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时候时间已经入了六月了。于是贺国光跑回了北京城,将自己的商业伙伴郑宏达叫了过来。
郑宏达现在真正的是春风得意,因为他带领了整个江南的焦炭市场,焦炭在江南的适用性,让他赚的是盆满钵满。
而相关联的,因为他本身就有为南归的货船准备了充足的货物,所以在运费之上,就大大的降低了,于是他从南方运过来的粮食成本,也就比别的粮商降低了许多。
当他听到贺国光神秘的向他请求,趁着夏粮丰收的时候,要不惜一切代价的向北京运送粮食,囤积到北京城内,囤积到自己的西山的时候。郑宏达还以为,贺国光有了什么内部消息,准备囤积居奇,大赚一笔呢。
“可说是这天气,北方大旱奇寒,南方虽然也下了几次冻雪,然而却冻死了害虫,让农田没有了虫害,反倒让江南大熟,造成了良贱伤农的现象。你这样大量的囤积粮食,这对南方的确有好处。”
然后话锋一转:“但是你想囤积居奇,就违背了商人的良心准则,这要不得。”
贺国光就拍拍自己老哥哥的手:“我怎么能干那个没良心的事呢?但是在恰当的时候赚一笔,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这主要的出发点就在于,我的一石焦炭,就足可以换你三石的粮食,结果现在咱们俩对等,就让我余出了两石焦炭的钱。
我要那些钱有什么用?皇上看的死死的,竟然卑鄙的不惜动用江南的锦衣卫。既然我得不到银子,那我就不让他得到,我就干脆换成粮食,然后我再卖出去赚一笔。”
然后似乎得意的赌气:“倒卖粮食的生意,这一笔买卖是我的,我赚的钱可以装进我的口袋,皇上就管不着了。你说是不是?”
郑宏达认为,贺国光想钱都想疯了,这样的算计,也算情有可原吧。
于是就答应了贺国光的要求,拼尽一切力量,将源源不断的粮食运进北京城,囤囤积起来。实在没有地方放,原先的王府,贺国光的小院儿,都堆得满满当当。
而在西山,更是堆的堆积如山,让所有的人都认为贺国光已经不当官了,而要糟蹋粮食,做个大粮食商人了。
而贺国光这种疯狂的举动,却产生了蝴蝶效应。
京城里的粮商们,并不知道贺国光为什么要这么疯狂的做,但商人的敏锐让他们知道,贺国光是当今的红人,一定有什么内部消息。既然他都想囤积粮食准备大赚,那么大家为什么不跟风呢?
囤积,准备大赚。
于是京城的粮商,一起行动起来,想尽一切办法在南方进货,然后堆积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就在七月份之前,京城里储备的粮食,已经足足可以吃到明年的秋天了。
然后这些粮商,就开始守着自己家囤积的粮食,等待着贺国光的一举一动,准备赚把大的。
自己在这里储备,贺国光认为还不够,因为他知道,现在京城里储备的粮食,只能够北京城百万百姓的消耗。而京城内所有的军队,还有未来那些将被招来勤王的军队,粮食的储备还没有。
绝对不能再出现历史那样,从山西陕西,乃至四川来的勤**,到了京城之后,却衣食无着,最终饿的哗变。
这事儿就不能自己解决了,必须找皇上解决。
于是他找了一个恰当的机会,急匆匆的面圣。
今天的平台召对平平无奇。
崇祯坐在上头,拿起来一份公文询问浙江官员:海盗侵扰的事情怎样了?
答说,去年秋天闹过,但禁海之后,tm得不到陆地的补充,五天后就离开了。
问江西官员:皇亲宗室的拨款怎么没给?
答说:江西穷啊,山多田少,贫瘠得很。相关部门还没能力解决,但一切都正在解决中。
问湖广官员:湖北去年夏天有民众闹事,现在怎样了?
答说:现在还行,闹过之后比较安定。
问河南官员:乱收费现象在你们那里太严重,相关人员要法办!
答说:最近已经撤职了。
问山东官员:你们该给辽东军区的饷银差了好几十万了,怎么回事?
答说,最近已经发过去了。
问:发了多少?
答说,7000两。
崇祯就点点头,很好,很好。
问陕西的官员:陕西的流寇怎么样?
答曰:杨大人正在招抚。
问山西官员:你们怎么怎么应对流寇?
答曰:坚决不许一粒粮食过黄河流入陕西资敌。
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大明的运转就是这么的和谐,只要东林不搞事情,就一切都和谐下去了。
但东林不搞事,贺国光却站出来搞事情了。
“臣有事要奏。”
他这么站出来,大家,包括崇祯都感觉新鲜了。
这个家伙今天怎么啦?是不是睡过了头,睡迷糊了。
他历来是你问他的,都不一定好好的回答你,这怎么主动了?
朱老五就抬头望了望天色,日头没有从西边出来,看来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于是就难得的笑眯眯的问:“爱卿有什么事?”
贺国光就郑重的回答:“臣是户部侍郎,当然要担起这个责任。”
大家就撇嘴,你那个户部侍郎的职务,就是一个挂职,为了给你涨两级工资,给的一个虚衔儿,你还当真啦。这真是蹬鼻子上脸啊。
朱老五却不这么认为,好不容易自己这个懒惰的同学,突然间开始主动干活了,这事儿的鼓励。
“很好,勇于任事,当嘉奖。”
吏部就不乐意了:“这什么就要加奖啊,你这个皇上也太没原则了吧。”
“你说说,你这个户部侍郎,做了什么事?”户部尚书不悦的询问。
贺国光呲牙一笑:“我在前两天查了一下户部,在京城内各个粮仓的储备状况。”
崇祯和户部尚书一起紧张起来:“怎么样?”
贺国光一笑:“府库充盈,粮满仓满。”
户部尚书长出了一口气。
“但是。”贺国光说出来这石破天惊的一个但是。
“但是,经过锦衣卫和我典刑司校尉仔细查询,三年之内,这些仓库,只有支出,却不见购入。难道户部的这四大仓库是聚宝盆吗?”
这话一出,满殿哗然。
京城内的四大粮仓甲乙丙丁,其中两个是平衡京城内的粮食的。作为帝都,粮食价格的波动,是一件相当严重的问题,为了平衡粮食价格,平时储存,紧要关头发放。
还有两大粮仓,是用作京城京营和周边留京六卫的后勤补给的。
还有一个戊字库,是专门供应皇室的,那个不论。
上面的四个仓库,平时必须保证粮仓的充盈,随出随补,绝对不能有半点差错。因为这关乎到国家社稷的安危。
听到姑爷儿这么说,老国公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姑爷,突然间起了什么幺蛾子,但帮姑爷一把,这是老丈人的天性。
于是站出来,慎重的禀报:“但是京营每月发放的粮食,都掺杂使假,而且还又霉变沙子,还不足额。”
户部尚书当时站出来怒声抗辩:“贺国光纯属是无理取闹,四大粮仓绝无此事。这四大粮仓,每一年有固定的支出,当然也有固定的纳入。就比如说今年,就有154万石粮食的储存,有账目在,”
贺国光就看着他,就好像看一个死人:“本官原先以为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现在却知道了,竟然一年还有一百五六十万两银子的购买粮食款项。老大人您确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