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藏剑 > 第18章道士骑鹤下山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船正向南驶去,离帝都也不过两天一夜的路程了。

    远在帝都的永和殿内,萧皇负手站在殿内背对着身后的几位大臣,几位大臣相互看了几眼,都摇了摇头谁也不敢先开口。

    “这册子名录是督卫府交上来的,里面上百人都是冲着名剑而来的,不仅有江湖人士,其中还有些人与朝中的大臣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你们说朕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呢,还是杀一儆百的好?”背对着殿下几人的萧皇轻声说道。

    由于看不见皇上的表情,暂时还不知道皇上对此事的想法,有几位朝中的大臣,都识相的眼观鼻鼻观心的闭口不语。

    其他可以装哑巴,但刑部的赵渊则不行,便只好上前道:“皇上,立国之初是因为要社稷要民生,才对江湖之人有退让,由于朝廷对那些江湖人士过于宽容,才导致多年来不断有江湖人士屡屡犯案,臣以为如今天下太平,如今只有杀一儆百,才能杀杀那些江湖宵小的威风。”

    “臣以为不妥,据臣了解到,数百人中有些是宗门之人,江湖散修杀了也就杀了,但是一些教派中人若是杀了,怕是会伤了和气。”阁老李元吉听闻后立即上前道。

    赵渊斜看了一眼李元吉呵呵笑道:“李阁老莫不是担心那位叶尘道人吧。”

    “刑部尚书是什么意思?叶尘道长不过是为老夫开过几个药方子而已,与他并不熟稔何来担心之理。”李元吉满脸肃然道。

    萧皇手指轻轻敲打手上的名册:“秦内阁以为如何?”

    秦誉上前一步道:“老臣以为,如今天下已定,虽说百慕和北魏依旧是我大周最大的威胁,但近年来想来是不会有战事,目前教派宗门势力之大,教中弟子只知宗门戒律不知我大周律法,知师长而不知天子,不可不查。”

    “皇上,道门弟子若是也杀了,怕是......”李太傅看了一眼秦誉上前轻声道。

    “好啦,朕知道了,此次之事便按律法处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宗门弟子也是臣民,道门如今也没有什么不同。”萧皇虽是背着身,但几位大臣都能感觉到从皇上身上散发的一丝寒意。

    之所以朝廷对道门有所不同,是因为早年间道门兴盛,是儒释道三教中最除了佛教之外,教徒遍布最广的教派。

    只因当年掌教与萧帝是一同逐鹿中原,也算得上是大周的开国功臣,虽说其他宗门也一同参与过,但道门掌教不仅救过萧帝的性命,还算传授过修行法门,也算是半个师傅了,有这层关系与其它宗门自然有所不同。

    掌教与朝中的开国功臣在逐鹿中原时也赞下了些许的香火情,所以当年大兴道观,道教弟子遍布天下。

    你若是道门正统弟子那便是高人一等,有些弟子见官不拜,还被奉若上宾,一时风头无二,由于掌教与萧帝的关系,当年坊间便流传着一句“天下二圣”的戏言。

    随着萧帝与朝中老一辈的凋零,那么这份香火情自然也淡了不少,对道门也没有在像当年那般友好了。

    有些老派的大臣尚有些香火情分,可新派则没有这等想法,只觉得这道门势力之大,对朝廷是一大威胁。

    如今在位的萧皇虽说对道门没有什么情感,但到底还是要照顾一些老一辈臣子的感受,所以开国以来对道门还是保持原有的关照。

    可当萧皇看见督卫府呈上来的册子中,在将军坡与帝都城内,抓获要来染指乱神剑的道门弟子竟有数十位。

    连叶尘这等道门正统弟子也赫然在内,这不仅让朝廷中对道门本就无好感的大臣们,更生出初有许多厌恶。

    永安十一年,八月中旬,大周皇帝将数百名江湖修士的人头挂在将军破外,上百个根柱子上挂满了人头。

    江湖上有名有派的便标注出姓氏宗门,一些挂着的人头上临死去表情皆是惊恐的模样,还有些则是只剩下半个脑袋吊在那。

    帝都城内的人早些时候都能闻到浓烈的血腥味,在烈日的暴晒下,没了味道却能在半夜听见有“呜呜呜”的叫声,都传是城外的死人要进城找替死鬼投胎。导致曾经人烟阜盛熙攘的闹市也安静了几日,只有妓舍酒馆还有些客人。

