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来通州的目的,就是将这些对现在被袁崇焕封锁的东江镇来说,就连打把镰刀都嫌它软的废金属,换成东江镇急需的物质。
对于贺国光这么胡乱的改变这笔银子的作用,刘若宰对自己的学长提出了忠告:“学长,您将这笔犒赏东江镇的银子随便的改成物资,这不好吧。这要是让御史言官知道了,难免弹劾学长违制的。”
贺国光无所谓的一笑:“御史都是书虫子,就会捕风捉影的瞎说。再说了,御史弹劾我,我还是御史呢,我不会也弹劾他们?”
刘若宰就?S了一下,对,自己的学长也是御史,他有这个权利。同时他是真正领教过学长怼人的本领的,那叫一个无理辩三分,怼的满朝文武一个哑口无言。
同时,他也敢怼。下至小官,上到首辅,就连皇上他都敢怼,不服不行。
“再说了,我是钦差,我负责主要。这笔银子就是犒赏,不是军饷,那我拿什么犒赏东江镇都没错,是猪羊美酒,还是粮食物资都行。”
刘若宰感觉自己正在被怼,然而你还就说不出他的哪里不对。
“再说了,你们这些士子们不常说,金银乃最无用之物,饥不能食寒不能衣吗?我们把这一堆废金属,运到被袁崇焕严密封锁,根本就不能买到任何东西的皮岛上去,有什么用处呢?难道就是为了让东江镇的将士们在饿的头昏眼花的时候,在瑟瑟的寒风中看着养眼吗?”
刘若宰就认为自己真的被彻彻底底的怼了,而且细细想来,这位学长说的有道理,反倒是自己拘泥于陈腐教条了。
“好吧,三位钦差你做主,你爱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吧。”刘若宰只能认熊。
贺国光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放心,我这个人做事我自己担,当然和你无关。”
“我不是这个意思。”
贺国光哈哈一笑:“我当然不认为你是这个意思,我认为你是在严格的遵守着上下的尊卑制度。不僭越,不伸手,懂规矩,这是好事。”
刘若宰就悄悄的松了一口气,不被误会就好。
“但做事要变通,不能够被制度所束缚。就比如说我,现在全权负责这个事情。但我要是将这笔钱贪污了呢?难道你依旧按照上下级的规矩,而眼睁睁的看着吗?”
刘若宰就一根脖子。
贺国光就打住了他想要说的话:“你就不应该层层上报,等上面来拿我,那样你就失职了。而你应该变通的直接抓了我,将损失降低到最小。这就是变通。”
曹化淳很欣赏贺国光这样教导后进者的态度:“贺大人说的对,自古有权变一说。说的就是不能拘泥于陈腐的制度,而是要随机应变。这次贺大人将这笔银子,转变成东江镇急需的物资,咱家以为更重要。”
既然两个钦差都说了,刘若宰也就躬身受教,不再反对。
贺国光直接找到了在通州蹲点的郑宏达。
“老哥哥,现在你知道皮岛最缺的是什么吗?”
郑宏达曾经在皮岛开埠的时候,组织自己的船队往来经商,他对东江镇的状况最熟悉。但可惜现在大明海禁了,东江镇的港口也已经被袁大督师关闭了,所以他已经很久没有去了。但对东江镇的了解依旧。
面对贺国光问东江镇主要缺什么,郑宏达就用看傻子的眼光看贺国光。
贺国光摸着自己的鼻子有些尴尬:“难道我问错了吗?”
郑宏达就吃惊的反问:“难道东江镇作为朝廷的一个军镇,他那里到底缺什么,难道朝堂上竟然不知道吗?”
三个人就比较尴尬了。说实在的,朝堂上的大臣们只知道毛文龙是个海外天子,是个不受大明朝廷控制的桀骜不驯的家伙,是个未来的藩镇,是毒瘤,是必须将它打倒的。剩下什么真的都不知道,也没有人想要知道东江镇到底缺什么。
“东江镇什么都缺,现在下到针头线脑,上到兵器铠甲。而最主要的就是缺少粮食。几万大军,几十万由辽东逃出来的难民,无衣无食,更得不到任何的接济。所以现在你就算带一把干草去,对于东江镇来说,都是雪中送炭啊。”
听到这样的话,曹化淳和刘若宰认为郑宏达在危言耸听:“难道东江镇连干草都缺吗?”
郑宏达认真的点头:“你们想一想,一个屁大的皮岛,却窝着几万军队,几十万的难民,岛上的树木柴草如何够烧?一到冬天以前,毛帅必须带着他的队伍向辽东发动战争,其目的是什么?其目的唯一的就是抢上几把干草,让那些属下们,百姓们,不至于在这寒冷的冬天没有烧柴而冻死。”
这样的解释,让曹化淳和刘若宰感觉到惊心。难道皮岛真的已经困顿到了这种程度吗?
“我现在是犒赏东江镇的钦差,那么我现在就将我掌握的5万两银子,全部换成物资。老哥哥帮我拉出一个清单,立刻在通州进行采购。”然后对跟在身后的长随吩咐:“你立刻回到西山,给我运来两千石的焦炭,越快越好。”
然后对着曹化淳和刘若宰说道:“两位放心,这算是我自己的捐献,算我们三个人给毛帅的见面礼。”
然后苦笑一下:“大家都知道毛帅桀骜不驯,脾气一定很古怪。更知道毛帅对他的军队视为禁忌,我们去点检,一定让他产生反感。我们送他笔礼物,这叫礼多人不怪,也能缓和一下大家的尴尬,拉近一些感情啊。”
结果贺国光在这里进行了大肆的采购,但五万两银子的物资,那是何其巨大?怎么是一时之间能采购的全的?
同时这一批物资要通过运河运到天津去,但运河的河船是不能走海的。于是,贺国光就请求刚刚上任的袁可立老大人,借调山东登莱水师的战舰运输队帮忙。
贺国光这样的决断,深明东江镇局势的袁可立大人,举双手赞同。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这件事。
但袁大人还没有正式上任,正在走手续,而大明的办事效率低到令人发指,就这么一耽搁,事情就拖到了5月份。
结果贺国光不知道,正是他这么一拖,却耽误了大事了,这让他为之后悔了一辈子。
当然这都是后话。大家忙得脚不沾地,这还多亏了郑宏达在这通州有着商铺基础,帮忙四下奔走。
而且他还手眼通天的启动了曹帮兄弟,用运河的船只,将这堆积如山的物资,运抵到了天津码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