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 老朱读懂我的心 > 第163章 得偿所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允许士绅豪强招募乡勇,这条法令还真有。

    就在头年的时候,西北的天灾越来越严重,各地流民起义风起云涌。而边军已经腐朽,各地的卫所已经彻底的腐烂,朝廷根本拿不出兵来进行镇压。只能派出杨鹤这个大嘴巴,做了三边总督,推行他的招抚计划。

    结果那些流寇杆子,有粮受诏,粮尽再反。所以流寇杆子越来越多,当地官府实在是应付不过来。

    于是内阁就提出来,允许各地的士绅豪强,自行招募乡勇,守卫自己的财产,帮助官军剿匪。

    当然,也怕出现三国初期那样的地方军阀,最终尾大不掉,喧宾夺主,弄的大汉名存实亡。朝廷严格的规定,他们所招募的乡勇绝对不能超过一千。只要超过这个数目,立刻以造反论处,官府就毫不犹豫的给予剿灭。

    “看看,我是响应号召,为朝廷解困。所以,你弹劾我,就是你的不对,就是构陷我。”然后郑重的向崇祯施礼:“臣,弹劾李立,身为首辅,却构陷属下大臣之罪。”

    对于贺国光的弹劾,弹劾者不把他当回事,听听弹劾的操作也没把他当回事,至于被弹劾的李立,更不把他当回事,不过就是觉得恶心罢了。

    崇祯看了眼气呼呼的首辅,转头微笑着看着贺国光:“贺爱卿,这就是你的强词夺理了,京师太平,也没流寇土匪,你招募一千乡勇做什么?”

    贺国光就郑重道:“万岁久处深宫,却很少知道外面的状况。”

    崇祯就看了一眼骆养性,问贺国光:“你倒是说说。”

    “京师天子脚下,似乎太平。但西北流民已经开始涌向京师,就在京师之外,出了五十里,就有土匪剪径于途。而西山山高林密,更是盗匪横生,严重的威胁我的煤矿威胁,所以臣才有此请。”

    “贺爱卿所请,也有道理。”

    李立闻听,当时就不乐意了,贺国光这么说,不就是往天首辅脸上抹灰吗,京城周边都这样了,那其他地方岂不是更乱,那这帮君子岂不是无能?

    这得驳斥:“皇上,不要听贺国光一派胡言。天子脚下朗朗乾坤,哪里有盗匪横行?他这是为他招募私兵找借口,其心不轨,其行当诛。”

    贺国光一摊手:“好吧,你老倌说的都对,那这三百毛文龙的干义子孙子,我不用这一千乡勇看着,不这么办,我怎么办?”

    然后看向李立,嘿嘿一笑:“既然你不让我办,我还懒得办呢,我还头疼呢。好了,借您吉言,乡勇我不招了,他们这三百人,就交给你们办了。”

    这样甩锅,当时让李立无所适从。“我怎么办?”

    “我管你怎么办。我办了你不让,当然你来办。要不要你这个首辅干什么?吃干饭吗?你看着办吧。”然后直接施礼:“皇上,现在臣就将这三百人,交给李立大人了。臣乏了,臣回家睡觉了。”还不等大家反应,贺国光直接大步而去。

    三百毛文龙的干孙义子,这可真是身经百战,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也可以算做亡命徒,现在因为毛文龙的事,一个个心怀戾气,在这个关键时候,被贺国光带回来,谁知道他们会干出什么?谁能控制?

    “回来。”

    这次,不是崇祯叫了,反倒是李立了。

    贺国光站住了,笑着道:“首辅大人,怎么说?”然后直接道:“要不,我把这三百隐患,再送回袁督师那里去?”

    “这绝对不行,只要他们回去,东江镇就乱了。”

    “那你杀了他们?”

    李立?S了一下,最终没底气的回答:“东江镇会彻底的造反。”

    贺国光哈了一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怎么行?你首辅大人总该有个说法吧。我不管了,三百人就在京城门外,你负责安置吧。”

    然后对新任的顺天府尹吕光笑着提醒:“府尹大人,您最好立刻封闭京师,宣布京师戒严,以免把这些桀骜不驯的家伙逼急了,荼毒京城。噢,对了,他们可是真正的杀人不眨眼的,不比建奴战斗力低下。”

    “要挟,你这是要挟我们吗?”李立怒吼咆哮。

    贺国光一摊手:“你们都可以要挟皇上呢,我为什么不可要挟你们?”

    这话说的嚣张,朱老五听着解气。

    “我的好同学,就这么怼,怼死他们。”

    “再说了,我这是要挟吗?”

    很无辜,很天真:“我把他们交给你们了。你们要是能杀了他们,求之不得。如果不敢,或者杀不了,也给了你们几个处理的办法,怎么算要挟?你们选择吧。我很困,我回家睡觉去了。”

    然后,不等大家说话,真的直接一溜烟的跑了,留下一群大臣目瞪口呆。

    好半天,大家才反应过来。

    这主角跑了,那这台戏该怎么唱下去?最主要的,这台戏的核心还没有解决呢?

    李立脸色铁青,跺脚怒吼:“贺国光太胆大妄为了,他拿这朝堂当了什么?农民赶集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连个招呼也不打,他把这满殿的群臣当做了什么?纠察御史,立刻执行纪律,罢了他的官。”

    群臣纷纷附和,这真是求之不得啊。

    一听要罢免贺国光的官,朱老五立刻满脸黑线:“你们什么意思?我就这么一个得用的打手了,你们还要撵他走,那这个朝堂上就真的剩下了孤家寡人我一个了。这绝对不行。”

    于是开口:“罢官就免了吧,还是朕下旨,斥责他一顿吧。”

    皇上不说罢免谁,群臣包括内阁首辅也也无可奈何。

    大明的规矩就是,所有的官员任免,下面的只能提请,不能做主。

    这就出现了万历几十年不上朝,朝廷缺少大批的官员,原因就在于此。皇帝不用御玺,你还真就没办法。

    朱老五不想罢免贺国光,别人就只能干瞪眼。

    至于朱老五要下旨斥责,那就等于是不疼不痒的废话。

    “好了,诸位爱卿继续议论一下那三百个毛文龙的义子干孙,该如何处置吧。”崇祯总算是又把话题拉了回来。

    怎么处置?那就是烫手的山药,手中的刺猬,吃不下丢不得,丢不得放不下。

    最终李立一甩袖子:“既然他贺国光带回来的,那就由贺国光处理。”

    这就对了嘛,谁惹的麻烦谁处理,理所当然。

    崇祯就对老国公道:“张爱卿,下朝之后,你去一趟贺国光的家,将群臣的意思跟他说,这件事就由他全权处理。”

    “臣遵旨。”

    “但是你要告诉他,这些人必须安置好。如果因为这些人出现了什么纰漏,朕拿他是问。”

    这吵了一天,总算是说了一句正经的话。

    贺国光也算是得偿所愿,有了一支合法的自己的队伍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