    一时间,整个江湖都突然安静了下,平静的表面下是寻常人看不着的暗潮汹涌,朝廷与江湖势必会有一阵腥风血雨,没有人知道会是何时,但将军坡的上百颗高挂的人头,可能便是一次试探的信号。

    如今的道门虽已没了当年的风光,可大底说来还是三教中最为兴盛的,如今道门掌教是玄清真人。

    上代掌教因当年逐鹿中原时杀孽过重,正道飞升时在天门遭到雷劫,硬抗六道天雷后力竭而死,而后便由教中辈分最大的玄清接任掌教之位。

    如今道门有两处圣地,一处是扬州的龙虎山,当年正一教的开派祖师张道陵真人便是在此炼丹,传闻丹成而龙虎现所以因此得名。

    而另一处,便是位于济州天下闻名的武当山,也便是如今掌教所在的清修之地,武当山当年被萧帝封为“治世玄山”,朝中有诛心者说成是“皇室家庙”,享有“天下名教皆拱揖,世上仙人共朝宗”的美誉。

    武当山位于孤峰峻岭之上,是无为清修的宝地,从紫霄宫一直往上外人是不可进入的,除此之外寻常百姓皆可入内参拜。

    道门弟子因夺宝剑而杀头,被挂在帝都城外的事情,整个道门上下的传的沸沸扬扬,武当山下随处可听见谈论此事的人。

    但对于山上的人来说,今天有更重要的一件事情,那便是那位道门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掌教首徒今日要出关了。

    掌教首徒,是除了道门中与掌教同辈的那些大真人,在道门便是辈分最大了,道门弟子见了都尊称一声师叔祖。

    不仅山下的弟子纷纷跑上来,一些常年清修不出门的道门师兄,也破天荒的要上山一睹那位传说中的师叔祖。

    清晨时分,登到武当山顶上,云雾茫茫周身云海环绕宛如如仙境一般,传言这便是人间与天宫最近的地方。

    武当山最高处便是金殿太和宫,往下便祖师殿与三清殿,两殿的下方一处天池,天池旁的岩壁上有一洞府,名唤黄龙洞,不少弟子早早的便来到天池边等候,道门中的不少女弟子也三五成群的躲在一些师兄弟子的身后偷看。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云雾直射洞口,一只巨大的白鹤从金殿飞下朝黄龙洞口飞去,一道身影如片羽般从洞口飘出,轻轻落在白鹤背上,一缕掺杂在晨光中的玄黄之气射入他的眉心。

    白鹤背上的青年男子,一身黑色道袍,头上无剑带身上也无玉佩等修饰之物,就连头上的巾冠也未戴,仅是用一根木簪束住发髻。

    他微微仰着头,迎风望向前方,双眉轻扬,一双明眸灿若星辰,俊美的侧颜引起众多女弟子的一阵惊呼。

    白鹤并没有在此停留,盘旋了一会便迎风飞向最顶峰的金殿,背上的青年朝金殿作揖轻声道:“师父,弟子下山了。”

    随后便骑鹤离去,一众弟子望着那远去的背影,直嚷嚷着要追随师叔祖下山去,随后便被同门的师兄师姐们教训道:“你们师叔祖是下山游历修道去了,你们修为尚浅,还是在山上好好修行吧。”

    教中的师长将弟子们打发走后,也不经感概这位年的师叔祖是嫡仙人下凡,除了那剑宗多年前的李仙尘,他便是这百年来最有望飞升正道之人了。

    白鹤上的陆时君盘腿坐下,俯瞰着整个大地,吹起了从腰间取下的玉萧,箫声与鹤鸣声回响在整座武当山。

    山林中含苞待放的蓓蕾上,晶莹明亮的露珠闪烁着勃勃生机,碧绿的翠竹林中有鸟兽齐鸣,天空澄碧纤云不染,这一日道门最年轻的师叔祖下山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