崇祯当时大欢喜:“那岂不是太好了吗?真没想到,我堂堂大明,藏龙卧虎,竟有这样的大才出,这也是朕的鸿福啊,朕一定会重任。”
“可是这个人不过是一个秀才.”
“下恩旨,起为拔贡。”
拔贡,就是皇上对特殊人才,特殊的恩典,他们可以不参与各级考试,直接作为贡生,参加朝廷的官员选拔。这样就提高了他的身份地位,避免了被同僚鄙视。
“这个可以,也正是老臣想要求的。但是他这个人不爱做官,这该怎么办?”
崇祯真的急了:“那朕就三顾茅庐。”
孙承宗对崇祯求财若渴的心情表示欣慰,正要说点什么,书房外有个小太监轻声的禀报:“启禀皇上,贺国光贺大人到了。”
孙承宗一拍手:“说诸葛亮,诸葛亮就到,臣说的正是这位贺大人!您的好伴读。”
朱老五就不相信的看看孙师傅,又看看桌子上的三张诗词歌赋:“这个人才竟然是贺国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