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混在汉末做军阀 > 第八章 魏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曲淮亭

    募兵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

    亭中百姓听亭长公子募兵,或许前些日子击退黄巾的余威尚在,看自己孩子有适龄的,都格外支持,怂恿着去报名。

    如今汝南大旱,汝南来的灾民听这里有粮食吃,竞相跑来入伍,光募兵第一日来的就有三百人之多。

    故而羊道将征兵尺度提高了一个档次,原本曲淮乡勇招募时的四个条件:十五到三十岁,不胖不瘦,能举八十斤石锁,身高七尺到七尺七(后世一七零到一百八五)。

    而提高标准后,共须满足五个条件:愿背井离乡,十五到二十五岁,不胖不瘦,能举百斤石锁,身高七尺到七尺七。

    提高募兵标准后,第一日来应召的三百余人,仅有不到七十人通过,不过羊道也不着急。

    直到募兵第五日,已有二百七十多人达到标准,进入编制。

    到了酉时,募兵办公室的小厮们都准备回家准老婆孩子热炕头了,却来了一个面相不善的青年站在他们办公桌前。

    “我要进你家私军!”

    那年轻人也不客气,仰着头,对几个小厮朗声说道。

    几个小厮也不是好相与的,这几日谁来了都是对他们好言好语的,连主人和主人的主人都没训过他们,这厮过来一点都不客气,拿自己当大爷一样。

    便没给他好面色,随便应道:

    “今天收工了,要应召明日再来吧!”

    那青年也是刚猛脾气,没给那几个小厮面子,把脸一艮,争道:

    “你们告示写的清清楚楚,时间是辰时三刻到酉时一刻,这才刚到酉时,你们怎么就能收工呢?”

    几个小厮见这青年不好说话,便抽出原本放在案板下防备有人闹事时用的棍棒,朝青年挥过去。

    不过只是空挥几下,并没有想有意伤了他,只想让他知难而退。

    但那青年却不依不饶,虽未取下背后背的长刀,却一手抓住小厮手上的棍棒,直直砸向案子。

    “轰!”得一声,案子和棍棒尽皆破碎,木屑四散飞出,案板分成两半,空中还飞舞着一节断棍。

    几个小厮吓得不敢上前,只是拿棍子迅速将那青年围在里边,又有两个小厮快步跑去给李通和羊道报信。

    那青年被围在圈里,刚刚自己一时冲动,现在到有些后悔,刚刚一怒砸了人家案板,有些犯忌讳,若主人家怪罪下来,自己也不占理。

    且自己尚且还想投靠人家,挣个好出身,如今得罪主人家,恐怕要吃不了兜着走。

    再说羊道,原本正躺在榻上,一边享受荔枝的投喂,一边看着杂书,却听有小厮来报,说有人在募兵办公室闹事,只得不舍的放下荔枝…啊不,是放下书,快步走向事发地点。

    李通接到消息,也放下手头之事,跑去现场,与羊道几乎同时到场。

    而这段时间里,那青年倒是没再动手,只是静静的立在中央,任凭那些小厮们对他举棍相向。

    待二人一来,青年认出这两人定是主事的,心里一紧,可小厮们却心里一松,举了这么久棍,手又酸又累,终于可以歇歇了。

    羊道上前眯着眼仔细打量着青年,李通在他身后与他动作无异。

    这青年看起来年纪不大,狮眉、环眼、鹰钩鼻,方颐大口、梯形脸,年纪轻轻便满面洋溢着凶恶之相。

    “你是何人?多大了?为何要来投?”

    羊道先发声问道。

    那青年虽然心里紧张,但表面也不惧怕,直直对着羊道说道:

    “我乃魏延,复阳县人,今年十五,想立一番功业,谋个官职当当。”

    原本还因他打坏自己案子有些不喜的羊道,面色霎得古怪起来,盯着魏延的眼神变得凝重。

    羊道本意并没有想招揽什么名将,但心中还是幻想,住曲淮亭附近三郡汝南、江夏、南阳的未来才俊来投的。

    只不过羊道想的或许能撞大运招到诸如汝南陈到、南阳傅肜之类的,当然羊道也不知道这个年代这些人到底有多大年纪。

    只知如黄忠、文聘等早已而立,恐怕早就已在荆州牧王睿那里,混了个一官半职了。

    至于这魏延,羊道属实不知道他是否真如《三国演义》中描述那般脑后有反骨,只是从后世对三国的研究中,有所猜测:

    诸葛亮病重,安排身后军国大事,密令长史杨仪、司马费?、护军姜维等做身殁之后退军节度。

    诸葛亮并没有把魏延召来商议事情,说明魏延已经被诸葛亮边缘化。诸葛亮让杨仪、费?、姜维三人做节度,他们任何一人都可以指挥魏延。诸葛亮只给了魏延一个任务…断后。这个安排有点欺负人,不给人家权力,只让人家去挡箭矢。

    按照常理,诸葛亮死后,节度蜀汉军队的应该是魏延。

    按职位,魏延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他就是军队里官职最高的了。杨仪、费?是丞相府的下属官员,在丞相府他们级别还可以,在全军中的地位却远不如魏延;姜维更不用说,一征西将军,职位明显低于魏延的征西大将军。

    按能力,魏延多年领兵,战功赫赫,是当之无愧的三军统帅,杨仪、费?一人都是文职,耍嘴皮子动笔杆子在行,领军带兵毫无经验。

    按资历,魏延是蜀汉老宿将,姜维是降将,六年前他还是一名曹魏将领。何况,当时军中只有两个人假节:诸葛亮与魏延。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领军大任都应交给魏延。

    可诸葛亮不但没把权力蛋糕交给魏延,还连魏延分享权力蛋糕的资格也剥夺了。

    而诸葛亮似乎算计好了魏延会对这个任命表示不满,他就对杨仪、姜维等说:“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诸葛亮这样安排是考虑到魏延一贯持进攻策略。

    第一次北伐,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否决之后,刚愎自用的魏延不死心,此后的五次北伐,魏延还是常常提出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也总是不答应。

    魏延就对人说诸葛亮太怯懦,悲叹自己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所以,诸葛亮最担心的就是他死后魏延执行子午谷奇谋,故而,他是不会给魏延控制军队的权力的,而且他要费尽心机地防备魏延私自北上。

    这也才有了,后来魏延为马岱所斩的事件。

    而魏延真的会背叛蜀汉,投靠曹魏吗?

    答案显然是不会。

    如果魏延想要背叛蜀汉,他有三个选择:

    (一)阵前倒戈,投靠司马懿。

    (二)等杨仪等撤退后,割据汉中。

    (三)釜底抽薪,杀回成都。

    可这三条他一条都没有做,不光没有背叛的可能,魏延反而是个伐魏的铁杆。

    从襄阳拒绝降魏逃到长沙,又镇守汉中不放一兵一卒入蜀地,也曾大破费瑶、郭淮、司马懿,在魏国可谓遍地仇家。

    可这只是魏延对刘大耳父子忠诚,对前两任主人:刘表父子、韩玄,可未必忠诚。

    这也是羊道心中所纠结,收他吧,万一自己将来和韩玄一般被砍了脑袋怎么办,不收吧,这么一个勇武不亚于五子良将,甚至论统兵、练兵能力还高于五虎上将的将才,错过是否太过可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