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举动。朱老五这次是真正的懂得了,当初哥哥不爱上朝的原因,那就是所有的人都不说正事,总是跑题,总是牵扯,种把一个简简单单的事,弄成一团乱麻。上朝没绝对是一件痛苦的事。
所以现在的朱老五,在努力的把话题拉回正题上来,要不天黑之前,还不定弄出什么幺蛾子来。
【但是这是一种习惯,一种常态,是你想改变就改变的吗?不可能的。】贺国光就无可无不可的闭了嘴。
朱老五就联系了前后,皱眉的道:“前面的军饷拨给,竟然还出了将士哗变的事情,这真的让人震惊,这说明了什么?”
【要挟】
贺国光肚子里的这一句话,当时震住了崇祯。
但贺国光的这句要挟两个字,却恰恰打在了袁崇焕后来所作所为的种种要害上。
用军士哗变,来要挟自己给钱。是这样的。
皇上是被要挟的吗?皇上能被要挟吗?
崇祯不知道后面的事,但眼前的事,却的的确确如此,前面请300万银子,明显的不合常理,于是他就后面跟着报上来,有将士缺饷哗变,这说明什么?已经不言自明了,越想越对,当时崇祯就震怒了。猛的敲里下桌子。
“前面所需无度,对东江镇却百般苛扣,他要干什么?”
对于皇上突然间的暴怒,大家都震惊了。这说着说着怎么就急眼了呢?
这不得不急呀,因为人家贺国光说的对,前面无寸功可报,那边却保住了大明的属国,这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前面四百万两银子,士兵却闹饷哗变,后面四万银子,却无怨无悔依旧在为国死战,这没有对比就分不出忠奸。
“核查,马上派人核查,看一看前面的银子都哪里去了?”然后看向贺国光。“你为钦差,立刻赶赴锦州,核查账目。”有事找同学,现在崇祯已经习惯了。
这次贺国光撸胳膊挽袖子,跃跃欲试了。
群臣立刻傻眼,于是纷纷站出来劝阻搪塞。
久不说话的袁可立不愿见到这种局面发生,于是站出来和事双方。
“皇上,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这个****,臣等相信袁督师不会贪墨。现在要的这笔军费,也是事出有因,这笔军费,还是要发的。因为袁督师也有苦衷。”
老师出来说话,崇祯就把气压下了:“师傅请讲。”
袁可立道:“前几日,袁督师请求将宁远、锦州合为一镇,让祖大寿镇守锦州;何可刚替代朱梅驻宁远;赵率教守关门(山海关前三十里),袁崇焕自驻宁远。这样的军事调动,开拔费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而后续驻扎也需要很多设备使费,也是情有可原的。”
这是一个大举措,就是将杂牌军,排除在重要的节点之外,换上关宁军队,让他们不会因为什么原因哗变,而影响大局,这是对的。
但是细细的想一想,却感觉哪里有些不对。
祖大寿是关宁主力,但此人一味的畏战,不去驻守前线大凌河,却缩在锦州;而何可刚是袁崇焕旧部,更是缩在锦州之后驻守宁远,而一项主战的赵率教却干脆放到了大后方的大后方关门。
这样的布置,就等于将辽东防线不但没有前出,反倒向后缩了一步。把祖大寿放在锦州,就是摆明了采取守势。而将能打的赵率教放在最后——【啊,他现在就开始为乙巳之变做布置了。】
崇祯不明所以,就看了一眼贺国光,刚想要找一个借口询问一下这个神棍,乙巳之变是什么鬼的时候,这时候袁可立继续的话,打断了他的想法。
“袁督师同时上书,极力称赞祖大寿等三人的才能,并说自己五年复辽的计划,全靠这三人来实现,给予厚抚的必然的。如果五年后没有实现,他将亲手将这三人斩杀,自己到司法部门领罪。”
贺国光心中冷笑:【这话说的漂亮,5年复辽不成,就拿祖大寿三人顶缸,这是多么大的不要脸啊。】
崇祯就一皱眉,也听出了这其中的话里话外的意思,“这是什么话?这是准备拿这三个人顶缸脱罪吗?”
袁可立就一笑摇头:“袁督师不是这个意思,这是在逼将。这样布防,也是有他深意的。现在袁督师准备层层推进,就必须在后面有稳固的基础,以防女真人偷袭工程一半的地方,这也情有可原。”
崇祯就气呼呼的坐下了。“那也不要这么多吧,这不到一年时间,前后就要丢进700万,这实在是有些过份了。”
刘宏训站出来帮腔:“袁督师不是说,这里要拨给东江镇一万两吗?”
崇祯摇头:“他还好意思说,区区一万两能做什么?”
刘宏训就顺势再谈毛文龙不受文官约束,贪冒军费的事。
刘宏训之所以吊住这事不放,一来是为袁崇焕争取事权统一。但更主要的是,一个武将不受文官控制,这让文官一直担心武将的藩镇出现。
一听他这么提,崇祯最终还是被五年复辽的迷梦打动了,沉吟了一下:“那就收回毛文龙的尚方剑吧。”
毛文龙之所以能跟袁崇焕犟嘴,关键的就是他的手中,也握着尚方剑。至于为什么袁崇焕杀毛文龙的时候,毛文龙没拿出来与之抗衡,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崇祯之所以默许了袁崇焕杀毛文龙,不单单是期望真的如袁崇焕说的,事权统一了,就会复辽成功,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崇祯对毛文龙也有不满猜疑。
大明时代,武将是不被信任的,因为他们惧怕武将形成藩镇,于是就设立了层层的办法,约束武将和军队。
但即便这样也不成,高级的武将们必须按照潜规则的要求,将自己的家属子女,留在京城。名义上要上书,自己领兵在外,风餐露宿辛苦无比,请皇上恩典,照顾家属,其实就是做个人质。
然而毛龙却不这样,作为封疆大吏,掌握一方兵马,他宁可将自己的妻妾和儿子,放在女真对阵的前沿辽阳,也坚决不放到北京。
而后来辽阳被攻陷,毛文龙的家将拼死保护着母子突围,结果仅仅保了儿子。但即便这样,他也宁愿将儿子送回杭州,交给他的原配夫人抚养,也坚决不放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
再加上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和文臣们搞得非常僵,谗言满天飞,有海外天子之称。这怎么不让作为皇上的忌惮?
明明知道他的作用大,但对一个作用不管多么大的可能的叛逆,老朱家一直秉承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所以才有了后面的结果。
为了后面建奴打到城下,不至于一日三惊,贺国光决定站出来说句话。
“皇上,收回毛文龙的上方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因为毕竟毛文龙是一个封疆大吏。更主要的是,他抗金一直坚决,没有得到朝廷多少的支援,依旧苦苦坚持,成为大金后面不得不顾忌的一个势力的存在。”
看看朱老五若有所思,贺国光就加了一句:“若想五年复辽,须对敌人两面夹击,而毛帅的东江镇,正是这个关键。”
一提5年复辽,崇祯立刻就提起了兴趣。
“但是毛帅桀骜不驯,不能听从袁督师的调遣,军力不明,更让朝廷难以掌握,这该怎么办?”
前面说的都是事实,但后面的口气就有了询问的意思。
朱老五这样的语气,就让大家感觉到震惊,不得不看看这个幸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